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06 23:42信明辉陈亚丽吴琼刘艳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新生儿治疗效果

信明辉 陈亚丽 吴琼 刘艳华

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应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接收泪囊炎新生儿100例(112只眼)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并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接收泪囊炎新生儿100例(113只眼)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對照组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并分析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应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眼部康复,且家长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阶梯状治疗模式;个性化护理;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前言:新生儿泪囊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4%~6%,但因家长眼部护理知识匮乏,该发病还呈现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予以及时诊治[1]。为提升治疗效果,本院于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应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接收泪囊炎新生儿100例(112只眼)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并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接收泪囊炎新生儿100例(113只眼)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患儿55例、女患儿45例,日龄12~35d,平均日龄(22.24±3.42)d;双眼患病12例、单眼患病88例。观察组中,男患儿57例、女患儿43例,日龄10~35d,平均日龄(22.26±3.39)d;双眼患病13例、单眼患病87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泪道探通术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1)阶梯状治疗模式:①先行给予患儿患眼局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1次1滴,分泌物消失后停药。②同时给予患儿泪囊部按摩,每日3次,每次15min,直至患儿患眼流泪症状消失后停止;③若按摩3个月患儿症状仍未好转,则给予生理盐水泪道加压冲洗治疗,冲洗效果不佳再更换为泪道探通术,若探通后症状复发,1个月后再行泪道探通术。④2~3次泪道探通术无效患儿,给予RS管泪道置管术。(2)个性化护理:①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泪道按摩和滴眼药的准确操作。②对患儿进行泪道的冲洗和探通。③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获取家长的支持,提升家长依从性。④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临床效果纳入: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机体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机体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机体指标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四项,总显效率=(基本痊愈+显效)例数/分组总例数。

1.3.2并分析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儿家长匿名填写,问卷共计发放200份,回收率高达100%。问卷总分100分,以分值划分:非常满意(问卷90~100分)、基本满意(问卷60~89分)、不满意(问卷0~59分)三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组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鼻泪管下段尚未发育成熟,胚胎残膜未退缩,极易导致自身泪囊内泪液混合细菌潴留,引起继发性感染,即泪囊炎。有研究表明,泪囊炎对新生儿眼部发育影响较大,可导致患儿视力损伤,故而需及时诊治[2]。但新生儿眼部软组织较为稚嫩,发育不全,过早的手术治疗和探通治疗反而会影响其泪道发育。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常规泪道探通治疗因视野不佳,容易损伤患儿泪道黏膜,操作难度较大,且风险高,故而多会将患儿治疗时间尽可能推迟在患儿半岁以后进行[3]。若辅以规范按摩、抗生素滴眼,并由护理人员指导家长进行规范化泪道按摩,能够有效刺激患儿泪道周围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促进泪道发育,从而尽可能避免通过手术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损伤,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中,观察组患儿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应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而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则进一步凸显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应用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和林,程婷婷,洪如会. 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47.

[2]陈艳琼,刘冬情,葛倩筠,吕红玲,张海平.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2):1707-1708.

[3]李咏梅. 阶梯状治疗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先天性泪囊炎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111-113.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新生儿治疗效果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