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内涵反思、价值意蕴与路径分析

2021-01-08 15:41顾元旦汪玉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政治

顾元旦,汪玉峰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政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对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培育具有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内涵反思

从时间维度上追溯,亲和力最早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近代以来,各学科各领域交叉研究,亲和力被转引于社会科学领域。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亲和力”被赋予了一种“吸”和“引”的诱性特征,与吸引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高于吸引力的情感性和温和度。在中国传统话语表述中,“亲和”一词所附着的感性特性盛于理性特性,情感性大于物理性。而在当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界定来看,主要是借鉴了自然科学对亲和力的定义,大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吸引、感染、说服、感召等这样一种诱力,是一种让受教育者产生亲近和悦纳的趋向力,如学者张亮所指出的,“亲和力绝对不是迎合力,而是朝着预期教育目标的引导力”。[2]目前学术界对亲和力的阐述对更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起了奠基作用,但亲和力与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否能相解相释,是否具有一致的规定性和诠释性,还需学术界再做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概念的诠释和解读任何时候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和场域,对亲和力的探究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联系中做出阐释。

思想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和玄化,而是扎根人类智慧文明的深厚积淀,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学理反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和智慧性的综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理论性是“理”和“论”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是马克思主义对实体进行的科学化和归纳化的描述,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的逻辑性,同时也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的阐释性;亲和力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双方彼此愿意在距离上靠近和在情感上认同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基于施体与受体的相互性活动形式而产生的感染和亲近的力量;针对性是策略与问题的契合,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是社会要求的意识形态灌输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求和期待的对应。因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时代化,针对时代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期待,在把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人与人”和“人与物”相互性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内容、方法、载体、组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因素多维协同,让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精神上有亲切的欲望、心理上有喜悦的感觉和身体上有接近行为的特性。思政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具体化。因此,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就是思政课教学所具备的能使学生群体在精神上亲近、心理上悦纳和行为上接近的情感特性。

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其中强调最多的是学校思政课的建设。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亲和力的提升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理论的抽象化、教学的刻板化、师生互动的僵硬化状态的负面印象,满足学生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需要,促使学生逐渐受益于思政课,亲近思政课,并喜爱思政课。

(一)亲和力能够促进学生对思政课教师产生共情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共情是指能感受到彼此情感、知觉和想法的心理现象。在教学中共情感是基于学生通过对教师的了解,对教师的情绪情感能感同身受,改变师生对立心理状态的良性互动心理。亲和力作为一种情感特性,并非独立存在,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是附着在一定的人或者物上的。而在思政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政课教师,既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也是实施思政课教学的主体,这就决定了亲和力必须先由教师来体现和引发。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由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构成,于内在来说,是思政课教师的道德素养、扎实学识和人格魅力的凝结,通过教师端正立场、深研理论和自省修身的自我提升,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和敬意等感性情谊,进而对教师主动了解和自觉认可,为亲和力的萌发准备内在条件;于外在来说,教师的亲和性话语给予学生亲切感,亲和性行为给予学生轻松感,亲和性个性给予学生舒适感,良好教学体验让学生消除与思政课教师的对立心态,思政课教师也就逐渐融入了学生群体,可以在共同交流对话中交换彼此的想法,这为亲和力的产生准备了外在条件。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于学生时,学生才有可能换位思考,进入教师的角色和情境,体会教师的感受、情绪和情感,共情感才会产生。

(二)亲和力能够推动学生对思政课课堂产生亲近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4]亲和力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特性,能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一定的目的。课堂参与涉及个体的思维加工、知识运用和言语表达等多个方面,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与心智活动,是亲近教学的显性表现。思政课教学参与包含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显性行为对教学内容的操作和应用,是活跃的课堂氛围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思政课教师直观地了解受教育者学习状况的重要形式,具体表现为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思维参与是受教育者主体自觉自愿分析和思考内容逻辑,探索现实动因和历史背景,对教育内容进行编码和整理的过程,是隐性参与课堂的一个重要分支。情感参与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情感上的融入,设身处地地进入当时的处境,如网传“史上最走心的朗读者”视频中,小学生深情朗读课文《刘胡兰》,当读到“刘胡兰牺牲了”时,他数次哽咽并低声抽泣,这一幕就是情感参与的典型案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激情澎湃,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思想认识才能端正,政治信仰才能坚定。这三方面参与的作用都发挥好,让学生在课堂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平等对话的权利和群体认同的条件,在课堂中有学生的一席之地,学生在心理上对思政课教学自然就有了亲近感。学生能在课堂参与过程中浸入课堂,体会到教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求知欲也就产生和增强了。

