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冉教育思想中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与框架

2021-01-06 10:09宋庆泮
辽宁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矫正立体交流

宋庆泮

(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冷冉先生“情·知教学”的内涵和着眼点是“教会学生学习”。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思想,他提出了“立体结构”这一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及意义

冷冉对“立体结构”是这样阐释的:班级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方式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把个别授课看作是一种“点→点”的信息交流结构形式,那么班级授课制则是“点→面”的结构形式: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全班学生面对一个老师。这种办法把课堂教学活动仅仅看作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而看不到甚至严禁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以及交流引起的连锁反应,更不会有意识地发展和利用这些关系。这种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是:全班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不可能完全均衡,难免有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教学的反馈很单薄,在同一时间,教师只能提问或检查一名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在不同学生中的不同反应;从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观察,如果教师讲的过多,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就越少;如果给一部分学生提问题、答问题、复述、朗诵、观察、运算的机会,则将有更多学生处于观望等待之中,浪费时间;如果均衡地给每个学生以同等主动学习的机会,则每个学生都将有很多时间浪费于消极等待之中。这就是“点→面”结构的消极方面。而事实上,“点→面”结构并不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方式,而只是它的一种可能方式。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中,时刻发生着学生之间横向交流的关系以及纵横连锁反应,只不过传统的教学理论设置了一些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框子,限制了这些关系的正常发展与合理利用。

为了与传统的教学策略区别开来,冷冉把既有师生之间纵向信息交流,又有学生之间横向信息交流,以及交流引起连锁反应的课堂教学方式,称为“立体结构”。在他看来,利用“立体结构”方式进行教学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几位具有上述特点的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它是较好的教学结构方式,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发展都明显地优于“点→面”结构形式;二是有利于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踏实、独立思考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为“情·知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在连锁反应的学习活动中,学困生也有表现和活动的机会,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学有所得;五是增强了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总量,在“立体结构”的教学策略下,学生很少有观望等待现象出现。

二、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框架

要将“立体结构”运用到课堂教学,不仅要知道“立体结构”的含义和意义,还必须掌握“立体结构”的结构组成。关于这个问题,冷冉先生在文章中虽然列举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做法,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具体结构,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能靠后来者不断研究,不断完善。研究发现,“立体结构”包括“学的结构”和“教的结构”两部分。

(一)学的结构

“学的结构”从大的方面说,可做如下表示:独立学习—相互交流—展示成果—反馈矫正。

1.独立学习

“独立学习”是指学生在听教师讲或与其他同学交流之前,自己先学习(预习)。之所以要有这一环节,理由有三:

其一,“独立学习”是后续学习——“相互交流”的基础;没有“独立学习”,学生的“相互交流”就没有共同的话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其二,“独立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的必要条件。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其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品质——无论是学习情感,还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学生的“独立学习”,他们的学习品质就不可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其三,“独立学习”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保证。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一个人在头脑中对某一事物事前处于有准备状态,那么他就会有选择地去感知那个事物,而且可以提高对那个事物的知觉效率。19世纪末的心理学家C·朗格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者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支配着个人的记忆、判断、思考与选择。学生进行了“独立学习”,就意味着他在课堂上的学习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他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明确说:“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略有领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老师的指导,应用和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上海市一名高考文科“状元”,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所有学科的学习成绩都是“优”。他学习的最大特点是,每门课程的学习,课前都能做到“独立学习”。

2.相互交流

“相互交流”是指在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讨论的一种活动。“相互交流”这一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影响学生学习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思维,思维含量大,学习效率就大,反之就小。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思维含量大呢?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给出了答案(见图1):

图1“学习金字塔”理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主动学习中“相互交流”活动其“学习内容平均保存率”明显高于被动学习。心理学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步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相互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交流的机会越多,思维的含量就越大;思维含量大了,学习效益当然就会增强。这种交流不是个别学生有机会,而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这样,就可保证每个学生都在思维,学习效益都会有提高。“相互交流”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得反馈和矫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经常得到补充和深化。

