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对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患者的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1-01-06 23:42李冬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青少年

李冬梅

摘要:目的 分析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对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患者的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将70例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以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方式进行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对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控制其抑郁情绪,获得更好的预后。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发作;自伤;亲子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026(2021)14--0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严重的抑郁症还伴随自伤行为。而相关研究显示,抑郁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此导致的自伤行为也逐渐增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安全影响极大[1]。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为此,本次研究将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应用在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患者的干预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将70例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分组。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2-18岁,平均(16.0±1.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2-18岁,平均(15.6±2.0)岁。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患者均遵医嘱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初始用药剂量50mg/d,后控制在50-200mg/d。并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叮嘱患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及监督,避免不良环境的刺激,带领患者多参加户外运动。

观察组采取亲子团队及心理疏导干预。亲子团队:(1)建立亲自团队,由专业心理科医生及护士、护工入组。心理科医生进行亲子团体辅导,护士合护工负责亲自团体活动辅助工作。小组进行亲自团队活动规范指导,并进行专业的培训。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额亲子团队活动技巧后,在开展相关活动。(2)护士首先制作学习的视频,进行课堂前讨论,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告知患者及家属亲子团队活动的具体内容。建立微信群,方便发送消息。团体活动开始前,还需要观察患者及家属的反应。并在结束后,观察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做好反馈。(3)亲自团队活动每周开展3次,每次一个主题,时长为60min。一般开展10个主题。(4)活动流程。开始前,有小组成员公布活动主题及目的,告知过程。进行热身,讲授亲自团队活动的内容。由患者及家属畅谈自身感受,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准备好下一次主题活动。结束后发放活动调查表,观察干预的效果。(5)亲子团队活动的主题,主要是亲子认知、亲子沟通及亲子教养及人际关系。包括开展猜猜我是谁活动,帮助患者及家属以游戏的方式了解亲子关系的内涵,增加亲子间了解程度。通过我的心声活动的开展,引导患者正确表达自身想法,做好情绪宣泄。要求家属认真倾听,了解患者内心痛苦及需求。开展爱与管教的平衡这一活动,保证患者家属能够了解科学的教养方式,确保爱与正确的教养之间能够保持平衡。开展化解冲突及开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指导,引导患者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及周围人群的关系,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各种问题。心理疏导:充分了解青少年抑郁的特点,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发病原因的个体化分析,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通过一对一聊天及评估的方式,观察患者的内心想法,并了解其自伤时的直接原因。通过与患者讨论抑郁症的话题及对社会生活、理想、目标等的自我理解,使患者打开心扉,积极畅聊,打开其心结。通过治疗成功的案例作为引导,帮助患者了解生活的美好,告知其通过积极的配合,加上自身的意志力,能够成功战胜抑郁症。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疾病改善情况,以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明显[2]。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对其心理情绪及认知影响极大,而家庭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与家人的接触也对其心理情绪有直接的影响[3]。对于青少年抑郁症发作伴自伤患者来说,其发病或多或少与家庭成员关系异常有关。因此,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中,改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在常规开展青少年抑郁症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患者中开展亲子团体及心理疏导干预。亲子团体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由患者及家属入组,通过各种主题鲜明的亲子活动,达到增进互相了解,从而改善亲子关系的目的。通过缓解紧张、矛盾的亲子关系,改善亲子关系,从而减少患者紧张、焦虑及抑郁情绪,达到显著改善病情的面对[4]。通过心理疏导能够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明确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通过控制自身情绪,降低自伤风险,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逐渐促使病情改善。

综上,在青少年抑郁症抑郁发作伴自伤的临床干预中,通过采取常规的用药治疗及相关指导。并结合亲子团体及心理疏导干预,从改善亲子关系及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方面,促使患者病情改善,达到缓解其抑郁情绪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怡,杨亚婷,张叶蕾,等.童年创伤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6):7-8.

[2]林信竹,况利.辩证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对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青少年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3):5-6.

[3]吕焯莹,凌秾喜,苏美琼.心理辅导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对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1):3-4.

[4]田晓满,胡芳珍,胡洪进.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1673-1677.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