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纺织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路径研究

2021-01-06 01:54赵瑞棠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纺织电子商务生产

赵瑞棠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62

纺织企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自古代产生开始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对促进我国的经济进步、GDP 增长和扩大对外贸易有重要影响,尤其纺织企业作为我劳动集中型的企业,近十年连续占据国际市场的首位,是我国的对外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家也调整了当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再加之资源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提高和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的纺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也为纺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纺织产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必须深入调查社会发展形势和产业经营现状进行,找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中信息化建设是纺织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能为纺织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提供内在的巨大推动力,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量,为纺织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内在保障。

1 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优劣势

1.1 优势

(1)人力资源优势突出。纺织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能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保证纺织业具有足够的生产和发展条件,推动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

(2)具有完整的产业群。我国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能将资金、人员和技术等资源进行区域内的交换和共享,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风险,在各个企业间形成有效的资源互补作用,并减少在资源和交易过程中的浪费。我国的纺织产业集群促进了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对纺织产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社会市场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在服装、玩具和家居配饰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加,再加之国外出口贸易订单的需求量也呈现上升状态,因此我国纺织行业的内销和出口增长趋势明显,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国内纺织市场的发展[1]。

(4)新兴技术不断创新。我国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提高面料竞争”的技术创新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的纺织生产质量。

1.2 劣势

(1)未形成品牌形象,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的纺织企业虽然在整体上覆盖到了全国,但是具体到每个纺织工厂都存在生产规模较小、基础设备配置不足和生产自动化较低、管理不充分等问题,导致我国的纺织生产只能通过密集的劳动力提高生产量,无法提高我国的单位内生产率,造成我国的纺织产业发展仍处于低效率状态。

(2)信息化建设不足。我国目前的纺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体现在信息化设备建设较少、信息化程度较低和无法及时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分析不恰当等问题,导致目前的部分纺织企业只是在区域上集中在一起,没有形成有效的企业分工,造成了生产链的间断,生产效率较低。

(3)缺乏电子商务人才。我国纺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上主要受专业人才匮乏因素的限制,导致我国大纺织产业仍然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无法以专业人员引导进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限制了纺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新时代纺织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1)对内发展需求增加。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外对我国纺织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小,为了避免过度重视外销带来的发展风险,我国加强了对对内销售的重视,开始推动中小型纺织企业向内发展。再加之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人口较多,城镇劳动居民的生产和经济消费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使我国纺织企业能在内陆拥有较大的销售市场,保证了销售的稳定性[2]。

(2)贸易全球化。自从我国加入WTO 以来,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形势下得到了巨大的产业发展优势,尤其在国外发达国家加快发展了沿海地区的产业,使我国获得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和技术,支撑了纺织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当前我国也加强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支持,纺织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逐渐渗透到内部区域,使全国区域能在产业承接转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3)国家的信息化政策。我国已经将纺织行业纳入我国企业信息化试点行业,加强了对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支持,并基于信息化建设模式对纺织行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了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为其电子贸易提供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提高了纺织行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了其进一步发展。

2.2 挑战

(1)国际全球化下的贸易壁垒。欧盟REACH 法案自公布后就要求中国必须先在欧盟境内的生产商或者进口商中注册后才能完成纺织品的出口,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注册则无法完成纺织品的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压力增大,获得的利润明显减少。

(2)金融政策的调整。当前我国执行了新的宏观经济政策,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并提高了金率,同时实施了新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的人民币不断升值。当前金融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纺织行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国内市场竞争。由于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复杂性,导致我国企业在对外销售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外来阻力,部分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将自身的销售向国内转移,从而加大了我国的内部市场竞争,中小型纺织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生产和经营压力,容易出现并购乃至倒闭的风险,不利于纺织行业的持续发展。

3 基于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纺织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路径

3.1 整合产业集群信息,调整优化信息

基于内部信息化建设思想下推动纺织行业发展,首先要积极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对纺织产业的供应链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整合纺织行业的信息资源,完成资源配置。由于中小型的纺织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社会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强纺织行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在区域内将公共基础设施覆盖到纺织企业中,完善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设备,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减少在生产协调方面的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实现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稳定发展[3]。同时,中小型纺织企业在进行集群管理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并把握信息的核心价值,科学定位信息资源,以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网络联系多个中小型企业,实现中小型企业的整体协调,提高其内在品质和生产质量,提高生产动力,增加获得利润。

3.2 完善供应链,形成良好的客户关系

在纺织企业的供应链中,物料是由上游向下游流动,资金由下游向上游流动,而信息流则可以双向流动,因此在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虽然我国纺织企业中信息技术在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在上游和下游企业中的流动速度明显增快,其中所容纳的信息量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企业作为贯穿于整个纺织行业供应链的一部分,其必须对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和调整,通过完善供应链加强中小型纺织企业的信息化,能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变动进行及时的反映和生产管理调整,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资金的消耗,提高纺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3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我国纺织企业缺乏足够的电子商务人才支持,导致部分企业的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只能采用传统的方式,生产效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利于纺织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纺织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引进具有专业电子商务知识的科学型复合人才,并对人才进行纺织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双重培训,加强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想加强对人才的吸引,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对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员工考核方式进改革和优化,并建立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激励,充分发挥员工的内在价值,为企业创造能源,保障企业的后续经营和发展。

4 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纺织企业中,推动信息化建设下的电子商务发展,能极大地减少在人力、物力和资金上的浪费,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推动纺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纺织企业和相关部门要正确分析当前纺织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产业集群、供应链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优化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并在企业间有效沟通和分析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实现我国纺织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纺织电子商务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澳洋纺织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