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2021-01-08 08:49黄国欣王静滨舒晓霞冯婉珍赖英哲刘乐鑫刘馨瑶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柴芍胃脘肝郁

黄国欣,王静滨,舒晓霞,冯婉珍,刘 丽,赖英哲,刘乐鑫,刘馨瑶,廖 安,张 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4)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PU)是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消化道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导致其发病的最重要因素[1]。既往对PU的诊疗效果研究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胃镜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结果具有一定误差性。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如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及胃泌素(Gas)等与PU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2]。本研究通过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对PU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TGF-α、hs-CRP、Gas水平变化的影响,以探讨柴芍六君子治疗PU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3月—2019年11月本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肝郁脾虚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6.8±9.6)岁;病程最短2 个月,最长7年,中位病程3.57年;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3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4.5±8.9)岁;病程最短5 个月,最长9年,中位病程3.84年;其中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复合性溃疡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2016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诊断标准[1]。①具有PU典型临床症状:中上腹痛呈反复性、周期性、节律性发作;可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②胃镜具备典型PU特征:内镜下可见大小、深浅、部位、形态不一的溃疡,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符合上述②和(或)①项。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肝郁脾虚型辨证标准。主症:胃脘胀痛或不、 纳少便溏。次症:脘腹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嗳气反酸、食后腹胀、神疲乏力、便溏不爽,舌胖大、脉弦细。具备主症和任意2项次症。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经病理检查为良性溃疡病变;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有严重并发症者,如溃疡出血、幽门梗阻、胃穿孔等;合并有严重心、肝、脑、肾等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有试验药物过敏史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实验完成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钠肠溶片(中化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64)20 mg,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具体中药如下:柴胡10 g,白芍15 g,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甘草6 g,以上药物均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中药房提供,并由中药煎药室代煎,每日1剂,煎成300 mL,分2次温服。两组总疗程均为6周。

2.2 疗效标准

总体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拟定。临床治愈: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95%),内镜下溃疡已治愈;显效: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70%≤疗效指数<95%),内镜下溃疡为瘢痕期;有效: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有所好转(30%≤疗效指数<70%),内镜下溃疡为愈合期;无效: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加重疗效(疗效指数<30%),内镜下溃疡为活跃期。

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抽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20 min后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GF-α,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执行。hs-CRP、Gas以放射免疫法由本院检验科检测。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α、hs-CRP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α、hs-CRP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s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s水平比较

4 讨论

PU是消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和防御机制失衡所致。近年来研究就表明,PU的发展过程还与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等,甚至出现癌变[5]。目前治疗PU方法主要是口服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HP治疗、手术等,中医的优势是通过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是治疗PU有效方法之一[6]。

消化性溃疡临床上以胃痛胃胀、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胃疡”“嘈杂”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素体脾气虚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所致,正如明代医家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所著:“胃脘痛者,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爆,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自郁成疾痰,……,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李东垣《脾胃论》言:“治因忧气结,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虽食不散,常有痞气”,指出了本病与饮食、情志密切相关。消化性溃疡中医认为病位在胃,但与脾、肝的功能失调密切有关,《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提出:“民病胃脘当心而痛,……,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病本于脾”,《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胜金,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医家心法》云:“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指出了胃脘痛、腹胀、反酸等症与肝脾的相关性。岭南地区因气候湿热偏盛,人群普遍洗凉饮冷,因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脾虚者居多,脾虚基础上伴随肝气郁滞者亦常见。此类患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脾胃虚弱或虚寒,实则表现为肝郁气滞,或夹有痰湿、瘀血,对于此类患者,治疗上当以疏肝健脾为主,方剂选用柴芍六君汤加减。方中柴胡为君,取其辛行苦泄,疏肝郁、平肝热,明代《药品化义》中指出:“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白芍养血敛阴,调肝血、疏肝气,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收,重在疏肝柔肝,敛阴和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组成,重在健脾益气渗湿,补虚固本;法半夏性辛散温燥,入脾胃经,取其和胃降逆;陈皮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善于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和胃之功,主治肝郁脾虚证。

相关研究表明,TGF-α可以反映PU的严重程度,PU恢复过程中需要产生大量TGF-α参与胃黏膜更新和修复,对PU愈合起到重要的作用[2]。PU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胃粘膜的损伤,会释放多种炎症因子,hs-CRP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7]。Gas是由胃肠道黏膜G细胞分泌的胃肠道激素,促进胃酸分泌,PU患者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胃黏膜G细胞功能活跃,促进Gas释放[8]。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患者的TGF-α都明显升高, hs-CRP、Gas都显著降低,提示两组治疗方案都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抑制炎症因子,清除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还可以促进黏膜的再生,加快溃疡愈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GF-α升高程度,hs-CRP、Gas降低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柴芍六君子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PU疗效切确,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是治疗PU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柴芍胃脘肝郁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针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