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2021-01-08 04:0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水资源

【编者按】2019 年9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为加强黄河生态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 年11 月7 日,主题为“构建共谋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在济南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解振华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是做好“水资源保护”这篇大文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绿色低碳转型。我刊特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祝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召开。借助这个平台,我愿意同各位分享以下看法:

第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毛泽东同志在1952 年提出“我们治理黄河,使黄河为人民造福”,还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党和国家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治国兴邦的大事来抓。经过多年的治理,黄河安澜,河水变清,荒漠显绿,生态趋好,黄河流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就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黄河流域9 省区的1.6 亿人民创造了加快转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

第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是做好“水资源保护”这篇大文章

当前,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民生发展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还面临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带来的洪涝、干旱等风险。应对黄河流域面临的诸多挑战,其中水资源是最大刚性约束,这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就是水资源短缺。生态保护的关键就是解决水的问题。一是要坚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系统性。把黄河由源头到入海口的整个流域看作一个大系统,统筹谋划上中下游、干流支流、左右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搞好顶层设计、规划,落实到功能区和建设项目,维护全流域的生态平衡。二是要科学用水。优化全流域水资源分配,留足生态用水,科学分配生活、生产用水。三是要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四是要大力节水。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有序退出并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用市场手段倒逼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五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增加林草植被,科学调控水沙关系,加强水土保持,强化环境污染治理。总之,应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第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绿色低碳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9 月22 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为履行《巴黎协定》确定的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争取1.5℃目标要求作出的重大宣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 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碳排放达到峰值到碳中和即净零排放,欧洲要60 年左右时间,美国要45 年,而中国则需要30 多年。我们实现这一目标,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对我们来讲也是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加速转型的极好机遇,可以倒逼绿色低碳转型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培育新的产业,扩大投资,创造巨大的市场,增加就业,完全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怎么办? 我们将采取节能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氢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推动绿色建筑、绿色智能交通和电力、氢燃料汽车发展,建设低碳智慧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建立配套经济政策,运行完善碳价机制和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等多方面政策行动。这些措施和行动,世界各国根据国情大同小异,已经形成共识和大趋势,必将推动全球开展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绿色低碳化的竞争。中国应当走在前面。

“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十年是全国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全球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的重要时期。应当把2030 年、2035 年、21 世纪中叶的国家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根据黄河流域实际,坚定走疫情后绿色低碳高质量复苏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多领域协同增效和全流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首先是在能源转型上下功夫。一是控煤,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规模,加快淘汰落后机组。二是发挥黄河流域日照充足、风力充沛、土地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发展绿电制氢,加强清洁能源外送。三是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基建、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建设绿色发展、低碳智慧、气候韧性的沿黄城市群、产业体系和交通网络,倡导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全流域老百姓得到实惠,讲好黄河故事。

山东省是黄河沿岸的经济、产业、人口大省,也是用水、用能、环保大省。一直以来,山东省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在黄河流域走在前列。我们相信,山东省将继续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争取做得更好,让黄河沿岸人民群众从中受益,为全国、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对话交流,学习借鉴中外各方大江大河治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成功经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