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滚针治疗黄褐斑

2021-01-06 23:42聂源文旖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黄褐斑

聂源 文旖啉

摘要:黄褐斑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目前西医对本病还没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很多医生运用滚针治疗黄褐斑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滚针主要通过排列有序的短针头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皮肤,刺激人体皮部。面部滚针治疗黄褐斑主要通过调节皮部修复皮肤屏障来达到目的。运用滚针进行面部黄褐斑的治疗具有刺激面积适中、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于接受、效應累积、适用面广、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势,是治疗黄褐斑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滚针 黄褐斑 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难治性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颜面颧部两侧呈蝴蝶状、大小不等、边界清晰的灰褐色或黑褐色斑片,亦可累及前额、鼻、口周、下颌[1]。黄褐斑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率从5.9%至35%不等[2],在女性妊娠期间高达70%[3]。现代医学经过研究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多数研究普遍认为与妊娠、口服避孕药、性激素改变、紫外线、遗传、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内分泌失调、真皮血管改变、局部皮肤表面微生态失衡及炎症反应等有关[4]。

黄褐斑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面尘”、“黑奸”、“黧黑斑”等范畴。各中医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较多,且各有不同的见解和侧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但多数医家认为其产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认为黄褐斑是全身性疾病表现在外的一种局部反应。长期情志不畅、忧思抑郁则使肝脏失于调达,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气滞、血运不畅,使颜面气血不和而产生黄褐斑;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两虚,再加之运化失司,可使面部肌肤失于濡养而产生黄褐斑;肾为水火之脏,肾水不足则阴虚火旺,水不制火、火燥结于面部则使面部肌肤失去光华,日久则产生黑斑。

目前,西医对本病还没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氨甲环酸、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外用药物治疗(氢醌、氨甲环酸、苯丙氨酸等);激光治疗(Q开关激光、强脉冲光、点阵激光、二氧化碳激光等);剥脱治疗(化学剥脱剂、物理磨削术等)。但这些疗法存在疗效较差、副作用大或停止治疗后易复发等缺点。现代临床亟需有效、安全、简便的干预手段有效治疗黄褐斑。

近年来,临床上很多医生采用滚针对黄褐斑进行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大量临床和实验研宄报道均显示,何梅[5]等将随机纳入的78例难治性黄褐斑患者,均采用微针疗法进行治疗,采用MASI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经过5次微针治疗以后,78例黄褐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5例(19.23%)改善率达到90.00%以上,39例改善率(50.00%)达到50% 以上,23例(29.49%)改善率达到30%以上,总改善率为97.43%。78 例患者在黄褐斑改善的同时,皮肤质地及耐受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该研究表明微针疗法对于黄褐斑具有明确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高春洁[6]等将符合黄褐斑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每2周1次滚针疗法,及隔天1次氨甲环酸外敷,对照组仅予以隔天1次氨甲环酸外敷,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观察评估,该发现滚针能显著提高氨甲环酸外敷的临床疗效,同时有安全性强、操作方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中医疗法的使用包括滚针是黄褐斑临床疗法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滚针疗法源自《内经》中所记载的“半刺”“毛刺”等针法。通过排列有序的短针头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皮肤,其作用刺激的部位是认为的皮部。面部滚针治疗黄褐斑主要通过调节皮部来达到目的。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在的部位。通过“皮部一络脉一经脉一腑一脏”的途径,皮部具有反映症候、传注病邪、治疗疾病的特点[7]。有研究表明滚针能影响皮肤组织中 CD80、MHC-Ⅱ、IL-12 表达水平,其中以 IL-12 和 CD80 最为显著,滚针疗法刺激皮部,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信息后,启动皮肤免疫系统,由此构成了一条皮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皮肤免疫网络和调节通道[8]。 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是黄褐斑发病的一大主要因素,滚针可以通过刺激皮部来修复面部皮肤屏障从而治疗面部黄褐斑。

综上所述,运用滚针进行面部黄褐斑的治疗具有刺激面积适中、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于接受、效应累积、适用面广、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势,是治疗黄褐斑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陆洪光,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7-188.

[2]杨鹏,麦跃,孙林潮,等.黄褐斑治疗新靶点[J].中国医疗美容,2016,4:84-87.

[3]何梅,李晓庆,陈宇轩,何海伦,李晓娟,等.微针配合抗敏修复液治疗难治性黄褐斑78例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 41(1):12-14.

[4]高春洁,倪晓青,谢韶琼,等.面部滚针提高氨甲环酸外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5):428-431.

[5]罗玲,唐勇,曾芳,等.独特的皮部治疗—滚针疗法[J].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赞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07-308.

[6]罗玲.皮部滚针对皮肤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针灸学会年会,2011, 87-92.

作者简介:聂源(1991-06-24)性别;女    籍贯:四川省绵阳市人     民族:汉族   职称:医师,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医美容

猜你喜欢
黄褐斑
黄褐斑试试“八白散”面膜
面对黄褐斑,中西医治疗有方法
黄褐斑复发怎么办
脸上长黄褐斑的原因是什么
黄褐斑的防治对策
治疗黄褐斑要有耐心
祛斑也要分类型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专栏
肝脏代谢不好斑会加深变丑
空气污染与面部黄褐斑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