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底癌围手术期患者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研究

2021-01-06 23:42王晓彤刘丹丹梁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王晓彤 刘丹丹 梁雪

摘要:目的 探究口底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口底癌手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医护一体化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性情绪得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底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医护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底癌;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前言:目前,口底癌患者多首选手术方案治疗,但手术对人体可造成不小的创伤,影响躯体、心理健康,且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会降低治疗效果。因此,于口底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现阶段,临床医护合作尚无准确的概念,本文即选择口底癌手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收口底癌手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患者3例、女患者2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50.28±4.26)岁。观察组中,男患者4例,女患者1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0.32±4.2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疾病,符合诊断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沟通障碍、认知障碍等功能障碍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主要是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即做好患者的体征监测、并发症处理以及心理疏导。

观察组行医护一体化的综合护理,具体:术前术后,护理人员与医生共同评估患者基本情况,而后制定詳细的诊疗计划,并针对患者病情发展、心理异常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心理疏导,包括病区环境护理、术后体位的护理等,同时协助医生观察患者皮瓣移植的血运情况,做好负压引流,对疼痛患者给予镇痛措施,预防便秘和压疮发生;此外,还给予患者饮食、康复指导,并做好出院随访。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性情绪得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皮瓣坏死。负性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80分,得分越高,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总分100分,以60~100分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X2检验,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负性情绪得分、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对照组护理满意2例,占比40.00%;观察组护理满意5例,占比10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口底癌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口腔及唇癌,发生率位于口腔及唇癌第六位,可引起患者疼痛、口涎增多、舌部运动受限、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症状,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故而也需及时诊治[2]。

手术治疗是口底癌常见治疗方案,但术后并发症、患者负性情绪等问题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这就对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干预模式多为护理人员单独实施,护理内容存在片面性问题,无法与患者病情进展、治疗方案高度适应,护理工作期间难免出现意外情况,降低护理质量[3]。而医护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则更为注重护理人员参与诊疗计划制定,且能够实现护理人员与医生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通过开放沟通、协调以及共同配合和决策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口底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负性情绪,促进康复。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则凸显了患者对该护理模式的认可。

综上所述, 在口底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医护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邵东方.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口底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3):146-147.

[2]刘姣,张国虹,张晓红,谢仙萍,张倩.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医护一体化评价体系[J].护理研究,2021,35(12):2234-2238.

[3]杨金红,高迎香,王凤霞,等. 医护一体化病情告知对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6):533-538.

猜你喜欢
医护一体化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