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监测

2021-01-06 23:42梁丁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婴幼儿

梁丁玲

摘要:目的:浅谈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监测。方法:选择儿童保健门诊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婴儿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结果:实验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当增加营养辅食之后,探究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有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选择怎样的喂养方式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控制影响巨大,混合喂养加以营养辅食喂养能够明显降低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贫血是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又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身体对铁需要多,但是机体供应不足,这种原因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和处在哺乳期的女性。如果婴幼儿出现营养性贫血而没有及时纠正,会降低婴幼儿身体免疫力,对身体成长、智力发育造成一定的阻碍,对孩子的健康构成威胁,甚至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发育,需要针对该疾病及时采取有用的措施进行预防[1]。为此,本次探究选择儿童保健门诊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婴儿作为探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喂养方式分析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以总结临床经验,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儿童保健门诊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婴儿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实验组和探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婴幼儿给予母乳喂养,探究组婴幼儿给予母乳加辅食喂养,探究组婴幼儿给予母乳、辅食加营养辅食喂养,对三组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5个月至3岁;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个月至3岁;探究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5个月至3岁。三组婴幼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三组婴幼儿分别给予不同的喂养方式,对照组婴幼儿给予母乳喂养,实验组婴幼儿给予母乳加辅食喂养,探究组婴幼儿给予母乳、辅食加营养辅食喂养。喂养一段时间后对三组婴幼儿进行贫血相关检查,从小儿手指末梢进行采血,借助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最终获取三组婴幼儿贫血情况[2]。

1.3观察指标。对三组婴幼儿贫血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当血常规检查表示:血红蛋白指标<110g/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26pg,血红蛋白浓度<31%,并且红细胞容积平均不超过80fl,则可以确定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实验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两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8.0%明显高于探究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结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临床儿科常見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出现该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小儿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疾病,同时贫血还会阻碍孩子身体成长以及智力的发育,甚至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会对小儿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该疾病在临床上已经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婴幼儿为摄入足量的铁元素,或者是早产儿,在胎儿时期就没有摄足铁元素,因此在生长的过程中身体内铁元素严重缺乏,最终以一些不良反应或疾病呈现这种缺铁性表现,这些异常的表现如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逐渐影响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其免疫力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婴幼儿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婴幼儿健康十分不利。

本次探究选择儿童保健门诊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婴儿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实验组和探究组,每组50例。对三组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增加营养辅食之后,探究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有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也说明了合理对婴幼儿营养保健能够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一个好的预防效果。尤其是在饮食上,如果母亲在奶水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并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辅食以补充铁元素等,这样对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积极作用,更好的保障了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在进行喂养时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最好进行混合喂养,合理补充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食物。

综上所述,对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探究发现,喂养方式与辅食的补充对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保健时,应合理指导家长选择正确的喂养方式,在坚持母乳喂养方式之下,进行合理的辅食混合,能够促进孩子补充铁元素的维生素,提高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混合喂养加以营养辅食喂养能够明显降低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明瑛,郑志燕,聊娜娜.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探析[J].当代医学,2018, 24(13):89-91.

[2]杨春玲.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5(22):45-45.

猜你喜欢
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婴幼儿营养不良漫谈
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婴幼儿合理饮食营养探究
支撑婴幼儿发展的托育环境及其专业支持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浅析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