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文化价值挖掘与图像转向应用研究

2021-01-08 05:45宗同惠河北美术学院
天工 2021年8期
关键词:图形图像古城图像

王 杰 宗同惠河北美术学院

正定古称常山、真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于199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古城现有国家保护文物9处、省级保护文物6处、县级保护文物10余处,这些保护文物蕴含着丰富的设计艺术元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定县政府为振兴经济、打造城市公共文化名城,对残破的城墙、楼宇遗址进行修葺整理,使古城旧貌变新颜。如今正定古城开发持续推进,文化公共产业持续发展,正定古城文化意味浓厚、环境整洁。

正定古城的广告牌匾、路牌、马路导引等城市导视系统,在设计、字体、图形图像等方面都给人以现代风格的感受。如果在正定古城整个公共环境视觉系统中导入图像转向理论,将古城公共环境中的图形图像与古城文化、内涵相结合,会使古城文化特色进一步显现,从而给予市民、游人更美好的文化体验。

国内对古城文化价值挖掘和图像转向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国内学者多以图形图像的互动性为中心,将古城图像文化元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图像转向的研究方法,明确当今人们对图形图像的审美标准和需求,提炼传统图像中的古城空间特征。图形图像在新媒介语境下的呈现形式、心理特征、情感体验和审美转向等体现出现代视觉艺术的特点。[1]

一、古城文脉的体现

蕴含在历史遗迹中的图像文化,是一座古城的精神存在,是古城的灵魂和文脉。它们和建筑样式、服饰等一起构成文化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就是当下环境设计、古城内涵、民居设计等最注重的,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是少投入、大成效的关键点。对正定古城文化古迹中蕴含的图形图像进行调查,通过对其历史、人文、宗教、民俗等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对图像进行视觉分析,提炼相关设计要素,使正定古城的图像识别系统得到完美体现。

(一)正定古城传统文化中的图形图像与图像转向之间的关系

图像转向,即在影像和控制技术时代所兴起的以图像为研究对象,探索视觉经验独有的解释模式的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图像转向不是对模仿和再现理论的简单延续,而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转向要对图像有所了解,需要对文本进行扩展性的阅读,对文本融入图像实践中的原因和途径进行思考。

(二)正定古城的文化发掘与文化历史名城品牌的构建

在构建正定古城图像视觉系统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古城散落的传统图形、图像是重点,包括壁画、建筑彩绘、造像浮雕中蕴含的图像或符号。难点是提炼图像符号,并在图像转向理论下进行再设计,研究出构建古城图像视觉系统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方法。结合正定县政府的发展目标和正定古城的定位,进一步阐释正定古城图像视觉系统构建的意义和必要性,对古城图像视觉系统进行完整有序的研究,以期对同类课题的研究和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古城可识别个性的彰显

我国目前较多古城、古镇的图像系统趋同,出现风格、特色危机。古城图像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导致古城特色、个性与多样的文化符号逐渐减弱或消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正定古城也需要不断挖掘自身的特色,力求在继承古城丰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城市公共图像。

对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正定古城图像识别系统进行有针对性、有深度的探析,展开对正定古城公共图像独特性的挖掘,促使古城合理利用自身特色构建图像识别系统,最终塑造出独具个性的古城图像视觉系统。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留存至今的图像图形更是如此。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图形,传统图像流传至今,总是有些意味的,或祈求、或祝愿。遗存图像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深厚文化的外显化符号

如正定古城开元寺塔门楣上的阴刻图案,是二龙戏珠图案,但是我们细致观察,能发现其具有辽代典型的瘦、凶猛的特点,与元朝的龙形图案不同,动感而飞腾;与明清两代龙形的强烈肥硕装饰感受也不同。这就是年代感的形成,在定位古城文化形式、设计导视系统时是很关键的。

2.地域风格的辨识

不同地域的人类群体由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不同,产生了风格迥异、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在我国范围内,江南、闽粤、西北等地由于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迥异风格。而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设计风格深受区域文化的影响。

壁画、斗拱等地域文化对当前城市建筑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2]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均受到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性对艺术设计影响深远。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作,艺术设计构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随着人类地域性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3.与人情感的共鸣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感性的,一个好的设计创意,首先要在外观造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传达好用好看的信息,以便人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共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终端,部分原本触手可及的真实感被虚拟图像取代,这背后伴随着人类情感关怀的缺失,市民对城市公共环境的精神需求因此日益增强。作为消费者精神寄托媒介的城市公共图像设计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情感价值和体验,从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出发,为城市环境与市民之间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引发市民与城市的情感共鸣,这对城市公共环境图像设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正定古城当地有独具风格的年画,与更为知名的武强年画同为一类,这类年画带有河北地区明显的地域风格。题材多为吉祥画,如六子争头、吉祥如意等,也有部分民间神祇系列年画,如门神、天地马等,总之能一眼辨识,引起强烈的文化共鸣和古城文化认同。

