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暴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1-06 23:42王安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电解质心功能风暴

王安阳

摘要:目的 探讨电风暴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电风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电风暴组(191例)和非电风暴组(192例),测量血脂、血糖、NT-ProBNP、血电解质、TnI。心电图测量QT间期,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主要采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LVEF两个参数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电风暴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非电风暴组比较,电风暴组患者年龄大、心率较快、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血脂异常者多,且NYHA心功能分级较低。与非电风暴组比较,电风暴组QT间期较长,NT-proBNP较高,LVEDD较大,LVEF较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排除了混杂因素后,LVEF降低、电解质异常、QT间期延长是电风暴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LVEF降低、电解质异常、QT间期延长是电风暴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电风暴 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of electrical storm in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electrical storm  in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38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S group and non-ES group.Data regarding history and laboratory data were collected,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outcome were determined by Cox

Regression model.Results The age of this patient cohort was 18-80years.

Compared to non-ES group,patients in ES group were older,had higher heart rate,higher proportion of hyperlipidemia,myocadiaial infarction,Multiva 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lower EF,elertrolyte abnormality,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u elertrical storm  Conclusions lower EF,elertrolyte abnormality,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u elertrical storm.

[Key word] Electrical storm,  Risk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电风暴是指单形持续性或多型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在24小时内发作2-3次或以上,甚至呈持续性发作的临床状态,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24小时内进行2-3次或以上的适当放电或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电风暴发作时常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临床危重心律失常,显著增高患者死亡率。本研究分析了电风暴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为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诱因和病因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市第二人民

医院住院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住院期间有电风暴发作,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史。排除标准:证实有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阻塞性氣道疾病;预期寿命少于1年者。本研究经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研究方法

1.诊断标准:电风暴:指单形持续性或多型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在24小时内

发作2-3次或以上,甚至呈持续性发作的临床状态,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24小时内进行2-3次或以上的适当放电或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

2.基线资料收集:通过数字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体重、心率、血压、心功能状态、既往病史。入院当天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血脂、血糖、NT-ProBNP、血电解质、TnI。心电图测量QT间期,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主要采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LVEF两个参数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分组:根据电风暴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电风暴组(191例)和非电风暴组。

组(192组)。

三、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终点事件的风险预测因子,首先将基线资料P<0.05的变量引入单因素Cox回归模型,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引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基线资料比较(表1)共纳入191例电风暴患者,年龄18-80岁,与非电风

暴组比较,电风暴组患者年龄大、心率较快、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血脂异常者多,且NYHA心功能分级较低。与非电风暴组比较,电风暴组QT间期较长,NT-proBNP较高,LVEDD较大,LVEF较低(P<0.05)。

2.电风暴组患者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排除了混杂

因素后,LVEF降低、电解质异常、QT间期延长是电风暴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表2)

讨论

电风暴是临床危重心律失常,因此纠正危险因素是治疗与预防电风暴发作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电风暴组比较,电风暴组患者年龄大、心率较快、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血脂异常者多,且NYHA心功能分级较低。与非电风暴组比较,电风暴组QT间期较长,NT-proBNP较高,LVEDD较大,LVEF较低,在本研究中,射血分数降低是电风暴发作的最强危险因素,电解质紊乱及QT间期延长可触发电风暴发生。长期的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甲亢、衰老会增加心脏的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并维持心脏功能,心脏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但随着持续的心脏应激,最终心脏功能降低,持续的心脏纤维化干扰了心脏电生理过程,诱发心律失常。在心脏器质性疾病或电解质紊乱等危险因素存在下引起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过量儿茶酚胺释放,引起电活动异常及电风暴发生。

综上所述,LVEF降低、电解质异常、QT间期延长是电风暴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对此类患者加以重视,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GERAGHTY L,SANTANGELIP,TEDROW U B,et al.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storm[J]. Heart Lung Cire,2019,28(1):123-133.

猜你喜欢
电解质心功能风暴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