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2021-01-06 23:42蒙冬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丹参酮稳定型注射液

蒙冬生

摘要:目的 分析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UAP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期间,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予以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分析2组治疗价值。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敏反应蛋白(hs-CR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75.00%,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AP患者实施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稳定其血脂水平,辅助降低炎症因子(hs-CRP),稳定斑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关键词: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属于一类处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剧烈疼痛、病情持续长为主要特点,且已被归纳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键因素[1]。研究发现,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能够避免UAP进一步恶性,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反之则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2]。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技术不断完善,中医认为“淤血”与UAP存在密切联系,故活血化瘀已成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胸痹)的关键手段[3]。而丹参酮IIA磺酸钠属于一类衍生物,主要通过中药丹参中分离一类活跃的脂溶性成分,其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还能够增加心肌收缩性,改善低氧诱发心肌疾病效果[4]。鉴于此,本文选取UAP患者实施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UAP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期间,按随机分组,将其归纳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9:21、20:20;年龄分别为:43—79岁、44—78岁,平均值分别为:(59.0±4.50)岁、(59.0±4.6)岁;病程分别为:1—7年、1—8年,均值分别为(3.78±1.25)年、(3.77±1.45)年。两组基础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予以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并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558,规格:10mg),将60mg加入250mlNS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治疗7d。

1.3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7d血脂水平: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治疗标准[5],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有效: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降低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降低<50%。(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ANCOVA);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2组患者血脂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CHOL、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观察2组患者hs-CRP变化

治疗前两组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现代医学认为,冠状动脉斑块内炎症反应亦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动脉斑块内炎症属于慢性低水平炎症的过程。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才是其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指标,可预测UAP的发生发展,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6]。

UAP属于我国中医“心痛”、“胸痹”范畴,其发病机制多因心气虚乏,运血乏力,血流缓慢,而造成气血运行异常,且因外邪、淤血、痰浊等因素,造成络脉瘀痹,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络散结、益气养阴、标本兼治为主要原则[7]。而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以丹参酮IIA磺酸钠为主要成分,其凭借着抗动脉粥样硬化、清除氧自由基、扩张冠状动脉等优势,已在取得临床诸多医师的青睐,且能够有效控制血管紧张素而诱发的心肌肥大反应,规避心肌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进而最大程度防治心肌梗死。丹参酮IIA磺酸钠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侧枝循环及局部供血,改善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缩小实验动物缺血心肌梗死面积,在一定剂量下亦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室性早搏。相关研究发现,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钙拮抗剂效果,可有效避免心肌钙超载,对心肌起到一定保护效果,且能够改善缺血心肌代谢,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强化红细胞变形能力,控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稳定缺血区心肌侧支循环,进而促进局部供血功能,缓解心绞痛镇痛,副反应少见。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丹参酮IIA磺酸钠能够促进血浆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含量降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而达到最佳降血脂效果;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幅度大,提示其可能有降低炎症因子,辅助稳定斑块作用。另研究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UAP患者实施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血脂水平,还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应用于UAP患者中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腾,张英,金凤表,等.GPR、MHR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性[J].中南大學学报(医学版),2021,46(4):373-378.

[2]刘瑾春,郑秀花,李宁,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预测因素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4):642-646.

[3]李丽萍,陈丹丹,陈云强,等.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21,32(11):1370-1375.

[4]汤慧敏,龚俊豪,习元堂,等.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3):795-806.

[5]陶运娟,周跃,朱霞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TnI、CK-MB、CRP水平变化及与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8):1089-1092.

[6]陈敏,杨国峰,孙丽平.祛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药学报,2021,49(3):76-79.

猜你喜欢
丹参酮稳定型注射液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谁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梗死后心绞痛31例临床观察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研究分析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4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