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2021-01-09 06:17刘玉凤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金昌737100
化工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顶岗化工

刘玉凤(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金昌 737100)

0 引言

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将现代学徒制列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对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来说,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工作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徒阶段不断磨练自身的专业技能,并提升就业素养,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岗位。

1 现代学徒制概述

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由教师和师傅为学生讲解知识和技能,较为注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校企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任务。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和企业制定人才培养和考核的策划方案,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参与现代学徒制时,实现专业理论和生产需求的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2 当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环节存有不确定性

现如今很多教师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仍旧注重理论的讲解,虽然在每个学期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有很多不确定性。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企业通常会采取旁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很少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接触到该专业的核心操作技能,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的实践技能,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价值。

2.2 学生缺乏顶岗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现如今很多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看好,因为企业是根据市场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开展情况,通常需要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或者精英人才负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但是当企业为高校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时,既难以获得当地企业的人才培养政策补贴,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再加上高校在培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时,通常在学校授课期间给学生讲解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较低,使得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没有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顶岗实践成为了一种教学形式。

2.3 企业留存人才的机率较低

当今很多企业在安排学徒岗位时,通常会安排学生在一些风险较小的岗位进行实践。这样的岗位设置方式虽然可以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帮助学生规避实践期间可能产生的风险。但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深入学到相关技能。并且部分企业利用学生双重身份的漏洞,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重复实践内容,导致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切实保护,使得很多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实践结束后,会选择其他企业就职,从而出现企业人才留存机率较低的情况[2]。

2.4 缺乏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师人力资源不完善,再加上学校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并且很多高职院校希望通过现代学徒制获取实训设备、场所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资助,但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并不能从学徒身上取得相应的业绩回报,从而导致企业和学校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操作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相应的人才考核机制,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得到切实保证。

3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

3.1 重塑学校课程教学内容

学校设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深入掌握该课程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但是通过市场调查可以看出,该行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推动现代学徒制顺利开展,学校在设置课程类型、挑选教材以及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重塑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穿插结合起来,针对该行业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制定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计划,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今后扮演学徒角色或者工作时,减少学生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学校在安排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采用学训轮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把实训岗位分成不同部分,然后把每周的教学内容分成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训轮调的方式进行。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后,可以将轮岗实训转换成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学校循序渐进地引导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技能。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学校采取实训轮岗和学校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时,需要在重塑课程教学内容之前,将学生实训企业落实到位,并和企业相互探讨学生实训轮岗的岗位安排,确保学生在轮岗实训的过程中也能切实学到基础的实践技能[3]。

3.2 采取双导师人才培养策略

学生缺乏顶岗实践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学内容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是企业缺乏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推进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学校可以针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特性,采取双导师人才培养的策略,促使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该行业的操作技能,还能从学徒工作中取得相应的工资收入,实现双赢的合作目标。例如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比如:通过疑问教学法,帮助学生明白该专业的探索学习方向;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了考察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笔试考试,根据学生的笔试成绩分析他们对该专业的认知程度。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企业可以按照实习的学生人数给学生分配带领师傅,由师傅负责给学生讲解该专业不同板块的操作技能,并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指正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并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师傅对带领学生的出勤次数、实践表现、实践能力进行打分和评价,采用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考核。之后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学生颁发相应的现代学徒制结业证,保证学生在学徒期间能够学到扎实的操作技能。

3.3 建设完善的三方利益保障机制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这三方群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为了提升这三者的利益,促使学校和企业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开展现代学徒制,当地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补贴政策,根据企业负责培养的学徒人数,发放60%的补贴资金,当学生拿到学徒结业证之后,发放剩余的40%补贴资金。为了防止学校和企业出现学徒制结业证发放混乱的情况,当地政府可以建立人才培养监督机构,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笔试和实践考试,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方面的利益,当地政府可以按照学生现代学徒制的结业证获取数量,给学校颁发荣誉证书,这样既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能帮助学校获取更多的学生资源。与此同时,国家还应建立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法律制度,要求校企联手合作之前,双方签订相应的合作合同,并在合同里面详细列举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权益保障内容,这部分由学生签订,这样学生既可以在企业学到该专业的操作技能,还能通过实践培训,发现企业对个人成长的贡献,帮助企业增加留存人才的机率[4]。

3.4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

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速度都不同。在政府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群体利益的前提下,企业和学校应根据该课程的现实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现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例如可以在学生刚入学的前两个学期,让学生采用轮岗实训的学习方式,给他们提供基础的实践机会,由教师给学生讲解理论,师傅带领学生实践。在入学的第2年和第3年,可以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现状,给学生制定每日完成任务计划,根据学生的实习现状,给学生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促使学生提前在企业感受该专业的社会工作流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在今后就业的过程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负责相关项目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从多个层面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积极重塑学校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双导师人才培养策略,建设完善的三方利益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促使现代学徒制能够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顶岗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