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

2021-01-09 07:33康英英宣胜艳化工管理杂志社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化工管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化工园区救援

康英英,宣胜艳(《化工管理》杂志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0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化工企业不断向化工园区集中。但由于其占地面积大、性质复杂、园区内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1]。

《化工管理》杂志社为建成研究型杂志社,不断加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综述了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 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化工园区是现代化学工业为适应资源或原料转换,顺应大型化、集约化、最优化、经营国际化和效益最大化发展趋势的产物[2]。化工园区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复杂、装置高大且密集,原料和产品多数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尤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品和设备常处于高温高压等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发爆炸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扩散,如果再造成事故的连锁反应,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园区的化工企业和物料较多,不确定因素也较多。一个具有成熟经验的园区消防安全部门在具备预警能力的前提下,科学规范化操作,做好综合管理,减少或排除消防隐患;在事故发生时,联动处置,可以在最佳时间内完成最有效的救援行为,将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事故发生后做好善后工作,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能有效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

2 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化工园区规划前未提前做好消防安全规划

张洪振[3]提到,化工园区在需在规划时须结合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编制消防专项规划,例如:配备消防用地、资金支持、消防装备、公共消防水以及消防专业人员等。例如:一些化工园区在消防设计规划阶段,由于设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未能及时沟通,导致在消防设备投资阶段选用较为劣质的装备和材料,降低了消防安全标准,在处理事故时出现人员伤亡等现象;在选址时,未能实地考察周围环境、地质条件,遗漏将自然灾害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导致救援行为不及时;因消防安全部门人员流动较大,存在聘用不具有专业技能的消防人员充数等现象,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因救援行为不专业不规范,手忙脚乱,救援程序出错,错失最佳救援时机;在消防事故用水时,因供水水压不足,导致救援效果不理想等。

2.2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完善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园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有很大作用。一些化工园区在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时,对国家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4],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在对消防规划验收环节时,一些管理人员只是内部通过审查,缺乏科学规范性,未得到相关消防部门的监督和审查,导致园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发生事故,出现应对不利局面。部分管理人员未能将管理内容做到实处,未定期对消防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更新、升级等,管理存在疏漏情况。如:为了节省人力,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对消防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测;一些园区因堆放物品占用消防应急通道,再加上消防基础设施管理不完善,导致消防部门在进行救援时处于被动状态,行动尤为困难。再加上一些园区管理人员未对消防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消防专业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导致消防人员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与理想救援目标有偏差。

2.3 对新技术的应用滞后

随着科技进步,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些化工园区虽然利用互联网提升化工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了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化工新模式,加快完善了新型化工生产经营体系,培育了多样化的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但在消防安全上,没有及时跟时代上步伐,未融入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导致与园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部分化工园区仍沿用传统的消防安全系统模式,致使在实际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共享、事故响应不及时、应急救援能力匹配不足等问题。

3 消防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科学规划消防安全布局

多方位考虑实际环境、供水、供电、自然灾害风险等各种因素,融入到消防安全规划的选址过程;及时关注国家对安全和消防出台的文件、标准和规范,对化工园区的消防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进行实时评估和更新;必须认识到自身实际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积极与相关消防部门联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在分析化工园区发展规划和消防规划中的不足之处时,可结合其他园区的成功经验和举措,科学规划本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布局;对化工园区的消防产品、设备和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器材设施,不占用消防应急通道,确保在使用时充分发挥最大效用。此外,园区自身可以收集、存储具有成功园区的优秀应急物质储备,吸取、借鉴具有消防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和案例,持续提升园区整体消防安全的可操作性。

3.2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全员责任意识

化工园区要想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可以将各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细化,并将责任落实到制度中。化工园区应对消防专业人员组织消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消防应急演练,在提高个人安全意识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整体效用。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与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5]。此外,化工园区的管理人员还应组织园区的企业和全员积极参与到消防安全宣讲活动。消防安全培训需要与园区的生产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据各企业、各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宣讲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文化、消防安全规范、消防安全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安全能力等。这些消防安全培训可以分批、持续进行,并随着化工园区实际发展的进程而做出相应调整。园区还可以将培训活动与奖励机制结合起来[6],促进全员积极参与宣传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个人消防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这些培训有助于各类人员在遇到事故时灵活自用,有效把握救援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3.3 聘用消防专业人员,升级消防安全产品

消防专业人员和产品设施是化工园区消防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园区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聘用具有消防专业资格的上岗人员,明确岗位与职责,充分重视消防队伍专业人员的建设并保持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很多高科技的消防设备设施。因此,园区应结合自身实际,购买相匹配的消防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园区还可以与具有专业消防安全的物资和应急救援企业合作,利用其专业化的消防产品设备设施、技术、人力和系统等,为自身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此外,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化工园区可以与国家相关部门合作[4],请他们实时监管和督导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和完善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有效保障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与运行。

3.4 利用新技术提升事故预警能力和事故救援能力

2017年3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通知[7],要求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开展智慧园区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应开展智慧园区建设,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2017年10月10日,公安部消防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8],提出了构建主动防护、精准防控、及时处置的消防安全技术体系。

消防安全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要积极创新优化事故预防模式,统一高效管理消防设备产品。例如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技术[9]不仅可以实现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也可以依靠大数据进行火灾事故预警预判。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分散的消防设备设施连接形成网络,并对这些设备的状态进行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实时动态采集消防信息。再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和趋势分析,帮助实现科学预警火灾、网格化管理、落实多元责任监管等目标[10],及时向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工作人员开展隐患治理,消除潜在的隐患。同时依托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技术还可以满足人员日常演练、智能、科学地制定需要的数字化预案。该平台实现了消防装备系统统一管理和维护,提高了消防安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化工园区在发生重大跨部门甚至跨区域的事故时,应实时、及时融合多方资源,统一整合数据,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指挥活动,全面提升园区的救援能力。

4 结语

化工园区在利用互联网提升化工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应科学布局消防安全体系,有效依托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园区的健康发展,助力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化工园区救援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