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的心理养护对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的危害

2021-01-06 23:42路琳琳王佳音康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生命质量

路琳琳 王佳音 康影

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及化疗患者的危害。方法:把110例的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养护,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的心理养护,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检查本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强于对照组(P<0.05),对主任医师满意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干扰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长于干扰前(P<0.05),观察组干扰后生存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扰后Zung焦虑自评价表(SAS)、Zung抑郁自我考核评价表。SDS评价小于干扰前(P<0.05),检查组干扰后SAS、SDS评价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阶段性心理护理能改善对子宫内膜癌化学治疗病人的患者依从性,减轻不良情绪,改善生存品质以及对主管,护士工作的信心。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阶段性心理护理,社会遵从性,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子宫内膜癌,是指来自子宫内膜表面上皮的恶毒癌症,多发生在绝月经时期前的女子,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卵巢癌,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毒癌症的一种[1]。科学研究证实,子宫内膜癌化学治疗病人在化学治疗的各个时期,病人的心态变化有所不同,针对病人不同的心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阶段性心态护理,可以舒缓负性心情,有效促进病人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生命品质。

1资料与方法

1.1医疗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我院子宫内膜癌化学治疗患者11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划分对照组和检查组各55例。对照组年纪20~80(54.23±6.26)岁;重量(65.21±6.13)kg;病变分期:ⅲ级34例,ⅳ级21例;文化发展水平程度:小学13例,中学14例,高等或大专12例,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7例;其间合并糖尿病10例,慢性糖尿病高血压8例,重度慢性冠心病11例。观察组年纪20~79(54.36±6.12)岁;重量(65.83±6.68)kg;病理分期诊断:ⅲ级32例,ⅳ级23例;文化程度:小学14例,中学12例,高中及大专13例,本科8例,硕士及以上8例;其中合并高血糖11例,综合高血压8例,冠心病1例。两组患者年龄段、体重、病情分期诊断和发病原因等与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性并无统计意(P>0.05)。本研究已经由医院管理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确认,全部患者均在护理干预工作开始之前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本上给予阶段性的心理护理,一般包括药物化疗前期、药物化疗途中、药物化疗后3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干预,护士工作全程由护士长监督进行。①化学治疗前心理健康干预。化学治疗前期病人对药物化疗往往没有了解,内心极易产生害怕、不安、压抑等心态,此时责任护士需要主动和病人沟通,以真诚、了解、同情、体谅、关心的心态面对病人,构建良好的护患人际关系,熟悉病人的内心世界,准确解答病人的问题,缓解其负性心情。要求化疗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法或向病人介绍化疗成功的例子,让病人建立战胜病情的信念。向病人发出健康手册,解释化疗的重要性、化疗流程、所用药物和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副作用,使病人有良好心理预备,积极协助治疗流程。嘱家人、亲友等给与病人更多的关怀,让其感觉到温馨,重燃对生命的热爱,积极主动协助护理。和病人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语言,防止形成错误的心理暗示。②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该阶段病人对化疗更加惧怕,且依从性减弱。③化学治疗后心理干预。化学治疗完成后要及时向病人反映化学治疗成效并交待化学治疗后注意事项,引导病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文体,接触更多的人,回归社区,降低对病人的关注度。

1.3评价指标体系①对比两组病人护理依从性,包括遵医疗药、营养素支援、运动功能训练和健康护理等方面。②对比两组病人对主管护士评价。使用医院自制的评价问卷调查表,对病人从服务熟练度、卫生教育态度、交流能力、紧急处事能力等四个方面对主管护士作出了满意评价,总分一百分,评分越高说明对病人满意越高。调研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3,效度CVI值为0.946。③对比二组病人在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素评定量表(QOL BREF)评估个人生活质素时,由心理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生理机能以及整体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等四个方面来评价,而评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素越高。而评定数据量表亦应在医护监督下进行。简表Cronbach′sα系数是0.982,而效度CVI值则是0.955。④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价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价。自评量表一般是由医生发给病人充分说明后由病人自己填报,医生计分,评价越高说明紧张、压抑程度越强烈。

1.4统计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应用软件,对统计分析做出处理。计算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计算资料则以表示,使用配对样本t检测或独立样本t检测。以P值<0.05的差异最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3讨论

常规心理护理模式相对简单,一般采取向病人或亲属口头思想的传达教导方式,着重强调化疗疾病和常规治疗关注事宜,无针对性,病人也无法产生更深入的印记,并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忘,因此无法取得理想的心理护理疗效。阶段性心理护理是中国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护理模式,可以根据化疗后病人在各个时段的心情状况,采取有针對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了负性心情对病人心理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了护理有效性[2]。

综上所述,阶段性心理护理能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患者依从性,减轻紧张、压抑心境,从而增加病人对主管护士工作的信心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雪萍.延伸性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2):23-24.

[2]殷茜,杨卫兵,周航.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调查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92.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生命质量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
200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生命质量分析
针刺配合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生命质量的干预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