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1-01-06 06:13张业才胡晓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预后效果老年股骨颈骨折腰硬联合麻醉

张业才 胡晓云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这一次的研究对象是100例在本院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别,一组是参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另一组是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这两个组别患者镇痛效果、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麻醉过程中,实验组出现的低血压、高血压等的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心动过缓等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发生概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优良率(96.00%)显著优于参照组镇痛优良率(82.00%),两组对比P<0.05。结论: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股骨頭置换术中,能够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这一次的研究对象是100例在本院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66±1.96)岁。本研究排除气管插管困难者、腰椎严重病变(畸形)者、腰部感染者。随机将这100例入选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50例入选者,对比这两组资料P>0.05,能够开展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进行合并症对症治疗,在控制病情之后开展手术全麻醉。参照组:采取全身麻醉,麻醉药物选择眯达唑仑(0.04~0.06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0.3mg/kg),采取静脉滴注实施麻醉诱导,当确定患者肌肉已经有效松驰之后实施气管插管,完成插管之后则进行常规的机械通气,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同时给予患者维库溴铵、芬太尼进行间断性补充,保持患者的肌肉松弛状态,维持麻醉效果。实验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选择患者腰椎L3-4间隙穿刺进针,在穿刺针进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之后,采取腰穿刺针从患者的硬膜外刺入其蛛网膜下腔,到确定流出脑脊液之后,注入布比卡因(0.5%,7.5mg),完成注射之后推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大约3cm,患者选择平卧位,之后调整患者的麻醉平面为T8之下,具体根据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长为其注入适当剂量的利多卡因。在完成手术之后为患者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镇痛,主要在1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0.9%)中加入17ml的盐酸罗哌卡因(0.75%),滴注速度为2mL/h,锁定时间是10分钟,负荷量是5mL、自控量是0.5mL/次。注意如果患者麻醉过程中、患者发生了低血压(ABP<90mmHg)应当为其静脉注射麻黄索10mg,心动过缓(HR<55次/min)则要为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麻醉过程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与术后(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的不良反应情况。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镇痛效果:优:0~3分、良:4~6分、差:>6分,镇痛效果优良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t、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过程中与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在麻醉过程中,实验组出现的低血压、高血压等的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心动过缓等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发生概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发生概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实验组术后镇痛优良率(96.00%)显著优于参照组镇痛优良率(82.00%),两组对比P<0.05,见表2

3讨论

本探究分别给予老年股骨预骨折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结果显示,上面这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够获得较佳的麻醉效果,但是如果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例数少于全身麻醉,而高血压例数多于全身麻醉,两组心动过缓例数对比P>0.05;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P<0.05)。而对比两种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能够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优,说明患者预后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圣明,南勇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1):63-64.

作者简介:张业才(1969-10-),男,汉族,本科,云南徳宏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麻醉。

猜你喜欢
预后效果老年股骨颈骨折腰硬联合麻醉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