三、图像转向应用研究

(一)古城传统图像符号化

古城传统图像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其发生和发展与民间文化、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大众化审美趣味。图像大多附载在古建筑、年画、日常生活器物上,以程式化、符号化等手法,将生活中的各种表象、文字、图像、印记、迹象等进行组构而成。传统图案是古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成了一种符号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生活中。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图案都能作为象征传统的符号。符号是一个容易被记忆的图形,一个易识别、内涵丰富的图形。[3]传统图像在设计实践中重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引出传统符号于当下的意义,从社会构建、文化发扬、信息传播以及使用方法四个方面构建其社会意义。再进而从视觉导向系统的角度构建传统符号的设计方法,不仅具有视觉构成的实践作用,还具有重构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重要意义。

(二)古城图像概念化

概念化是一种反复呈现而使人产生文化概念性的方法。首先选取的古城图像须有一定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古城,又具有一定的认知性,当地市民对其比较熟悉,熟知其内涵。正定古城存在不少这样的概念性图像,比如存在于正定隆兴寺的羽人形象。

正定隆兴寺因梁思成发现北宋皇祐四年(1052)建造的摩尼殿而写入中国建筑史,寺内供奉着宋代铸造的大铜佛,大铜佛须弥座上的石刻飞天、羽人造型特色鲜明。此羽人形象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代表性很强,其发源于犍陀罗佛教艺术和笈多王朝艺术,东汉时期由佛教东传而来。在东汉与南北朝时期,迦陵频伽与飞天还是分离的,这在距离佛教艺术东传时间较近的北魏云冈石窟中还能看到明显的分离实例。在犍陀罗艺术形象中的飞天、迦陵频伽传入后,于唐代形成人首、鸟身、背生双翅的形象并定型,于北宋、西夏时期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北方寺院建筑中。

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图形图像,可经现代设计手法加工后,用于古城标示、导视系统、文旅包装等,使人观之而产生古城文化联想。

(三)古城传统图像卡通化

人们希望借由影像处理方式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对古城传统图像进行现代化的再加工,用形成的特效来增加更多的生活乐趣。[4]在各种处理方式中,卡通化图像因线条简略、色彩明快、内涵丰富而深植于人们的生活中,成人和儿童都很喜欢这类图像。

根据传统图像和参考图像分别对应的特征标识,以及传统图像和参考图像中每个像素对应的语义标签,建立至少一种传统图像块和参考图像块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和参考图像,对传统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具有卡通化效果的目标图像。对传统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传统图像和参考图像分别对应的特征标识,在图式上显现着明显的卡通化、图式化、游戏化,拼贴和并置的图像化的特征,将时尚元素交融于绘画创作中,适应中西方当下自由创作的形态。

四、现代设计耦合

正定古城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公共资源,其公共图像是古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正定古城公共图像设计的研究,提出古城图像识别系统设计理念,能为正定古城和其他古城的图像识别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分析古城图像与图像转向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古城文化、图像、视觉心理特征、情感体验和审美转向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图形图像在现代视觉艺术中的特点。

文化是一种传承,直接挪用是不可以的,需要留下文化脉络,符合当今审美。[5]当今的审美是色彩斑斓的、符号化的,易识别是一段时间以来的评价标准,传承其文脉。首先,以正定古城传统图像和图像转向理论下的创新设计为出发点,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对正定古城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图像遗存进行研究。其次,对“传统图像”及“城市图像视觉系统”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整理,使古城图像系统体现更多的特色与个性,不仅满足市民、游人的个性化文化需求,还能够推动正定古城品牌的构建。

(一)结合研究与方法

对正定古城内历史遗存的传统图像进行调查研究,初步选择古城八大寺、城墙等文化遗存中部分表征性鲜明的图形、图像元素展开调研和分析,对正定古城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进行综合考量,展现古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对公共环境图像系统展开调研和分析,凸显图像视觉系统设计在正定古城公共环境中的特色,最终完成正定古城图像视觉系统的再设计。

根据自己对课题的了解,首先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渠道,对传统图案图像、公共环境视觉系统、品牌传播学等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和研究。结合研究方向,对国内古城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国内古城环境优秀案例,在众多研究对象中找出图像视觉系统设计的普遍规律。

(二)成果展示与应用

针对正定古城图像视觉系统实际进行调查分析,为正定古城品牌塑造提供探索性方案,凸显图像视觉系统在正定古城公共环境中的特色,展现古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在设计正定古城公共图像时,用现代设计手法凸显古城的文化气质,进行符合设计潮流的视觉表现。选择正定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剪影、宗教文化、造像壁画、图形文化等,结合正定古城的宣传口号,让游人能直接感受到正定古城的文化魅力。

对正定古城公共环境图像与视觉识别进行再设计。通过对正定古城图像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和设计,最终确定正定古城图像系统,完成正定古城图像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最后,形成新媒体语境下古城公共环境研究论文,加深受众对古城公共环境图像的认识,实现城市公共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目前的新媒体环境,开展对正定古城图像系统的多元化传播设计。

课题成果可以为古城文化旅游发展领域的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为同行提供设计研究的指导。多形态城市公共图像可以将正定古城公共环境设计理念注入图案中,使其辨识度更高,也使得城市公共图像更加与众不同,更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猜你喜欢
图形图像古城图像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通海古城缀记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凝眸古城淮安
有趣的图像诗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浅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偏技术
网页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