3.展示成果

“展示成果”是指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述的过程,之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这一环节,是再一次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也是为了增大他们的思维含量。一个小组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就要做好分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会提高;一个小组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就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一个小组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就要面对来自其他同学的挑战——质疑或否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渐成熟起来;学生“展示成果”,也是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位教育家曾说:“十次说教不如一次表现,十次表现不如一次成功。”成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反馈矫正

“反馈矫正”是指学生个体在反馈的基础上对自我的学习进行矫正。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逐渐增多、从理解肤浅到理解深刻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馈,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矫正。系统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经过及时反馈和矫正,才能“有序”,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这就是说,对于学习只有及时反馈和矫正,学习质量才能不断提高。为使学习更有效,学生不仅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和矫正——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完全理解,错在哪里……并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和矫正——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习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学习时该做还没做,哪些是该做的已经做了,但还没有做好,错在什么地方……并把错误的地方矫正过来。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学会自主学习。

(二)教的结构

“教的结构”,可用图2来表示。

图2教的结构

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应只是教会学生知识,而应是教学生会学、教学生爱学、教学生学会。

1.教学生会学

这是现代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从终身受益的角度说,比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学生会学习不是先天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只有教师精心地教,学生才能真正会学习。要“教学生会学”,教师至少要做四件事:

其一是“要求”,即告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哪些事——前面说的学生学习行为(独立学习、相互交流、展示成果和反馈矫正)都要让学生知道,而且要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道理。仅仅有要求并不是好的教育,但没有要求的教育也不是好的教育。

其二是“指导”,即告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项活动该怎样做。这是很具体的。比如要学生“独立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就要将读课文的时候要做哪几件事,每一件事该怎样做,进行具体地指导。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不仅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指导应是有区别的,即使都是小学生,对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指导,也应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你们一定要认真预习啊”,那么教学就不可能有多少实效。另外,指导还应结合学科特点。

其三是“示范”,即教师将正确的学习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模仿。这样做,在开始“教学生会学”的时候尤为重要。因为学习任何事物,一开始的时候都要经历一个“描红”阶段,这个阶段是不能越过的。

其四是“树典型”,即经常把学生中的正确学习行为,在全班展示出来。经常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从身边找到学习榜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2.教学生爱学

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教学生学会,二是教学生会学,三是教学生爱学。学生爱学习也不是先天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教的结果,并且是可以教的。要“教学生爱学”,作为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其一是与学生建立并保持亲密的师生关系,具体说,就是让学生喜欢你。崇高的理想、明确的学习目的都是让学生爱学习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也要承认学生喜欢老师,是激发学生爱学习最经常、普遍起作用的因素。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说过“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就爱学习。学生喜欢老师,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但这种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否则它就不会发生作用。

其二是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大多数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少年儿童的表现欲望尤为强烈,对所要表现的内容往往会更愿意去做。所以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方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表现的内容有很多:可以让学生朗诵课文,可以让学生讲解答题所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故事……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方式也有多种: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随时表现,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把表现的内容先拍摄,再在教室展示视频……

其三是帮助学生不断取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对很多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这句话不一定是真理,倒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具有普遍性,因为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越成功就越爱学习。有位教育家说:“十次表现不如一次成功”,帮助学生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对学困生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取课前辅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往往是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能与已有知识相衔接。如果课前预习时提前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新知识,在课堂上再让他们把掌握的新知识表现出来,说给大家听,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四是带着热情去上课。学生爱学习是一种情感,情感的变化单靠说教是苍白无力的,更多的要靠感染和熏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流露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中说的“以情激情”。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教学内容都不是新的。如果在课堂上能抱着“像第一次发现真理那样的热情(甚至是激情),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肯定会产生激励作用;反之,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毫无热情,还希望学生爱学习,这是难以想象的。教师永远不要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去教育学生该有的东西。

