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2021-01-06 09:27钟税针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育人口

钟税针

(江西工程学院数字贸易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一、前言

按联合国定义,当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达到7%以上时,就可以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人口年鉴专刊统计,1997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当世界步入21世纪时,全世界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2年,中国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7.08%,这也意味着我国从2002年开始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65岁以上人口大约为1.8亿,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2.86%。不久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一份报告——《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在此报告中预测了我国在2022年左右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14%。从表一我们还可以得知: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大约为4.83亿人,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在2050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巨大,所以本文将对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应对中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

表1 2020-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测(单位:亿人)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一)人均寿命的延长

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延长,从图1所示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建国初期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35岁,2010年为74.83岁,2015年为76.34岁,2016年76.5岁,2017年为76.7岁,2018年为77岁,到了2019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增加到了到了77.3岁,部分沿海地区的人口寿命可能超过了80岁。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相比建国初期,平均寿命提高了42.3岁,翻了一倍多,提高速度超过全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图1 我国主要年份的居民人均寿命

(二)计划生育的执行和生育高峰的推动

我国从1983年开始了漫长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迅速从5.8下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计划生育政策在缓解我国人口增长压力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这个严峻的现实。此外,我国先后在1949-1958年,1962-1976年和1986-1990年这三个时间段出现过生育高峰,这也意味着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至21世纪中叶会出现三次人口老龄化鼎盛期。

三、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投资需求低迷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预期寿命的提高不仅使退休人口增多,也使得人们持有的平均财富量增多。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老年人口增加会使投入生产的劳动力减少,资本投入增加,进而导致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预期投资回报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减少。另外,老年人投资相对保守,而人口老龄化会使结构人群中风险厌恶者的比例增加。当市场上的风险厌恶情绪占据主流,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则必然会面临生存窘境,这也会抑制部分领域的经济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逆差

首先,人口老龄化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投资和储蓄均下降,但是投资会下降的更快,有很

多学者也验证了这一结论。由于投资比储蓄下降的更快,根据公式S-I=δ(rf-r),即净储蓄=净资本流出,所以可以得知当整个社会的投资比储蓄下降的幅度更大时,即:S-I>0,∴δ(rf-r)>0,即人口老龄化会造成中国的净资本流出,即国际资本账户逆差。

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中国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减少,由此造成社会的整体工资上涨,进而导致生产厂家的成本增加,生产厂商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必将提高产品的出售价格,国内产品的出售价格提高将导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另一方面,国内产品的价格提高将导致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下降,货币对外升值,进而促进我国的进口增加。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将导致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逆差。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贸易战发生的背景下经常账户出现逆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三)人口老龄化导致供给与需求的同步萎缩,经济活力下降

年轻人不但是劳动的主要群体,也是带动消费的先锋军。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供给下降,根据新古典生产函数Y=AF(K,L),劳动力数量L下降将导致社会产出Y下降。就平均而言,年轻人一般比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及消费的潜力更大,所以,当一个国家老年人的数量增加时,其社会总需求也要下降,由前文的分析我们也得知了老年人口的增多将导致投资需求和净出口即国外需求水平的下降,所以,根据GDP的支出法核算公式:GDP=C+I+G+NX,消费C,投资需求I和净出口NX的下降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产出下降。因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是需求和供应的同步萎缩,经济活力下降。

(四)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资本积累,进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越多,一个国家的资本积累就越少。因为老年人在社会上基本上属于消费人口,根据Δk=sY-δK,由于老年人占社会总人口比例增加,所以社会整体储蓄率s变小,储蓄也减少,进而造成社会资本积累下降。根据新古典生产函数Y=AF(K,L),由于资本存量K的下降将造成一个国家的长期产出下降。

(五)人口龄化不利于创新环境的培育

一般来说,人的体能和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衰退,老年人的创新能力相对年轻人来说更低。老年人思想一般比较守旧,虽然老年人曾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不过工作经验也只能在最初几年起作用,当达到一定时间后,经验就难以产生效益。所以,人口老龄化会引起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根据新古典生产函数Y=AF(K,L),全要素生产率A的下降将对经济长期增长起到抑制作用,不过这种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的改善来得到缓解。

四、政策建议

(一)加紧制定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其它社会危机有显著不同,那就是它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为了遏制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潜在危害本文建议应尽快放开限制生育政策并鼓励生育,加快构建生育支助体系,对生育的孕妇进行孕期保健补助、住院分娩补助,如果出生的孩子由祖父母照料的,应给予他们经济补助,以提高他们照看孙子、孙女的意愿,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夫妇们生育孩子的积极性。

(二)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

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果再加上能给他们适当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给了他们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同时这也能为我国的财富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应深化户籍、社保、土地制度等的改革,充分调动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对于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退休老年人,应鼓励他们继续到企业积极发挥余热,做企业的资深顾问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由此也对我国政府对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和开发对老年人有所需的产品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服务体系,例如,可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和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由于老年群体的消费倾向比较高,且对适老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我国政府可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发养生保健产品和智慧健康产品,同时提供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养生旅游和文娱活动服务。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生育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