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对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

2021-01-06 23:42梁静然李振宏韦进强李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髋臼入路骨盆

梁静然 李振宏 韦进强 李瑞

摘要:目的 浅析3D打印技术对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纳入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盆创伤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全体患者术前接受骨盆3D打印,辅助医方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比较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生活质量评分(SF-36)、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差异。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及SF-36中4项评分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阶段,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方案的制定,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改善患者髋功能,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复杂骨盆髋臼骨折;髋部骨折;生活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工作、出行方式较之以往发生显著变化,如,车祸伤、高空坠落、撞击伤等高能量损失致病因素,均可导致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病发,关于该症的整体发病率,近年来国内有所增长。目前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由于此类骨折患者术中需要接受多次复位,将进一步加重患者手术创伤性,导致各类手术应激风险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1]。随科学技术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成本逐渐得控,技术开展难度下降,逐渐走向入临床,帮助临床更好地了解患者髋臼解剖结构,进而得以在术前针对3D模型,进行详细的手术细节规划,保障后续实际手术环节的顺利进行,对于患者手术评估、术后康复均有指导意义[2]。为进一步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同时也为本单位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文章纳本单位收治40例符合试验标准的患者入组,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盆创伤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4.28±6.41岁;病程10天~8个月,平均病程1.42±0.53个月;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2例,高空坠落伤10例,跌倒伤8例,其他10例。研究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且获得批准。

(1)纳入标准:①确诊复杂骨盆髋臼骨折;②明确具有手术指征;③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被纳入组,签署同意书;④成年(≥18周岁);⑤可耐受相应治疗者。

(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③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④严重全身性感染;⑤妊娠、哺乳期女性;⑥入组前2周接受其他相关治疗;⑦依从性欠佳;⑧随访失联;⑨盆腔大血管神经损伤。

1.2 方法

术前准备:40例患者均接受盆骨薄层CT扫描与X线摄片,CT成像结果导入Mimics 17.0程序(Dicom格式),获得3D模型,保存为STL格式,并将结果导入FDM 3D打印机(广西凡华科技有限公司),利用PLA作为打印材料,制作1:1的盆骨3D模型。对盆骨3D模型进行打磨,并将其作为患者手续手术方案制定的参照物,在其上进行手术预演,明确手术的入路方式等细节内容。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团队执行,指导、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接受全身麻醉,垫高患处,患侧根据3D模型设计好的方案,选择合适切口入路(前侧髂腹股沟入路、改良Stoppa入路、腹直肌外侧入路或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常规分离组织,注意保护前侧股神经或后侧坐骨神经(如是前入路注意保护好髂外血管),将骨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基于术前制定的手术细节方案,基于3D模型,进行骨折端解剖复位,并上钢板固定。术中行床旁拍片辅助检查,确保手术达到预想效果及安全。

1.3 观察指标

(1)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用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内含功能、行走、疼痛等10项评分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佳[3]。

(2)生活质量评分(SF-36):用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内含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4项评分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优[4]。

(3)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用以评估患者机体疼痛情况,满分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受越强烈[5]。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檢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及SF-36中4项评分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骨盆髋臼骨折系临床一类典型骨折疾病,治疗难度高,保守治疗时效性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因此临床主张明确手术指征者及早接受手术治疗,尤其在微创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内植物固定技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可助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快而优地实现术后恢复。

近年来,关于骨盆髋臼骨折疾病的手术应用率逐年提升,但由于骨盆髋臼骨折自身较为复杂的解剖学特点,以往仅凭经验与术中影像学检查进行的常规手术,很难保障手术各环节准确、高效地进行;往往术中需要多次复位,加重患者手术创伤性,易加重术后感染风险[6]。同时,由于对患者盆骨髋臼的解剖学特点无法做到术前明确,因此无法对置入钢板进行预弯折,很难保障术中钢板与骨面的良好贴合度。3D打印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1:1重现患者骨盆髋臼形态,帮助医方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能够做到术前观察与精准测量,保障手术精细化操作的进行[7]。基于模型提前模拟手术,更能够根据重建的3D模型,对患者病情与术后康复治疗进行评估,针对可能存在的手术风险进行提前规避,制定最符合患者切实需求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确保各环节的顺利开展,使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更加良好的可视性下,取得较明显的应用成果突破。同时,能够更好且直观地向患者及其家属演示病理变化过程,进行相关健康宣教,方便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8-9]。正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及SF-36中4项评分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进一步论证上述观点的科学性。综上,本文认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疾病的术前评估有其积极意义。

基于该项技术,笔者提出几点展望意见,旨在更好地推动该项技术的应用与普及:(1)院方需要加强手术医师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培训,确保手术医师能够熟练掌握3D打印技术;(2)进一步加强院感防控指导与宣教工作;(3)考虑到3D打印技术现阶段成本仍旧较高,因此鼓励相关单位加强研发,进一步控制技术应用成本,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该项服务。

综上,在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治疗阶段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方案的制定,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改善患者髋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幼怡,袁伟.3D打印技术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4):5538-5543.

[2]聂喜增,刘金辉,李锋,等.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3):2198-2199.

[3]徐雯倩,蔡振存,梅昱,等.3D打印技术辅助三维CT分型方法在外伤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7,8(2):33-37.

[4]邵文,夏玉军,马建林.3D打印技术结合桥接钢板系统治疗复杂 髋臼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0):2-4.

[5]黄复铭,樊仕才.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9,37(3):347-350.

[6]郝申申,王瑾,刘志斌,等.3D打印技术在成人复杂骨盆伴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2):47-50.

[7]张建,宋哲,杨娜,等.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3):322-325,329.

[8]钟华,陈劲,李建炜,等.腹直肌旁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个性化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3):310-311.

[9]李涛,陈卓夫,龚辉,等.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4):387-388.

猜你喜欢
髋臼入路骨盆
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盆髋臼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无明显移位的 髋臼骨折可以保守治疗吗?
什么是股骨髋臼撞击症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痛经,小心是骨盆歪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处理策略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