3.教学生学会

“教学生学会”是指教学生学会各科应学的知识。所谓学会知识不仅是指对应学会的知识理解了、记住了,还指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各学科知识时,要着力做好三件事:

一是“双基自动化”,即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达到既“准”又“熟”的程度。“双基”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双基”没有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不会强。一个木工,他要顺利制作一个家具,就必须熟练地使用锯和刨子等工具。如果他在做家具时临时去想每一道工序该用什么工具、每一个工具该怎么使用,他是很难做成一个家具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据了解,经过训练的学生阅读课文每分钟可以读400个字,写出一个数学公式或进行一步运算只需4到5秒的时间。“双基”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就必须自觉地进行训练。

二是“知识结构化”,即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掌握任何知识最忌讳的是碎片化,只有“结构化”才能牢固地储存,又能灵活地提取。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对这类知识结构,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到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的时候,都会引导学生去整理。这类结构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纵向的知识结构。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掌握横向的知识结构。横向的知识结构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问题—方法”为线索的结构。具体地说就是要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与方法”之间的联系。比如小学中段怎样写一段话的问题,就应引导学生把“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三种方法与“问题”联系起来;初中解方程的问题,就应引导学生把“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与“问题”联系起来。第二类是以“知识—价值(用途)”为线索的结构,具体说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某一个知识与它的用途联系起来。比如“配方法”的知识,就应引导学生把它与“有什么用处”——可以用来因式分解,可以用来解方程,可以用来解不等式,可以用来求极值等——联系起来。只有掌握了知识的横向结构,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时候,才能灵活地提取所需要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纵向结构在教材中是一条“明线”,而知识的横向结构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大多数情况下它隐含在教材的课文或例题中。所以,对知识的横向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自觉地进行建构。

三是“思维可视化”,即思维的可知化。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思维结果的可视化,二是思维过程的可视化,这里重点说后者。所谓知识过程可视化,就要把思维过程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展示的方式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语言阐述。当下的课堂教学,有一种现象相当普遍,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讲一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只讲题目是怎么解的,很少讲是怎么想的,没有做到“思维可视化”,这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

三、课堂教学“立体结构”中的“提问题”

冷冉先生在《谈“情知教学”》一文的“立体结构”部分曾说:“不仅教师提问题,学生也提问题”。在文章的另一处,他又说:“要使学生学会善于发问。”可见,“提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确立意义重大。

(一)为什么要教会学生“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题”,尤其是“使学生学会善于发问”是十分有意义的。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深浅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的思维含量和深度;思维含量越大,越有深度,对知识的理解也就会越全面、越准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呢?让学生“提问题”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这是因为“提问题”和思维这二者之间是具有辩证关系的。善于“提问题”,源于思考,不思考不可能提出问题。一个学生如果能“提问题”,这就意味着他已经在思考了;反之,“提问题”又能激发思考,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让学生“提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学习必然有长进。关于这一点,古人说得十分中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也曾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他又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德国学者韦特海默也说过:“看到和提出一个创造性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更重要。”教会学生“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把这一点说清楚,就必须对创新过程进行讨论。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20世纪2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创新过程“四阶段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无论哪一种创新活动,一般都经过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

准备期:准备和提出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知识和经验进行积累,收集和整理必要的事实和资料,做好研究的准备;同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了解自己要研究问题的意义。

酝酿期:深思和提出假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反复进行组合,并提出各种假设。

明朗期:顿悟和突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顿悟,发现并提出结论。

验证期:评价和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或推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创新能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如收集检索信息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提出假设能力、验证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同时我们还看到,任何创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提不出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对这一点,陶行知先生说得十分明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会学生“提问题”,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实事求是地说,当下很多学校的创新教育是缺乏力度的,学生的创新素养,特别是“提问题”的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有一年我国派5名高中学生参加世界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竞赛结束之后,竞赛组委会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各国参赛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在生物学领域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结果,我国的5名参赛学生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笔者曾对一所小学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最弱的一项就是“提问题”的能力。笔者也对一名初升高的“学霸”进行了一次访谈,问:“你在课堂上经常提问题吗?”答:“提,但机会很少。”可见,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自觉地教会学生“提问题”十分必要。

