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卫星产业全景

2021-01-08 16:43
河北遥感 2021年1期
关键词:位置服务卫星通信测绘

01 上游卫星网络布局带动下游应用产业发展

在卫星应用上游领域,我国的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由少数企业所垄断。

卫星制造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

卫星发射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电子、航天动力。

卫星地面设备公司较多,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南方测绘等。

在卫星应用的中下游领域,国家相关部分大力支持加速以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建立完整的卫星运营服务、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信息综合服务产业链,促使卫星应用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

02 北斗应用产业落地加速

随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导航产品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除测量测绘、数据采集等传统应用领域,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物联网、安全监测、自动驾驶、一带一路等领域得到应用和拓展。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一步融合深化。

2011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

具体来看,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由与其直接相关的核心产业以及关联衍生产业组成。

2019年,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虽然受到多重客观因素影响,核心产值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达到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其中,5G的商用带来了新的增长刺激点。

03 卫星通信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卫星通信行业在国防科技、社会管理、大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发达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善民生生活、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行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723亿元。

基于卫星通信市场的广阔前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也启动了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地基节点网组成,并与地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建成“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成后,将使中国具备全球时空连续通信、高可靠安全通信、区域大容量通信、高机动全程信息传输等能力。

04 卫星遥感开启商业化征程

我国的卫星遥感应用从上世纪70年代突破空间技术开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向传统产业渗透,孕育出一系列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遥感应用不但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卫星遥感已经在农业、林业、国土、水利、城乡建设、环境、测绘、交通、气象、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三河三湖治理、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交通规划与建设、海岸带监测及海岛测绘、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维护及区域经济调查管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资源三号卫星为例,资源三号卫星发射之前,国内获取真彩色正射影像主要靠向国外购买,每年成本可达3亿元。资源三号卫星运行期间,累计获取7900万平方公里影像,为国家省下了21.6亿元的影像购买经费,间接效益约上百亿元。

根据2021年中国航天的发射计划,遥感卫星依旧占据较大的比重,可以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卫星遥感将进一步打破政策壁垒,推动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位置服务卫星通信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2021年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综述
铱卫星通信业务发展分析及思考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频偏估计算法研究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首届卫星应用国际博览会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智能车辆专利技术综述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