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的优势与栽培要点*

2021-01-07 20:50韩志忠殷学云
上海蔬菜 2021年5期
关键词:拱棚韭菜单株

韩志忠 殷学云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酒泉 73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蔬菜的品质和营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韭菜鲜香味美,倍受人们喜爱,但传统的韭菜栽培管理粗放,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效益不稳定。为此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农技人员从精细化管理着手,探索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的优势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撒播或开沟条播、育苗沟栽或穴栽相比,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大大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韭菜移栽当年主要养根壮秧、不收获,为丰产打基础,第2 年开始采收,可采收4~5 年,年平均收益12 000 元∕667 m2以上。目前,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在酒泉肃州地区的推广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面积近6.67 hm2。

1.1 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

韭菜传统的栽培模式,种植密度不均匀,有些植株挤在一起相互竞争营养,有些植株根系距水肥太远,导致土壤中养分利用率低。韭菜单株规范化移栽,土壤中的水肥等养分可均衡供给根系,减少了单株间营养竞争的能量消耗,养分利用率高。

1.2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拱棚韭菜单株移栽不仅优化了韭菜根部区域的环境条件,植株地上部的空间也得到了全面优化,使植株受光更均匀、光合作用更充分,同时降低了空气湿度,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

1.3 促进韭菜跳根和分蘖

跳根是韭菜生长的固有特性。传统种植模式,韭菜植株相互拥挤,有些植株常因根部空间不足无法完成跳根而早衰死亡。拱棚韭菜单株移栽可保证植株根部空间充足,为韭菜的有效分蘖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在收割2020年最后一茬韭菜时发现,单株移栽的韭菜每穴有3~4株或4~5株,传统种植模式的韭菜每穴1~3株或3~4株,分蘖数至少提高30%以上。说明单株移栽不会因单位面积栽培株数的减少而降低产量。

1.4 改善韭菜品质

运用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还可改善韭菜品质。同一个韭菜品种,采用传统种植模式,植株大小不一;应用单株移栽技术后,植株生长健壮、大小均匀,茎部白亮,叶面翠绿、色泽均匀,外观商品性显著得到提高,且货架期更长。

2 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

2.1 品种选用

选用根系发达、经济寿命长、主秆青、生长速度快、不倒伏、产量高、适宜在本地拱棚栽培的韭菜品种。以生产商品韭菜为目的的,可选用沁馨牌系列品种;以生产韭薹为主的,可选用马莲韭系列品种。

2.2 育苗

在温室大棚内建苗床育苗。结合撒施有机肥,施复合肥12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白珍珠生物菌肥20 kg∕667 m2作基肥,筑苗床宽1.2 m,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苗床间留过道宽30 cm。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盖薄膜,白天温度保持15~20 ℃、夜间不低于12 ℃,6~7 d后幼苗即可出土。幼苗出土后及时揭除薄膜,按前期促苗、后期蹲苗的原则进行苗期管理。苗高15 cm左右时适当控水,以防秧苗过细发生倒伏烂秧。为促进幼苗生长,结合灌水追施腐熟粪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2~3 次、冲施敌百虫1.5~1.0 kg∕667 m2防治韭蛆。壮苗标准为苗龄不少于60 d、株高18~20 cm、茎粗0.4~0.6 cm、植株色泽鲜绿、根系发达且完整、无病虫害。

2.3 选地整地

韭菜移栽1 次可采收4~5 年,因此选地时应明确种植地在4~5 年内无土地改造提升等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其他征用等)。采用大棚栽培,要求大棚设施完备、方便通风排湿和农事耕作;地块要求土质疏松肥沃、地力均匀、营养全面、无盐碱等生理危害,前茬最好未种过葱蒜类蔬菜。韭菜为根系分布略深的宿根性植物,基肥的质量与用量直接影响韭菜的种植效益。2 月中旬,覆盖棚膜;2 月底3 月初,结合整地施腐熟牛马粪6~8 m3∕667 m2、复合肥25 kg∕667 m2、硫酸钾肥15 kg∕667 m2、白珍珠生物菌肥20 kg∕667 m2作基肥,翻耕均匀后筑畦;4 月底,畦面覆盖宽90 cm 的黑色地膜,膜间距35 cm,覆膜同时进行土壤消毒,方法同苗床消毒。

2.4 适时移栽

拱棚韭菜的移栽时间应根据播种时间和秧苗大小而定,一般北方地区于5 月中旬移栽,株行距10 cm×10 cm。定植时,起苗、蘸根、栽苗、培土、浇水连贯完成。起苗时,对秧苗进行分级,淘汰细弱苗。蘸根切勿在高温强光下进行。蘸根液种类较多,一般采用木霉菌1 kg∕667 m2。破膜移栽,定植穴的大小以能顺好根系为宜,培土、封口需紧实。边栽边浇水,整棚韭菜定植结束后立即浇足浇透稳苗水。

2.5 田间管理

韭菜移栽当年要加强管理,着重养根壮秧,为获得高产优质打下基础。新叶长出后浇缓苗水,5~7 d 灌水1 次,视苗情追施速效氮肥2~4 次。缓苗后及时揭除地膜,以覆盖河沙替代地膜保墒,河沙厚度不宜超过2 cm,确保较强的通气性。加大风口,加强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温湿度,保持相对湿度60%~70%、温度12~24 ℃。进入11月应继续加大通风量,待韭菜地上部基本冻干、营养全回流到根茎后关闭通风口。

2.6 采收

韭菜移栽的第2年开始采收。收割时注意留茬高度,留茬过高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留茬过低则会损伤根茎。割口处如为绿色说明下刀过浅,割口处为白色则下刀过深,一般割口处以黄色较适宜。第1次收割时留茬5~6 cm,以后每割1次留茬比前茬高出1.5~2.0 cm。每茬韭菜生长约30 d,提早采收会影响营养物质积累,植株易发生早衰,晚收则易发生倒伏。

猜你喜欢
拱棚韭菜单株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多层覆盖大跨度塑料拱棚采光保温性能研究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莴苣和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