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21-01-10 12:49郑爱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老年群体跌倒精神障碍

郑爱芳

摘要:目的探讨戴明环循环管理模式(PDCA)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调取本科2019年4月~2019年12月入院的379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资料,该时期本科未开展PDCA管理模式;同时调取本科2020年4月~2020年12月入院的441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资料,该时期本科已进行PDCA管理模式。对比PDCA开展前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PDCA管理前379例患者,发生跌倒3例次,根据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计算公式,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例次数3/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27907)×1000‰,发生率为0.1‰;实施PDCA管理后441例,未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  实施PDCA管理模式有助于防范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跌倒,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关键词:戴明环循环管理;精神障碍;老年群体;跌倒;住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精神障碍在老年群体中患病率逐年增加,此类患者在住院治疗易发生跌倒[1]。患者跌倒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而跌倒发生后可造成身体损伤,严重者还会发生骨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还可引起医疗纠纷[2]。为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本科于2020年4月启动“降低病人跌倒率持续性质量改进”戴明环循环管理模式(PDCA)。PDCA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后收到满意的应用效果,遂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入院的379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以及2020年4月~2020年12月入院的441例患者资料,其中前者尚未实施PDCA管理,后者已实施PDCA管理。实施前涉及的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227例;年龄55~85岁,平均(70.42±9.48)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9.62±3.70)年,实施后涉及的患者中:男性146例,女性295例;年龄55~90岁,平均(71.41±9.95)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9.58±3.62)年。将实施前、实施后的患者资料导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分析,p值>0.05,有可比性。

选取标准:(1)年龄≥55岁。且符合老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家属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重大疾病;(2)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PDCA管理实施方法如下:(1)组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对PDCA活动进行学习。(2)按照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办法,分阶段开展PDCA。①计划阶段(Plan):收集既往发生跌倒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对其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进行分析,整理后制成“鱼骨图”。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有:年老体弱、病人精神症状导致行为紊乱、住院依从性差等。根据跌倒鱼骨图原因分析结果,专项小组成员认为主要从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落实跌倒预防措施、确保病房环境安全、提升患者和家属的防跌倒安全意识等几个方面制定防跌倒措施。制定预防跌倒的一系列计划。②执行阶段(Do):依据制定的预防跌倒计划开展PDCA循坏管理。针对患者和家属的部分,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健康宣教和情景模拟演练,使患者家属、患者明确跌倒的风险及预防措施,签订预防跌倒风险告知书。针对护理人员的部分,提高跌倒风险评估意识,完善跌倒风险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定期组织专项培训会议,使在职护理人员掌握如何进行跌倒患者风险评估和预防患者的跌倒,尤其是跌倒风险较高的患者,提高跌倒风险预防等级,规范高危跌倒患者风险标识,白班标识、住院患者床尾悬挂“防跌倒”标识,详细交接班,重点做好生活护理和病情记录,提高夜间护理质量。③检查阶段(Check):在PDCA执行1个月后对该月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组长落实各项措施的整改情况,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在PDCA循环的下一循环寻求解决办法。④处理阶段(Act):在患者跌倒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每季度整理总结该阶段PDCA循环的经验教训,不断优化PDCA循环管理。(3)依据上一阶段PDCA管理的应用经验,形成PDCA循环,在下一季度继续执行。

1.3 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PDCA前、后相同时间段内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跌发生情况

实施PDCA管理前379例患者,发生跌倒3例,根据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计算公式,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例次数3/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27907)×1000‰,发生率为0.1‰;实施PDCA管理后441例,未发生跌倒,发生率为0。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前本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1‰,实施后降低至0,这提示通过PDCA模式能提升跌倒预防效果,减少或杜绝跌倒的发生。分析之所以应用PDCA模式能取得理想的跌倒预防效果,其原因在于PDCA模式是经多行业检验的科学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预防中也适用。通过分析原因形成“鱼骨图”,有助于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针对性跌倒管理模式[3]。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可不断循环,最终获得满意的跌倒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预防中应用,可取得理想的预防效果,使跌倒风险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 谢应菊,吴玉梅. PDCA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87-89.

[2] 王莲群. FOCUS-PDCA模式预防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0):77-78.

[3] 程娜. 基于JCI思维的PDCA循环对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66-68.

猜你喜欢
老年群体跌倒精神障碍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海南社区老年群体需求调查研究
吉林省城镇老年群体心理障碍分析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力量平衡操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分析
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