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肺癌广泛转移患者的安宁疗护

2021-01-06 23:42卢晓甘海洁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安宁疗护护理

卢晓 甘海洁

摘要:目的 分析一例肺癌广泛转移患者的安宁疗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2月期间我科收入的一例肺癌广泛转移患者,对其临床一般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安宁疗护方法。结果 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营养状态、癌因疲乏、呼吸障碍问题、舒适度及满意度均得到改善,同时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未发生皮肤损伤、暴发痛等并发症。结论 本文总结了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1例肺癌广泛转移患者进行安宁疗 护的实践经验,通过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及其他痛苦症状,提供心理、精神辅导和营养支持等措施,尊重患者的意愿和自主权, 协助其实现现实可及的愿望, 同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终末期患者的照 顾,最终达到让逝者安详,让生者无遗憾的目的。

关键词:肺癌广泛转移;安宁疗护;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肺癌晚期可出现各个不同脏器的转移,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极大痛苦。安宁疗护(palliative care)是由医疗健康照顾人员和志愿者为终末期患者提供的全方位照护,能够帮助癌症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为患者提供身、心、社、灵的整体护理[1]。2020年12月我科收治1例肺癌广泛转移患者, 期间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该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临终期的痛苦,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9 岁,因“右肺癌放化疗后一年余,胸背部疼痛加重一月”于 2020年 12 月 21 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2020-12-22 至 2021-01-19 针对右侧第 6 肋骨转移灶、T2~T5 及 T10~T11 放疗,放疗后胸背痛明显缓解;2021年 1月中旬前出现左眼胀痛,于 2021-01-19 至 04-16 针对颅内转移灶放疗,共完成 40Gy/20f;于 2021-04-16 针对 L1-S1 及双侧髂骨病灶区开始放疗,后因“骨髓抑制”于 04-25 停放疗,共放疗 5 次,对症“骨髓抑制”治疗后稍有缓解。2021-05-08 患者呼吸困难、疲乏加重,查 CT 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于当日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021-05-27 因引流量少于 80ml 予以拔除。2021-05-29 患者自行要求出院。后于 2021-06-04 中午 12:00 在外院,放弃抢救,宣告临床死亡。

2 方法

2.1护理评估

2.1.1 生理评估

疲乏、尿少,腹部胀痛,查体可见腹部膨隆,双下肢水肿,入院时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45 分,疼痛评分 3~ 6 分,每天夜间 2~3 次爆发痛。

2.1.2 心理评估

处于焦虑状态,烦躁、坐立不安、爱发脾气,夜间入睡困难、早醒。

2.1.3 社会评估

患者本科学历,医生,已婚, 无宗教信仰,10 年前父亲去世,2 年前母亲去世,其女儿 24 岁,妻子、女儿以及患者姐姐为其主要照顾者。

2.2 护理问题

①营养不良:与疾病消耗、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②认同癌因性疲乏:与癌症及相关治疗等因素有关;③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④焦虑、抑郁:与担心预后、害怕死亡等因素有关;⑤呼吸障碍:与病情加重等因素有关;⑥疼痛:与癌痛等因素有关;⑦舒适度下降:与疾病困扰、治疗等因素有关。

2.3 护理目标

①使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②使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能夠得到改善;③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皮肤完整性;④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死亡;⑤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⑥使患者的疼痛能够得到有效减轻⑦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明显改善。

2.4 护理措施

2.4.1癌因性疲乏护理

癌因性疲乏是由于癌症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 如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2]。为了减轻患者的疲乏,护士对患者进行了运动干预,患者由于骨髓抑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指导患者每天在床边间断步行, 并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强度及次数,每天总运动时间不超过 30 min。研究显示:运动时新陈代谢增加, 使重要脏器的血液增加, 营养供应充足器官功能提高, 可达到缓解或消除疲乏的作用。

