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1-01-10 12:49周建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螺旋准确率病理

周建军

摘要: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多层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统计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不同类型肺癌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于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100.00%较中央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71.43%呈较高显示(P<0.05)。结论:临床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肺癌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诊治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4.2;R73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前言

肺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疾病类型,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癌,发病部位为支气管粘膜及腺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男性群体发病和死亡率高于女性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情况。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病情的恶化与发展,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喘及呼吸困难等,如果未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肺癌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后5年内有60%-80%的生存率,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2]。因此,及早发现肺癌患者的隐匿病情,并及时根据病情做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为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提供最大的可能性。目前,临床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多以多层螺旋CT扫描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以此达到及时发现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的早期肺癌患者的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早期的肺癌患者,对其行病理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以此探究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对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患19例,女患13例,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47.23±4.51)岁,病程0.5-3.6年,平均(1.7±0.4)年;其中18例为周围型肺癌,14例为中央型肺癌。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全体患者均经诊断判定患早期肺癌疾病,符合相关诊断要求;(2)无语言交流及沟通障碍;(3)阅读知情书,签字确认后表示同意参与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2)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3)排除依从性差以及不配合等患者。

二、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仪器选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参数:电流设置为120mA,电压设置为120kV,扫描层5mm左右厚度,螺距1.0-1.5mm。使用计算机处理CT扫描获得的图像,主要是三维、平面、曲面以及容积等内容的重建,部分患者需进行CT增强扫描,扫描前需检测患者是否存在碘过敏反应,若患者无过敏反应将65ml碘海醇以3ml/s的速率注入患者肘静脉处,并于注射后20s、80s、140s以及200s时刻扫描患者肺部,由经验丰富的医生阅片,并观察扫描结果及图像,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多层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统计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不同类型肺癌的准确率。

2.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1.0 专业统计处理软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利用%、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通过x2、t值验证,数据间差异以p检验,p<0.05表示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 诊断后多层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诊断后,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7.2 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不同类型肺癌的准确率对比

诊断后,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100.00%较中央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71.43%呈较高显示(P<0.05)。见表2。

四、讨论

本次研究結果显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应用于早期肺癌患者的检查中,诊断符合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可以将患者病灶情况以及肺部轮廓清晰完整地显示出来,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以此降低误诊情况发生。对多层螺旋CT扫描针对不同类型肺癌的准确率进行研究时,发现其对于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00%,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显示为71.43%,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医学技术较以往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完善。既往,临床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以X射线为主,其能够快速显示患者疾病特征,但是由于其分辨率较低,导致对患者细胞组织指征观察不清晰、全面,所以在检测准确性这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应用于临床诊断中,能够更好更快地发现病灶并确定其范围,以此为相关的医疗诊治提供依据。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应用于肺癌患者中,可以将患者胸部以及肺癌病变的情况进行不同层面的显示与反应,此外,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具有无创性、便捷性以及高准确率,可以辅助临床及时确诊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 廖军,邢文阁,苏蕾,等. 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169-170.

[2] 吴小红. 初诊早期肺癌患者16层螺旋CT扫描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98-99.

[3] 吕海蓉,苏林强,高燕军,等. 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 海南医学,2020,31(6):751-753.

猜你喜欢
螺旋准确率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呜嗷,怪兽登陆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