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

2021-01-04 00:23张孟娣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

张孟娣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评价标准化管理效果。方法:2013年5月开始建立溯源管理系统,2014年1月初通过三甲医院审议,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正式开始溯源管理,从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使用与回收都采用条形码进行信息登记,开展过期物品管理,器械质量问题溯源管理,进行追责、追回、问题分析改进。结果:2014年1月初至2015年12月,医院共召回4个锅次的产品,发现器械故障11例次;2015年、2014年,鍋次合格率高于2012年、2014年,切口感染率低于2012年、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出改进意见18条。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责任心与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约4%~33%的住院死亡是医院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直接引起,仅美国每年便有8万余人死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已成为社会性公共卫生问题[1]。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其中手术器械是感染病原菌的重要来源。当下可回收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更新换代快,给器械管理平添了许多困难,手术器械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重点。为提高手术器械管理水平,我院于2013年5月开始建立溯源管理系统,2014年1月初通过三甲医院审议,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正式开始溯源管理,通过使用条码系统,进行器械回收扫描管理,为器械质量问题提供溯源途径,有助于分析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固定工作人员30人,年处理器械设备20余万件,清洗院外清洁物品3000余件,其中年处理手术器械5万余件。

1.2方法

1.2.1 基本构成

手术器械管理基本包括物品申领、消毒灭菌、物资管理、质量监测、人员管理四个组成部分,每隔操作流程都经过相应的客户端完成,包括回收、包装、灭菌、接受四个端口,每一个器械在经过消毒中心时都需要经过以上循环流程。仪器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主要针对手术器械,仪器包括计算机客户端、条形码扫描枪、打印机。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固定的登录账号,通过名字、工号、名字登录,所有器械都规范化管理,按照名称、规格、种类建立数据库,管理员授权护士使用并负责维护数据库,对于外来的手术器械建立外来器械数据库,同时建立纸面资料库。

1.2.2 管理流程

(1)清洗消毒:清晰区人员登录客户端,扫描回收单条形码,自动添加建立流程号,完成同一批次的清洗锅次、锅号,清洗完毕后,点击确认,清洗消毒人员、时间、锅次等信息自动录入,进入包装区。

(2)包装:包装区人员扫描条形码,确认清洗区输入信息,答应包装条形码,录入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包装者、包装时间、包装类别等。

(3)灭菌:灭菌人员登录客户端,录入锅次、锅号等信息,生成条形码,录入失效时期、操作者等信息,将器械进行灭菌,完成后,确认。

(4)发放:消毒员登录客户端,检查确认灭菌参数情况,确认合格后,签章,确认审核信息,包括审核人、时间,送入无菌物品库,确认存放地点。

(5)使用与回收:手术室工作人员将器械连同最终的条形码,录入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手术台、器械护士等,打印条形码,进行交接。

(6)管理:①过期物品管理,依靠数据库以及自动警示软件提示临近过期器械情况,管理者也可进行查找不同时间段器械;②溯源管理,若出现某一个器械质量问题,扫描二维码,显示整个处理流程中的人员、时间、操作情况,以利于调查原因,进行改进与责任划分,若一个环节差错,则召回同批次手术器械,进行追回。

1.3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4年1月初至2015年12月,医院共召回4个锅次的产品,发现器械故障11例次,成功的追溯责任人。2015年未发现1例与手术器械消毒不合格所引起的切口感染。2015年、2014年,锅次合格率高于2012年、2014年,切口感染率低于2012年、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提出改进意见18条,均得到落实。

3讨论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并不复杂,其实质上是一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不同环节,差异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录入该环节人、物、操作等相关信息,实行环环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利于追责、同批次器械召回,降低差错危害[4]。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①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计算机信息设备,相交人工记录,无需过多的物资设备,规范化管理,无需录入太多的信心,可进行无纸化、自动化操作,条形码的应用使信息更真实、客观、持久,有助于溯源;②有助于追责,实行环环审核,追责制度客观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③提高了灭菌质量,工作人员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寻找清洗、消毒等过程中的易发问题环节,进行成对象的改进;④确保患者安全,可数据化可视化器械各个环节信息,集合医院计算机病历系统,与器械手术使用患者进行对接,了解感染与器械之间的关系,进行质量改进。医院自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后,2014-2015年锅次合格率显著上升,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需注意的是,在采用条形码时,有时出现破损情况,干扰了正常的器械循环流程,近年来,部分医院开始引入无线射频技术,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水平,但该技术广泛推广尚需时日,同时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医院。

综上所述: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责任心与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2009-2013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401-403.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
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标准化手工清洗操作流程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洁净手术室手术器械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