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的不足及对策

2021-01-09 00:11袁建喜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中阳分局山西吕梁033400
化工管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监察部门监察环境保护

袁建喜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中阳分局,山西 吕梁 033400)

1 开展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意义

想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注重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环境问题。人们的生活以环境为基础,只有实现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和谐,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开展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能够助力环境法制的宣传,在人们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思想基础,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增强其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积极性。同时,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既可以实现监督作用,又能为执法部门提供相应依据,从而促进环境保护[1]。

2 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对于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重视程度不足

想要保证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管理部门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从实际情况来看,管理部门不重视基层环境监察,影响了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顺利推进[2]。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由于地方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的环境意识,对环境法律的认识不充分,用牺牲环境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发展,没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很多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长久利益,采取了不正当方式来经营,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也视而不见;再次,民众参与度不高——当前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出现了更多的环境纠纷;但从整体上来看,群众参与度普遍偏低,参与基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社会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群众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2 人员方面存在的不足

对于基层环境监察管理工作来说,人员方面不足主要指人员配置不合理以及环境监察管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县级环境监察部门在人员配置方面远远落后于省级环境监察部门,主要原因在于投入过低。县级环境监察部门高学历人才太少,导致执法能力下降[3]。同时,基层环境监察人员专业能力比较差,缺乏一定的法律素养,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受到经费和体制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基层环境监察队伍很难吸引到新型人才;同时为了保证足够的人员数量,设置的门槛过低,引入的大都是业务能力不高的人员。

2.3 机制存在的不足

机制不足也是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利益相关方权责的不明确以及沟通的不畅通两方面。从体制来看,地方政府是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管理方,环境监察部门人员管理也由有地方政府决定的。在工作中由于受到利益因素的影响,基层监察执法人员难免会有所顾虑。值得注意的是,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与市场部、水利部以及公安部的合作,由于缺乏完善的沟通平台,在协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沟通不顺的问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过程中缺乏高效的管理和指导,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再加上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2.4 法律与装备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有关基层环境监察的法律仍不够完善。法律是基层环境监察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依靠,如果缺乏完善的法律作为支持,执法工作将难以顺利进行。可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基层环境监督相关的法律主要包含在环保法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增加了查处违法行为的难度。

3 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效率的对策

3.1 采取合适手段,加强对全员意识的培养

对于基层环境监察执法来说,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全员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全员意识可细分为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全员意识的有效培养能够推动对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以及相关企业的引导,使其意识到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可以通过如下策略来实现培养全员意识的目标: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功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强操作性的执法规范,构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行业行为的约束;其次,企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注重长远规划,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发展绿色经济,做遵纪守法的好企业;再次,环保部门和政府要不断宣传环境保护工作,走进行业基层,加强对公众的指导,最大限度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在整个社会营造出全员参与的和谐氛围,助力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顺利推进。

3.2 建立高素质的环境监察执法队伍

众所周知,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环境监察执法队伍是主导者,所以建立高素质环境监察执法队伍是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要做好把控,充分考察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与协作精神,做好源头控制,从根本上打造高素质的队伍;其次,要采取合适的手段来引进新型人才,为环境监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整体上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再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环境监察部门法律法规与专业技能培训,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同在职人员沟通交流、分享经验,促进知识更新,提升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注重县级和乡级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保证人员配置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环境监察执法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环境监察部门对在职人员的考核,制定科学的惩奖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推动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

3.3 多方协作,完善协同机制

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对此环境保护部门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和公安部、法院部门之间的沟通,完善协同机制,以此来打造政府指导、人大监督、环境保护部门执行、其他部门配合的联合协同执法机制。同时,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当的考核体制,应用联合交叉的方法完成考核任务,及时发现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在不断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环保部门可以建立大数据平台,帮助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把建设项目纳入到联合执法体系之中,为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撑。

3.4 完善基层环境监察规章政策,规范执法过程

环境保护部门与政府需要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不断完善基层环境监察规章制度,建立一套更加系统化的执法规范,及时对体系进行调整,使其不断完善。同时还要细化环境监察执法的各项工作内容,为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此外,监察执法部门更要注重规范化执法过程的建立,为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在组织机构方面,各个部门万万不可各行其职,需要建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做到相互配合,还要促进执法标志以及执法行为的统一,维护好执法形象;在执法力度方面,更不要含糊,需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营造好的执法形象,把握好职责能,最大限度提升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有效性。

3.5 应用新型设备促进智能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生产生活当中,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环境监察工作来说,智能化也是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建设能够优化环境监察过程,弥补传统执法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大限度提升基层环境监察执法效率。因此,在信息化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相关部门需要注重用于智能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引进应用新型设备,加强基层环境监察的智能化建设。首先,在设备引进方面,要重视对基层环境监察部门智能化设备引入的投入,为基层监察部门提供数量充足的新设备,促使其不断更新设备;其次,在各基层环境监察部门设计数据库,为共享数据平台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数据共享,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加快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的智能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移动设备等的优势,推动跨区域执法的发展,实现执法效率的最大化,通过互联网推动宣传工作,激发社会大众参与监督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积极性,还要鼓励群众监督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让环境监督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环境污染信息,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4 结语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增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基层环境检查执法是重要环节,是落实环保工作的基础内容,也是判断环保部门是否履行职责的主要依靠。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政府以及环保部门需要把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效率作为工作重点,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探究全新的思路,最大化提高执法效率,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猜你喜欢
监察部门监察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试论如何深化电力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职能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供电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
供电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