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技术与疫病防治

2021-01-08 21:25柳周斌甘肃省庄浪县良邑镇畜牧兽医站744699
兽医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鸡群疫病消毒

柳周斌/甘肃省庄浪县良邑镇畜牧兽医站 744699

生态放养鸡是一种绿色的养殖模式,不仅经济效益明显,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够为人们提供营养价值高的鸡肉制品。生态放养鸡对饲养管理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养殖管理者掌握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同时重视疫病的防控工作。

1 生态放养鸡的疫病防治工作

1.1 流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对鸡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卫生环境差和管理不佳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此外,沙门氏杆菌病对雏鸡的危害比较大,影响雏鸡的成活率。有些养殖场不重视鸡只的免疫,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其次,病毒性疾病,造成病毒性疾病出现的原因包括饲养管理不善,或者营养供给不足,导致鸡只的免疫力下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生态放养鸡养殖的过程中,鸡群自由的觅食,林下的环境比较潮湿,很容易受到寄生虫病的影响,威胁鸡只的身体健康。为此,应该保证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做好日常的防蚊工作,如果发现疑似病鸡,必须及时隔离。此外,采取疫苗注射的方式也能够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最后,寄生虫病,如果鸡只感染寄生虫,影响鸡只的健康生长,为此,养殖的过程中必须及时的清理粪便,防止虫卵的传播和寄生,如果寄生虫病传染的话,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1.2 具体的疫病防治措施生态放养鸡的疫病的防治工作难度比较大,必须做好日常的疫病的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证鸡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2.1 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采取科学的鸡群免疫工作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为此,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采取生态放养鸡的免疫,结合生长需求采取科学的免疫注射措施,提高免疫的效果。其次,在具体免疫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在选择疫苗之前,应该调查当地流行病学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做疫苗试验,保证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再次,在疫苗注射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剂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在注射过程中要做好观察工作,如果出现特殊情况要及时的应对。最后,重视对疫苗的储藏和管理,避免出现疫苗质量问题,提高免疫的效果。

1.2.2 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好做日常的消毒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促进鸡群的健康生长。在具体消毒的过程中,合理的控制消毒的剂量,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消毒。其次,在消毒剂选择方面,不能够使用一种消毒剂,应该轮换使用,避免病原菌出现耐药性,提高消毒的效果,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2 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1 养殖场的选择在选择生态放养鸡的过程中,要重视养殖场地的选择。首先,应该选择远离污染的地区,保证水源的充足和通风条件。其次,在养殖场周围设置防疫隔离区,切断和外界动物的接触。再次,保证养殖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能够给鸡只充足的活动空间。

2.2 强化养殖环境生态放养鸡每天能够产生大量的粪便,需要及时的清理粪便,将其放到固定的地点堆放,并且采取发酵处理,消灭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提高粪便的利用效率。其次,保证生态放养鸡有充足的饮水,定期对水资源进行消毒,保证水源的干净卫生。再次,养殖人员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有条件的话,需要设置专门的消毒设施。

2.3 选择健康的饲料健康的饲料是促进生态放养鸡生长的关键,应该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性。其次,如果是比较小的雏鸡,不能够野外放养,可以集中养殖,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在野外放养,采取循序渐进的放养模式,提高雏鸡的觅食能力。最后,如果需要更换饲料,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鸡只出现应激反应。

2.4 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和传统的养殖模式具有一定差异性,可以给生态放养鸡喂食一定量的麸皮和绿叶菜,能够补充充足的维生素,促进鸡只的健康生长。其次,保证鸡群能够获得全面的营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天然酵母和蛋氨酸等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含量。

2.4.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在育雏期阶段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饲养管理措施。第一,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育雏期的鸡群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应该加强对所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提高育雏鸡的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方面疾病。如果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到,育雏鸡很容易患病,造成大量的鸡群死亡,经济损失比较大。第二,重视对饲养密度的管理,饲养密度过大很容易造成育雏鸡的死亡。第三,加强对饲料和水源的管理,育雏期的鸡群的抗病能力很差,一旦水源和饲料出现问题,可能增加患病的概率。

2.4.2 放养期的饲养管理在鸡群放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饲养密度,来观察鸡场外的地形和草地资源等情况选择具体的饲养密度,如果密度太大,很容易使鸡群营养收入不良,需要补充其他的饲料,影响饲料的转化率。如果饲养密度过小,造成资源的浪费,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第二,观察鸡群的生长状态,结合期权的生长情况确定是否有可以补饲,一旦发现鸡群出现营养不良症状,要及时的补充饲料,促进鸡只的生长,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满足鸡群生长中所需要的营养。第三,在放养的过程中要观察外界的天气变化情况,选择在晴朗暖和的天气放养,能够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减少鸡群的患病概率,促进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5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得当也能够保证鸡只的健康生长,掌握鸡只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气温和湿度条件,合理的控制养殖的密度,结合不同的肌群年龄选择适合的养殖密度。其次,注意观察鸡只的生长状态和觅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或者存在潜在的疫病,必须采取单独隔离喂养和治疗的措施,如果确诊,需要进行药物预防,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此外,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必须向上级的授意部门汇报,上级部门派遣专业的人士进行疫病的防控,减少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还需要科学的控制生态放养鸡的采食量,避免采食过多,对鸡只胃部造成负担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3 结语

在生态放养鸡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养殖环境和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生态放养鸡很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影响其健康发展。为此,养殖人员应该掌握先进的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技术,不断创新思想管理理念,为生态放养鸡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干净卫生,减少生态放养鸡患病的可能性,促进生态放养鸡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鸡群疫病消毒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消毒攻略大派送
画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