(三)亲和力能够促使学生对思政课内容产生悦纳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能力等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学校铸魂育人的现实要求,也是评价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标。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亲和力,对学生有吸引、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学生的接纳动机才会增强,学生才能在心理上自愿接纳,在思想上自觉重视,其核心素养和道德素质才能主动提升,学校才能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而具有亲和力的教学内容最明显的特性就是能应对现实,回应实际,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现实困惑和满足求知需要,学生群体才能有亲近和接纳的欲望和动力。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输出和渗透歪曲的价值意识,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言论唱衰中国,思政课教师必须端正立场,回应和批驳这些卑劣行径和不良言论,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底气,提升政治认同感。反之,思政课内容亲和力缺乏,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自说自话,教材话语转化不成教学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不成日常话语,教学内容泛泛而谈,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纪律涣散,抬头率低,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向往程度也随之降低,教学成效也必定不尽如人意。因此,只有洋溢着亲和力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和接纳,才会转化为实践运用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进而端正思想认识和坚定理想信念。

三、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提升路径

新时代思政课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目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同一时空下相互作用才能实现,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教育,这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服务学生,通过亲和力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达到政治认同的目的。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首先要从学生来着力,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同时也要借助于教学的艺术性,依托教学内容的故事性,凝合“人与人”“人与物”的对话过程,彼此形成同向合力,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一)立足学生的独特性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个体的独特性是自我与他者的区别,也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不同思想的内部根源。每个个体作为人类的一员,是人类共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统一体,共性为所有人至少大多数人所具有,个性在个人的行为现象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方面。然而人本能的自我使其习惯于“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意识和观念分析和解读他者的语言和行为,而忽略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从而在认识上产生偏差和偏见,引发诸多矛盾和冲突。而思政课教师也同在这一行列,通常以成年人的思维和认识看待学生的立场、观点和逻辑,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处于相离状态,缺少公共部分,因此,思政课教学亲和力也就难以发挥。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反对千篇一律的,应力避千书一面的‘大一统’、千人一面的‘一般齐’。”[5]马克思也提出,人不是“出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6]学生个体之所以成为个体是因为个体独特性的差异,基因和环境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发展性决定了个体的独特性。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多样文化资源获取和传递提供了介体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在个性和价值方面的追求日益多样多元,使青少年学生个体特性既具有网络虚拟的表象,又具有现实驱使的本质,在现实与虚拟的模糊和杂糅中自我辩证,个体的独特性更为明显,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对独特个性进一步分析、加工和整理,这也不乏成为思政课可以转化和应用的素材和资源,形成针对不同对象,有区别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良好局面。

基于以上观点,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必须牢牢把握其作为教育主体基本特征,……进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7]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以个性的视角去解读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先入为主的评判,应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观察、了解和剖析,才能把握住学生成长的规律,用学生自己的特性“说话”,以学生特性和行为为素材,分析和解剖教学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体现学生视角,增加共同话题,提升共鸣感,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其次,学生的独特个性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元素和新活力,使学生参与教学更有激情,在课堂中有话语表达的强烈欲望,热心于课堂互动和交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可以促进学生从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课堂教学从教师侃侃而谈的输灌式教学,转变为学生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和有话会说的民主性交流和平等性对话,使学生回归课堂,实现学生的课堂主场。最后,在师生相互间知识信息传播的交叉和磨合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深层次思想动态,对学生个体隐形特质和个性加以明确和凝练,“澄清学生价值认知上的误区和价值判断上的偏差”,[8]以正向话语标榜学生,引导学生,鞭策学生,形成心理暗示和期待效应,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形成学习动力,让学生以更强烈的自信心参与交流和互动。

(二)立足于教学的艺术性

毛泽东曾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9]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工程,同样也需要坚持这两个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体现在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价值立场和政治倾向是其关键问题;艺术性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美好程度,主要指在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方面达到的完美性,“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仅是教师获得教育智慧的重要工具,也是支撑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素养”。[10]而在当前的思政课教学中政治性相对比较强烈,但艺术性不够明显,传统认识中政治的严肃性遮蔽了其本身具有的艺术性,但政治的严肃性与艺术性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政治统一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表现。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内容,旨在立德树人,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加工。思政课教师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通过理、情、美、善拔节孕穗,以言、行、意、志指正引善,所有的教育过程都需要以一个“美”的形式作承载,适应学生的需要和期待,因此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发挥成为必要。

