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课程中的实践体会

2021-01-09 20:37钟乃凤胡祖权刘丽娜张婷婷张洁
科教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钟乃凤 胡祖权 刘丽娜 张婷婷 张洁

摘要本文介绍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特点推进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探讨如何立足专业特色转换教学思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前提进行家国情怀及使命担当、服务地方生物医疗卫生事业、遵守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挖掘,在课程教学的专业知传授中结合课程思政元素的经验与体会,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51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n Biotechn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Curriculum

ZHONG Naifeng, HU Zuquan, LIU Lina, ZHANG Tingting, ZHANG Jie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biotechn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cours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and focuses on how to change teaching ideas based o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ca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and mission taking, serving local biological medical and health affairs and abiding by professional ethics on the premis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I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ing of curriculum teaching,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贵州医科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立足贵州培养能服务地方生物医疗卫生事业、投身区域生物医药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重点传授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积极拓展和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是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着重介绍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基本原理、基本策略和方法,分子生物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多学科交叉渗透,使得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联系密切。课程组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基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教师关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将SPOC平台、“雨课堂”智慧教学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入课堂,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融合使本专业学生有较好的课堂体验感和学习获得,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境界从silence的课堂现状提升至answer,甚至dialogue、critical、debate。[1]

为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2]根据课程特点在2017级及2018级生物技术专业授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摸索,课程内容上紧紧结合国家、区域发展现实需求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識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基于“SPOC+雨课堂”互动教学,构建智育德育并行的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有温度、有职业道德的课程思政建设。

1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高教司吴岩司长指出,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微观问题,教师应倾尽情感备课讲课,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明确课程思政实质是教育思路的转换,课程组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专业理学背景、医疗就业前景及医科院校兼有的医学课程设置,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主要围绕四点实现课程育人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抱负的方向;二是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三是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四是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组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从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出发挖掘思政元素,通过与校内思政教师研讨,建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内在契合关系,[3-4]形成可适用于教学的课程思政案例,建立案例库。开课前设置开篇头脑风暴,首堂绪论课后设置开放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批阅的同时做高频词分析,采集学生关切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时事热点问题,思政元素挖掘之上扩充至课程思政案例库。表1为部分教学章节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设计,教学实际中促进案例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通过课后访谈方式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获得感。

2课程思政实践

2.1绪论

2.1.1课程开篇头脑风暴,未来可期不负春光

课前为树立学生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及分子诊断技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重要价值的感性认识,课前用雨课堂对授课班级推送公告,推荐学生通过观看两个在线视频助于课前思维风暴,见图1,提示学生除了学习、传播科学防疫的知识,更要利用这段防控阻击疫情的特殊经验,思考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向战疫中的榜样人物学习,增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1.2开放作业助力思政元素挖掘,互动引导家国情怀及使命担当

绪论课程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授课教师主要完成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目标的介绍,通过分子诊断技术迭代、基本策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学科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去认识技术演变过程,逐步加深生物大分子和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关系的理解。通过讲述贵州医疗队赴鄂州抗击COVID-19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6]

教学结束通过SPOC设置开放式作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抛开书本,我们能感悟到什么?鉴别与诊断病原,尤其当代兴起的热门的生物技术确有英雄用武之地!时代把生物技术推向舞台。初识这门课程后,哪些方面有触动你呢?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必要性?是正值当下新冠肺炎的确诊?是癌症的分子诊断?是随着二孩政策开放、大龄产妇激增后带火的产前分子诊断?还是个体化医学呢?许许多多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应用就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请根据自身体会撰写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对哪一点产生了学习兴趣。”极具时代感的命题下,鼓励学生通过推荐的网络资源和自行查询中国知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等官网,激发关注COVID-19前沿与医学应用进展,有机会自主地将生物技术就业与时代结合,授课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点,在后期教学做适度引导。

绪论课后作业两届学生均积极认真响应,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学输入转变为讲述的输出主体,参与和完成较好,其中2018级生物技术授课的绪论课后作业的词云分析见图2。从词云分析的高频词反映出思政元素的设置与引导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开放式作业的课后自学,掌握课程精髓,提炼到“冠状病毒检测”“疾病分子诊断”“产前诊断”“试剂盒研发”“精准医疗”“科技兴国”等十余个专业兴趣点,助于后期教学中设置基于学生兴趣点思政元素的延展和教学引导。学生实际感悟到,“科技是真的可以兴国,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人做出了贡献,任何伟大事业都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个体化治疗从基因组成或表达变化的差异来把握治疗效果或毒副作用等应答的个性,对每个患者进行最适宜药物疗法的治疗,精确且具有针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一定能够发扬光大”;“我的专业是很有用的,我要正确看待它并学好它”;“我们的专业非常贴近生活,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人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要用自己的专业来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更好的提升我国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硬实力”。

