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2021-01-10 01:03佟玉红
饲料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滴度氏杆菌公猪

佟玉红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 110032)

猪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母猪的不孕和流产、仔猪大量死亡和公猪的睾丸炎。本病在大多数国家均有发生,在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畜群的感染率可达30%以上。虽然成年动物的死亡率不高,但由于不育,导致不得不淘汰繁育的母猪和公猪,将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该病的防治不容忽视。

1 临床症状

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可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与人患布氏杆菌病的表现类似,症状是非诊断性,在许多畜群观察到阳性反应率高,但很少表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其中,生殖道受累症状最为明显。母猪可能发生暂时不孕,发情不规律,产仔少和流产。流产发生率在各畜群间变化很大,但通常不高。母猪通常只流产1 次,最常发生在第3 个月,但有可能更早发生。患病母猪一般在以后仍能正常繁殖。公猪会发生睾丸炎,伴有一侧或两侧睾丸的肿胀和坏死,随后发生不育。经常逐步发生跛行、共济失调和后躯麻痹,可能是由关节炎,或者腰椎或荐椎椎体的骨髓炎引起的。仔猪感染后,会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大量死亡,大部分会造成死产,乃至孱弱仔猪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死亡。

2 病理学检验

猪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鉴定较困难。如能采到适宜的材料,应尝试分离猪布氏杆菌。适于培养和接种豚鼠的材料包括流产的胎儿、睾丸病变组织、脓肿和血液。血清凝集试验是最简单的诊断方法,但在该病诊断上有严重的局限性。猪感染后8周以前不呈现阳性滴度,许多受染猪具有较低滴度,因此,血清凝集试验仅能用作畜群试验。血清滴度不超过1∶100的猪判为阴性,但在染疫畜群中,高于1∶25滴度的猪便判为阳性。

3 尸体剖检

许多器官可能受累,慢性病变最为明显。以子宫壁结节性炎性增厚、形成脓肿的慢性子宫炎为显著特征。跛行和瘫痪的猪可发现关节炎和腰区椎体的坏死。剖检时,公猪的临床睾丸炎表现为睾丸坏死,常伴有附睾和精囊的病变。某些病例还发生因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所致的明显淋巴结病和脾脏肿大。在无其他病变的情况下,若猪出现结节性脾脏肿大可作为患布氏杆菌病的推定诊断。

4 诊断鉴别

一旦确定感染本病,进行畜群的血清学常规检验就能迅速确诊。然而猪布氏杆菌病因多变的特性使其难于诊断,很可能将其与马尔他布氏杆菌所致的布氏杆菌病相混淆。如在表现为后躯麻痹的个别动物的诊断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引起猪后躯麻痹的原因很多,包括维生素A缺乏、复合维生素B缺乏以及骨软病导致的腰推骨折。另外有机砷、汞、酮和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等均可引起后躯麻痹。

在养猪场中常发生流产“风暴”,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因难以确定。已知的原因有钩端螺旋体病以及丹毒等急性传染病。从流产猪的胎儿通常可分离到的其他细菌有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棒状杆菌,偶见绵羊流产沙门氏菌。吮乳仔猪的死亡还可能由许多其他原因引起,需要加以鉴别。

5 防治措施

长期以来猪布氏杆菌病的治疗,无效果较好的药物。链霉素注射和磺胺嘧啶口服联合治疗的动物试验未能降低猪的感染率,且金霉素也无效。在疫苗方面,布氏杆菌19 号菌苗以及猪布氏杆菌的酚和乙醚浸出物也都无效,目前尚无适宜的菌苗可用。该病的防治需注重畜群检查和动物处理等方面。在反应阳性率高的畜群,猪场应在6个月后再重新养猪。考虑到经济因素,在供给繁殖用的猪纯种畜群,推荐建立两个畜群的隔离计划。一旦一个畜群里确诊该病,所有繁殖用猪都应被视为已受感染;所有的仔猪在断奶时都应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如为阴性,则进入新的圈含,作为无病核心群以后在配种前再进行检查。如果希望实现完全保护,应让将初产母猪在隔离情况下产仔,再行检查,阴性的仔猪用于建立新的清净畜群。在根除完成,所有引进的动物应来自鉴定合格的无病畜群,需临床健康,并在引进前每3周为间隔进行的2次血清凝集试验中均呈阴性方可并群。

猜你喜欢
滴度氏杆菌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