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06 23:42丁文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探究采用新活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按照红蓝球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0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药物治疗方式,如控制体液潴留药物、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研究组患者采用新活素替代正性肌力药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97.50%,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85.00%,组间差异显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新活素运用到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新活素;难治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导致的心脏功能下降,临床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和下肢浮肿等情况,严重患者还会伴随呼吸困难,甚至会出现神志模糊或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而难治性心力衰竭为通过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控制饮食、利尿剂、强心剂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常在利尿剂、强心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佳[2]。而本次研究主要探究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治疗

设置本次研究期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抽取在此期间内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研究。采用红蓝球抽签法将患者按1:1的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0)和参照组(n=40)。研究组:25名患者性别为男,15名患者性别为女;年龄范围在45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1±0.94)岁。参照组:26名患者性别为男,14名患者性别为女;患者年龄范围在43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5±0.96)岁。将组间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者采用常规对症药物治疗方式,如控制体液潴留药物(呋塞米)、正性肌力药(洋地黄制剂或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或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或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停用正性肌力药(洋地黄制剂或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0.5mg/ 500U/瓶,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进行治疗。首先采用负荷剂量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负荷剂量为1.5ug/kg,静脉推注时间控制在1-2min);随后,采用维持剂量静脉微泵维持(维持剂量速率为0.0075ug/kg/min,维持治疗时间控制在24-48h),一般使用1-2天。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及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若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3],护理人员通过关注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其他临床表现,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心力衰竭能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双肺啰音消失,尿量增加,浮肿消失,心率恢复正常,且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说明患者治疗显效;患者心力衰竭部分缓解或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且患者双肺啰音、尿量、浮肿、心率和呼吸困难情况均有所改善,说明患者治疗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在1级以下,或心力衰竭无缓解,且患者双肺啰音、尿量、浮肿、心率和呼吸困难情况加重,说明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每小组人数*100%。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n)%]进行表述,采用卡方检验法进行核实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显著,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比较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00%,组间差异显著,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患有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会伴随呼吸困难、心率增快、水肿严重、尿量减少和四肢厥冷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新活素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主要通过与血管壁上的NPR-A受体相结合,激活患者体内鸟苷酸环化酶,使患者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提高,从而起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症状。新活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房和心室的压力,扩张静脉,改善肾血流及肾小管功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参照组与之相比,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组间差异显著,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采用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水肿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周芬,张兰. 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7):51-52.

[2] 徐凤彬. 新活素治疗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13.

[3] 陈玉菲,杨萍,李宇. 新活素治疗高龄老人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回顾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27):19-20.

[4] 王莹,李冬先,王纪良,等. 难治性心力衰竭运用新活素联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临床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4):29.

作者简介:丁文俊,男,湖北天门。1992.10,本科,医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效果
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