思政课教学作为传输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既需要具有科学性,又需要具有艺术性,这是思政课教学内在本质使然。叶圣陶先生曾倡导“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基本原则,“有法”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遵循受教育者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按照教学内容内在理路和外在逻辑展开教学;“得法”既体现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体现教师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到极致,形成一定的风格和格调。教学的艺术性就是要集智慧和情感于一体,以娴熟教学技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要通过艺术性推动思政课教学达到新层次新境界,就需要从“八有”上下功夫。其一,要把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5]这表明政治性既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在课堂上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还要深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和精神,贯穿思政课教学的始终,巩固和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另一方面,在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把握参与社会的准则,领悟融入社会的能力,促使每一个个体成为有骨气、有底气、有志气的时代青年,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擎旗人。其二,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课堂要把理论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有理论的高度,又能聚焦现实,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避免思政课教学的异化和理论与实践的纯粹化,而是发挥两者的支撑作用,在现实中寻找和挖掘理论的对照物,辐射现实热点,透析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场域变革及其挑战和冲击,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验感和触碰感。其三,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学生群体的思维特质和思想律动,加强对学生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双边分析和研究,找准情感的触发点和思想的共鸣点,理论讲授讲在学生的心坎上,不仅做到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发挥教师情感的感染力,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以得人心和暖人心的教学增强情感联系,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四,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以“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为要求,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力量,给予学生一个“美”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美感享受,把深刻的教学内容通过教育载体和形式讲清讲透,让青少年学生将真理记在“脑中”,刻在“心里”,再辅之以通俗化的话语来感染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精彩,发挥言语魅力,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话语表述一样,既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让学生既能相信又能理解,对学生起到唤醒、激励和鼓舞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亲和力。

(三)立足于教学内容的故事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就是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1]思政课课堂是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的主渠道,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学生思维观念走向社会化和科学化的主阵地。在青少年思维和观念形成阶段,思政课需要在讲“好故事”,讲好“故事”中拔节孕穗。“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纯思维’和‘纯思想’论辩,而是要直面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回应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12]只有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和时代化的真实故事,理论落地现实,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在面对不同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期待时,就能够有效发挥其‘亲和’属性”,[1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悦纳感也就随之增强,因此,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实现必须针对现实问题,解决好“讲什么故事”和“如何讲故事”两大问题。

“讲什么故事”的问题是对思政课教学素材和资源的选择和甄别,也是思政课体现政治性的显著特征。首先,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青少年明白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其次,要讲好中国共产党史,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已有百年,从南湖红船头到南昌中山路,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讲清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步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从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最后,讲好改革开放史和新时代的故事,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一关键抉择堪称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伟大开端,是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动力,新时代又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起点,只有让青少年明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大势,才能在新的起点续写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壮丽篇章。

“如何讲故事”既是检验教师的标尺,也是筑牢时代新人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方式。首先,传输与讲解结合,难易轻重共济。思政课教学“效果应体现为对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改造和雕琢,技术化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象”。[14]因此,所讲的故事、观点、理论、结论要结合历史事实,用事实回答学生“为什么”的追问,再借以创新思维和辩证逻辑,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故事内涵关键、找准故事内涵重点、阐明故事内在规律,弥合学生认识上的缝隙,满足学生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在以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中,给予学生深刻体验。其次,讲故事的过程要两面兼得,相辅相成。既要从中华民族如何被入侵,如何被分割,如何被欺辱的层面,讲清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和艰辛,也要从中华民族如何一步步从觉醒到反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层面,讲清楚中华民族发展中取得的功绩。既要讲清楚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改善和对世界的贡献,也要讲清楚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遏制和挤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诋毁,让学生在祖国取得的进步和面临的困境中树立起自己的理想信念。最后,连接知识链条,构建系统的“故事”体系。在理论讲解中溯其源、厘其本,以通俗生动的话语讲清故事的缘起,分析故事的渊源,阐明知识原理,联结知识区块,夯实知识机理,让学生知其来、明其归,从而理清故事的形成和发展,让思政课教学回归现实,让学生在切实获益中亲近和认同思政课教学。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