2.2基因、基因组与分子标志物

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教學章节核酸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测序流程、具体应用及标准教学后,引入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我国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测序仪自主研发,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助力临床病原微生物诊断、产前诊断、肿瘤防控及确诊等案例。通过讲好科技领域的中国新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兴国理念,结合专业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信心,利用专业知识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改进、融合与完善,能提高临床检验检测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为临床医生对疾病治疗提供全面、精准的参考,为我国精准医学研究及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2.3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2.3.1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采样及采集人员个人防护指南,加强医疗卫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结合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人员个人防护指南,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课间播放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个人防护视频,通过讨论针对强传染性样本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建立生物安全和个人防护意识,加强实验基本操作中防护装备穿戴、核酸检测操作注意事项、检测样本的处理,预防未来从业活动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实验室污染、交叉污染。

2.3.2本省产前诊断惠民政策,了解地方生物医疗卫生事业及精准扶贫国策

基于“二孩时代”高龄产妇增加,贵州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产前诊断需求与服务资源短缺矛盾进一步凸显,在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章节要求掌握无创产前筛查标本采集的基础知识。通过介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为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能力,降低严重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的系列工作,如产前诊断人才培训、出生缺陷防治网络、产前诊断惠民政策,补充临床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法律法规,旨在使学生了解精准扶贫国策及服务地方生物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健康中国的专业使命,坚定向学报国志向,将个人发展和成长融入国家健康事业发展。

2.4临床分子诊断的质量控制

临床分子诊断作为检验诊疗手段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检测方法多依赖于样本基因扩增,细微偏差会带来极大的实验结果误差,严格的基础操作和质量控制尤为关键。因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一定比例在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从事临床分子检验等领域工作。通过雨课堂课前为学生补充临床分子诊断质量控制的相关行政法规、条例,如卫计委办公厅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建立和完善学生对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明确检验人员严格遵守职业准则,不断通过继续教育加强业务能力训练及职业道德,规范每一个检验环节操作,才能保障检验结果、避免诊疗差错;需恪守行业规范,从样本采集、检测、报告审核等过程保证检验质量,通过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等方式持续改进,实现检验质量提高的目的。

3课程思政实践经验与体会

3.1读书本意在元元

通过课程思政实践,应让学生回归学习本位和读书本意,基于专业课程学习不断拓展个人视野,眼光需离开大学课堂狭小的空间,将目光投向民族、国家、世界。所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授课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学生应具备的各项基本能力,将属于专业课程领域前沿的各类内容,统一纳入思政元素取材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专业知识和能力、身心健康、审美和人文素养、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这五个维度全方位推动专业课程培养质量。

3.2纸上觉浅需躬行

通过课程思政实践,应让教师回到本位、让教育回归本质,课程教学方式上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一化输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组利用课前、课间、课后的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线上推送与章节相关的鲜活案例及开放式问题,多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扩展专业视野,在解决专业问题的同时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专业认同、家国情怀及专业报国思想。结合鄂州疫情防控一线抗击COVID-19的先进事迹和典型,通过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及使命担当;结合抗疫背景的生物安全防护、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自主研发案例,激发学生关注自身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树立科技兴国理念;结合临床分子诊断质量控制相关行政法规、条例的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行业规范、树立科学伦理理念。

但笔者仍深感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面临自身局限,后续应立足于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有的放矢地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继续实践和创新,关注专业进展、结合德育的渗透式课程思政教育,才能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常态化统一,达到理想的课程思政效果。

*通讯作者:张洁

基金项目:2019年贵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雨课堂在《生物防治技术》课程中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44);2018年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网络课程类),《生物防治技术》网络课程,(项目编号:WLKC30);2017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A014);2019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一般课题“大数据时代贵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与运用”(课题编号:2019B166)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課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09):17-22.

[3]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67-70.

[4]卢杨,刘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位思考[J].高教学刊,2019(23):164-166.

[5]倪菊华.生物化学,踏歌而来——《生物化学》绪论课的教学设计与授课技巧分享[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0,36 (12): 1514-1518.

[6]张涛,冉利梅,李昆,等.贵州医疗队赴鄂州抗击COVID-19疫情的实践与体会[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03):358-360.

[7]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88-92.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