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6 23:42林明格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0例。将患者纳入研究开始阶段设置的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每个小组中的人数相等,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既舒适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方案,统计护理有效率以及临床护理后的满意度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护理满意度95.56%比参照组护理后总有效率71.11%、护理满意度80.0%,(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期间,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慢性心衰;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引言

老年慢性心衰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老年患者居多,该病的发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如心室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我国慢性心衰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临床中对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同时关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及病因等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良好的进展,这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帮助。目前临床中对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常使用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预后达不到理想目标。因此除了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外,还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实施。据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出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其中部分患者使用该方法护理,部分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获取以下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慢性心衰老年患者是本研究过程中纳入分析对象的主体,选取90例此类患者后,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以研究组和参照组来命名研究小组,分别将患者均分至2组,两组人数相同,年龄区间在60岁至81岁之间包含这两个年龄段,平均76岁,资料的可比性符合研究需求。

1.2方法

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治疗环境进行改善,定期做好消毒、清理和通风工作,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及着装打扮,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研究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法及步骤如下:(1)心理护理。受到疾病反复性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较大,从而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积极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分析进行针对性地疏导[1]。另外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2)并发症护理。心律失常是慢性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情况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的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若发现异常,则采用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若患者存在心源性水肿的情况或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同时给予利尿剂和利钠剂治疗。此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注意营养均衡[2]。(3)生活护理。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各项资料,了解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指导心功能过低的患者卧床休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若患者长期卧床,护理人员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以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同时采用舒适的手法进行按摩。此外,要及时协助患者排除痰液。除此之外,给予患者吸氧护理,若在此过程中患者存在口干的现象,要及时补充水分或采用甘油对口鼻进行擦拭。(4)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对病房环境加强管理,控制好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25℃、50%-60%之间。主要避免气温变化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长期使用空调病房内会十分干燥,极易造成患者的不适,所以护理人员要在病房中加装加湿器,持续保持房间内湿度适宜。另外在病房种安装空气净化器,以此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避免污染引起患者呼吸系统疾病。为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可在病房中播放舒缓且有利于睡眠的音乐。(5)用具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对病床进行整理,保持平整,同时对床上用品及时更换,保证患者在舒适的条件下进行休息。(6)并发症护理。心律失常是慢性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当患者出现异常体征时,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上报,并配合医生解决相关问题。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源性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若发现应及时为患者补充水肿,并给予利尿剂进行治疗。另外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的制定饮食方案,保证饮食清淡。(7)社会上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绝对尊重患者,对患者的隐私加强管理,避免泄漏,对于隐私问题,医护人员严禁议论,保证患者的权益。另外,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家属一定的指导,告知家属陪伴的重要性,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怀,从而缓解不良情绪,提高临床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另外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的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较多,主要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主,为了便于分析和对比,将所有数据纳入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 23.0進行数据整理,在表达计数资料的过程中使用百分比完成,数据检验采用X2完成,而计量资料的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标准差(±)完成,采用t完成数据比较。如果数据比较时存在明显差异,就说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前者数据统计后的优势明显高于后,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同护理模式实施下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1.11%);参照组总体满意度为(71.11%);以上数据相比,后者有明显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方法护理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情绪状况

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相比详情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中慢性心衰是常见疾病,该病属于心血管疾病,是由心室功能不全和心肌缺血引起,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该病发生后,患者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如气短、呼吸急促,其也属于心脏方面的进行性疾病,一旦病情发展到后期,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另外,该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发生后长期的治疗和疾病的影响,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负担,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社会老龄化现象愈加严重,导致慢性心衰的发生临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据相关研究分析得知,成年人心衰患者的发生率在2003年以达到0.9%,在我国该病的患病率中达到了高峰值,而且该病的发生率每年约有0.5%至1%左右。另外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慢性心衰的发生于患者的年龄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慢性心衰患者中老年人居多,70岁以上的患者患病率高达10%以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均可导致心衰发生。老年慢性心衰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加之该病具有不可以的发生特点及發展特点,因此临床中需要及时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避免病情持续发展恶化。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进行治疗以及一般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达不到理想目标。所有,在对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4]。就舒适护理而言,其是临床中新型的护理模式,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作为主要的护理目标,在实际护理期间,在关注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给予情深、情感支持,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其具有全面性、整体性、程序性和细致性的特点,应用护理护理质量可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使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年患者指导自己所患疾病时,往往会表现出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还有有些患者不配合就诊诊断,就算送入医院也不配合临床治疗。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护理期间,将一切不利于患者的因素排除,为患者创造出安全、舒适的环境,不仅仅要注重生理上的舒适度,还要加强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使其各方面的舒适度达到满意程度,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舒适护理,是一种综合护理模式,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方案的调整,保证护理工作开展的全面性和细节化,从而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显示无论是护理满意度,还是临床疗效,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达不到理想目标,而舒适护理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效果,还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超.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并作针对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37.

[2]杨亚玲.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03):130-131.

[3]祖洁.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151+158.

[4]刘少霞,黎淑珍,谢丽媚,黎银花. 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4):242-244.

[5]张大林.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9):156-158.

作者简介:林明格(1990-),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