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护理干预模式影响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2021-01-06 23:42孙佳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子宫肌瘤手术

孙佳艳

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专案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促進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专案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饮食恢复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专案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其术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专案护理干预模式;心理;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宫肌瘤属于近年来高发的妇科肿瘤疾病,是指女性子宫平滑肌由于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有症状患者主要体现为月经异常、白带异常增多以及下腹部坠胀等,该疾病的发生对于女性的妊娠、生活质量等构成较大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所以需尽早给予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对该类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然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特别是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创建二氧化碳气腹,这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构成影响,且多数患者惧怕手术疼痛、担忧手术疗效,使得精神心理状态不佳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1]。以下将分析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专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7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式均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年龄23~52岁,均值为(32.6±1.5)岁。对照组:37例,年龄22~53岁,均值为(32.7±1.3)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健康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和遵医嘱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应用专案护理干预模式,方法为:(1)组建专案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对该类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共同协作完成患者的专案护理服务;(2)确定专案护理目标:积极查阅相关的数据资料以及询问院内专业人士,对既往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议,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专案护理目标,包括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3)专案护理实施:①入院后护理:详细介绍院内的规章制度、病区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情况,做好护患间的密切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和护理需求等;②术前护理:对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案的优越性等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告知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增强其手术信心;③术后护理:加强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对于窗口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协助调整体位增强舒适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从少量的温热流质饮食开始,避免患者食用容易产气的豆类等食物。恢复排气后可进一步增加流质饮食,例如提供适量米汤,之后恢复到半流质饮食,患者排便恢复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术后早期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翻身活动以及肢体屈伸活动,之后进一步增加适当的下床活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黏连。通过进行腰腹部热敷以及腹部按摩等方式,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护患间的深入沟通,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从而缓解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引导家属做好患者的鼓励、支持和关爱,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1.3评价标准

(1)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以焦虑、抑郁自评估表(SAS、SDS)对其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2)统计2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指标,如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饮食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量表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0.05。

2.2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组间对比

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饮食恢复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可使患者产生腹部包块、疼痛以及膀胱压迫等症状,对该类患者通过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2]-[3]。然而术后患者的腹痛、腹胀等发生率较高,再加上患者担忧手术疗效容易出现心理负担,使得焦虑、抑郁等情况加重影响其术后康复,所以做好科学的护理服务非常关键。专案护理干预模式以护理问题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主题,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进而达成护理目标,有利于提升护理的目的性、针对性[4]-[5]。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等时间较对照组大幅度缩短,与此同时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专案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可提升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专案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其术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瑞华,张正军. 研究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15(4):152.

[2] 孙长青. 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197-198.

[3] 方玲玲,汤晓霞. 系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3):143-144.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子宫肌瘤手术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