2.4.2营养护理

该患者肿瘤病灶广泛转移,前后做过数次不同部位的放疗,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会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共下降 15kg,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 NRS2002 评分为 4 分,请营养科医生会诊,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食物, 少食多餐,并兼顾患者饮食习惯及偏好,同时遵医嘱采用静脉营养输注保证摄入[3]。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应该了解其喜欢的食物和口味,在与营养师沟通后,尽量满足患者的喜好。在患者呕吐反应较轻时为患者准备喜爱的食物,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食欲,好的食欲让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持续良好。

2.4.3皮肤护理

该患者入院后 Branden 压疮风险评分为 14 分,属于压疮中度危险人群。责任护士在全面评估后制订和实施了预防措施,包括:(1)患者入院后, 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并讲解预防压疮的知识,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2)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尽可能地在床边活动。(3)指导患者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以满足营养需求, 提高免疫力。(4)定时对其身体进行擦洗,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通过以上措施, 该患者在院期间皮肤完整, 未出现压疮及其他皮肤损伤。

2.4.4疼痛护理

本例患者入院后,遵医嘱规律口服止痛药,泰勒宁 1 片,1 次/6 h,服药后腹部胀痛评分 4~5 分,胸背部针扎样疼痛 5~6 分,变换体位后会缓解至 3~ 4 分,每天夜间会出现 2~3 次爆发痛。 鉴于夜间爆发痛影响睡眠及日常活动,护士报告医生,经沟通,醫嘱将原止痛药更换为口服奥施康定 30 mg,1 次/12 h。患者不想更换药物,表示能忍则忍。 护士通过评估,了解到患者担心便秘, 担心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成瘾,担心以后病情加重止痛药可能会不起作用[4]。鉴于此,对其进行用药指导,患者消除了顾虑,遵医嘱按时服用止痛药。

2.4.5心理及社会支持护理

患者最初在放疗期间都会与护士交流病情,积极配合治疗。随着肿瘤转移,越来越沉默。因此,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多说,进一步引导患者面对和接受疾病。同时与其子女沟通,共同参与,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度过生命的终期[5]。癌症不仅对个人还对家庭造成较大影响, 作为患者的子女, 所承受的痛苦比患者还重。该患者在出院后第六天死亡,其后护士对家属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到患者仍对父亲的死亡无法释怀。通过护士劝导,第 2 次随访家属情绪较大缓解。

2.4.6呼吸护理

呼吸困难是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予以氧气吸入,症状未有缓解。后 CT 检查发现右侧胸腔大量积液,于当日夜间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首次引流出血性液体 1000ml 后夹闭引流管,患者诉其症状有明显缓解。作为责任护士,在此期间保持病房空气清新,适宜的温度湿度,鼓励患者加强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 以减少呼吸做功,同时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 告知患者注意休息节省体力。

2.4.7舒适护理

为病人创造舒适的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卫生间无异味,保持病房的安静,避免噪音过强导致患者不适。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和患者的衣物等,保证清洁卫生。在护理过程当中 ,需要注意态度温和 、动作轻 柔及操作熟练 ,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 ,提高其睡眠质量 。

3 结果

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营养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到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皮肤完整,未发生损伤;患者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家属情绪得到缓解;患者的呼吸障碍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住院期间未出现爆发痛,疼痛控制满意;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明显改善。

4 讨论

在本案例的护理中, 护士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恰当地应用到实践中,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了最后的生命阶段,让病人保持心灵上平静,从而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君. 个体化疼痛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J]. 大医生, 2018, 3(Z2):171-172.

[2] 叶美珍, 谢李孩. 终末期肺癌伴难治性癌痛患者1例的安宁疗护实践[J]. 护理与康复 2020年19卷7期, 96-98页, ISTIC, 2020.

[3] 张素兰, 张培, 巴佳代子,等. 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33卷2期, 176-178页, 2020.

[4] 蔡孟修(Meng-Hsiu Tsai), 柯献钦(Shian-Chin Ko). 末期肺癌患者之安宁疗护[J]. 内科学志, 2017, 28(6):325-333.

[5] 王淑华. 规范化癌痛管理在晚期肺癌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v.5(14):183+190.

猜你喜欢
安宁疗护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社区中对老年人终末期安宁疗护工作的研究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开展志愿者服务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影响
探索与困境: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分析
“安宁疗护”呵护人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