(二)应该教学生提什么问题

为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提问题”,而且还要让他们知道提什么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问题”,可分为以下6类:

1.本节课要学会的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立体结构”,不论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是师生之间的交流,都应围绕着问题进行。首先要交流的问题就是“本节课要学会的知识点是什么”。掌握教材知识点,是每一节课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这里要特别强调,所谓要学会的知识点,应包括三个方面:是什么——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知识点成立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做——怎样运用这个知识。

2.自己还没弄明白或理解不准确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进步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原来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其二,原来理解不准确、不全面、不深刻或有错误,现在理解准确了。系统科学认为,对学习的知识要及时矫正,矫正得越及时进步越快。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理解得不正确。知道错了提出来才能矫正,不断矫正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3.提出有不同见解的问题

实践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包括权威)的观点不敢怀疑,不敢提出异见,这个人是很难有创新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老师的观点,还是其他同学的观点,乃至教材上的观点,只要有不同的看法,都应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来。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更好,也可以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以上三类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引导学生去提高,但下面的三类问题,往往被忽视了。

4.“怎么想出来的”问题

笔者从对小学到高中的课堂观察中,发现有一种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在讲解如何解答一个题目时,只讲这个题目是怎样解的,很少讲解答这个题目是怎样想出来的。换句话说,当下的课堂教学,普遍没有做到“思维可视化”。这种现状,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面对一个问题,有些学生找不到解答的方法,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怎么想出来”的问题。如果能够经常这样做,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5.“知识的价值”问题

学习任何知识都要用它解决问题,一个知识有什么用就是它的价值。比如在小学,学习了“通分”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提出“通分有什么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知道,通分可以用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用来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等。在初中,学习了“配方法”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提出“配方法有什么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知道,配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因式分解,可以用来解方程,可以用来解不等式,可以用来求函数的极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等。

6.“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

即解决一类问题有哪些方法的问题。解决任何问题都要运用一定方法,很多时候方法还不止一种,而是多种。掌握的方法越多,解题就越灵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解答这类问题有哪些方法”的问题。如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启发学生提出“写一段话有哪些方法”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知道,写一段话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方法”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知道,求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

引导学生提出后两类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围绕着这两类问题进行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结构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被“结构化”的知识能被更牢固地记忆,又能被更灵活地提取。这就意味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三)使“提问题”成为一种习惯

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提问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引导他们“提问题”,使“提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要鼓励学生对自己“提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每天四问”的主张,他曾说:“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作‘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只有不断地问自己“有没有进步”,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进步。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公司(或单位)也是这样。“得到”公司的后台有一个软件叫“混沌猴”,它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自我攻击”查找公司系统的漏洞,然后加以完善。“阿里巴巴”公司也有类似举措。他们专门组建了一支叫“蓝军”的程序员队伍,日常工作就是通过“自我攻击”找到公司系统中的问题,然后修复……经常向自己“提问题”,不仅是自我修复、不断进步的方式,也是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效率叫“邓宁—克鲁格”效应,它的基本内容可用图3表示:

图3“邓宁—克鲁格”效应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么他就不会摆脱愚昧状态,还是一个“巨婴”,虽然自信心很强,但那是盲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无畏”;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才能逐渐“知道自己知道”,这像是增加智慧的过程;而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必须经常对自己“提问题”。心理学上还有一种心理效应叫“禀赋效应”,它的含义是:人们常常感觉自己拥有的东西比自己没拥有的东西更有价值。所以,要经常向自己“提问题”,必须克服“禀赋效应”。

以上阐述只是对冷冉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初步研究,它不是、也不应该是最后的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不能穷尽的,只能逐步接近。冷冉教育思想中的“立体结构”也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矫正立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念个立体咒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