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的应用研究

2021-01-06 23:42张雅娜孙伟伟周玲玲庞立敏吴艳红郝莹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喉头前庭本体

张雅娜 孙伟伟 周玲玲 庞立敏 吴艳红 郝莹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涉及临床众多学科,而且发病率高,眩晕发作时,平衡功能障碍更为明显,患者极易跌倒,因此,研究眩晕患者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几种常见眩晕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positional vertigo,BPPV)、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迷路震荡、突聋伴发眩晕患者的康复训练,探讨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在眩晕门诊或住院的以眩晕患者20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标准[1,2],均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恶性肿瘤、智能和交流障碍、视觉障碍、体质虚弱或入组期间出现其他疾病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即扩血管药物如金纳多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2周后改为口服,如甲磺酸倍他司丁12mg 口服,每天3次;疗程持续至第4周,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对照组不给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方法如下。

1.放松训练:患者闭目静坐或平卧,从头皮、额部、面部肌肉开始放松,逐渐将上下肢乃至全身的肌肉放松,每天2次,每次10一20 min。

2.注视稳定性和视觉跟踪训练:注视模式有2种,即①患者手持小视靶练习,视靶是静止的,受试者来回移动头部的同时视线保持在视靶上;②视靶和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同时受试者始终注视着视靶,每次练习1 min,然后将时间逐渐延长至2 min。

3.提高静态及动态姿势稳定性训练:在睁眼和闭眼的状态下从坐位到站位,适应后并转身,头动加步态练习,转头时注视,头水平运动和头划圈运动。

4.本体感觉依赖性训练:让患者在有或没有视觉角度下练习,或让其站在泡沫材料上以改变本体感觉进行练习。

5.功能性活动训练:屋内行走(先睁眼后闭眼进行),走道上行走训练,上下台阶,弯腰拾物,掷球练习等。

6.特殊训练:针对BPPV所设计的复位方法。根据管结石理论,依据受累的半规管决定治疗方法[3]。临床中,我们将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手法或仪器复位。

(三)评定方法

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月、3月、6月均进行功能评价,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进行评分。并随访1年评价治疗效果。

1.Berg平衡量表评分:观察患者在限定的时间或距离内完成坐到站、无支撑坐位、无支撑站立、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足站立、手臂前仲、弯腰拾物、转头向后看、原地转圈、双足交替踏凳、前后足直线站立和单腿站立共14个项目的活动,每个项目的评分0—4分,0分代表无法完成动作,4分代表可正常完成动作,总分最高为56分,分数越高,表示平

衡能力越好。

2.疗效标准:治愈一12个月不发生眩晕;部分治愈一6个月以上不发生眩晕;未治愈—6个月以内发生眩晕。

(四)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月、3月、6月末时BB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的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BPPV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尤其显著。

三、讨论

眩晕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常见临床综合征,平衡功能障碍可导致平衡失调,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的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先进行保守治疗,选择最合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使患者安静。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指导,耐心解释病情,使患者消除恐惧,主动积极配合。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对疾病的不同了解程度,进行专人指导、动作示范,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更加积极配合康复。

康复训练的原理是依据中枢神经系统对前庭系统的损伤具有可塑性适应能力,使机体能适应外周前庭不对称的传人信息,并对前庭反射产生适应性控制,从而改变前庭反射的时相和方向,达到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目的。康复训练中设计的动作依照此理论,如视物平衡训练(包括视物运动、视觉跟踪和运动与注视协调练习等)可帮助患者在运动中维持视觉稳定与平衡。本体感觉依赖性训练,让患者在有或没有视觉角度下练习,或让他们站在泡沫材料上进行练习,目的是改变或除去这些感觉可促使患者利用剩余的感觉。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原因引起的眩晕,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但训练方法则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病程有所侧重,眩晕急性发作时,常规药物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微循环,与康复治疗有协同作用,前庭抑制剂可延缓前庭代偿的产生,应逐渐停用。

对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急性期训练应根据患者眩晕、平衡失调及前庭一眼缺陷的特点制定,以个性化的家庭训练为主,避免很繁琐的训练。对慢性前庭功能低下或失代偿,应针对患者的症状制定包括注视稳定性、静态及动态姿势控制和功能性活动相关训练。

对双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康复的目的在于利用残存的本体感觉及视觉信息代替缺失或减少的前庭信号输入,从而改善平衡功能。鼓励患者使用拐杖以增加本体信息的输入,同时合理利用周围环境的光线来增加视觉刺激,加强注视稳定性及颈一眼反射的练习。

对BPPV患者我们采用联合手法复位效果显著[4],一般人院后经复位治疗症状消失。

对颈性眩晕患者的训练以颈肩痛医疗体操为主,效果满意。该体操可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痉挛,改善颈区血液循环;改善平衡功能;加强颈周肌群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恢复颈椎的运动与支撑功能。

由于本研究病例数偏少,后續研究应当增加病例数,对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平衡特点及康复治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让康复训练在眩晕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1:569-569.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中华耳鼻咽喉头颔外科杂志,2007,42:163—164.

[3]王尔贵,吴子明.前庭康复一前庭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84-386.

[4]杨燕珍,黄静辉. 余怀生.Epley加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8:86—89.

[5]Herdman sJ,Schubert MC,Tusa RJ.Strategies for balance rehabilitation:fall risk and treatment.Ann N Y Acad Sei,2001,942:394-412.

第一作者:张雅娜,女,汉,1992年12月,河北张家口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郝莹,女,汉,1990年1月,山东济南人,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喉头前庭本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被忽视的“前庭觉”
眼睛是“本体”
乐乐缘何总摔倒
前庭神经炎 不可忽视的眩晕病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歌唱训练方法探析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
当心小儿喉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