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配合多个小切口方案用于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1-01-10 12:49黄义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手术时间出血量

黄义埕

摘要:目的:探究PPH配合多个小切口方案治疗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90例患者,时间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与观察组(行PPH配合多个小切口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42±2.35)min、出血量(12.63±1.75)ml、切合愈合时间(3.21±0.44)d、住院时间(6.25±0.83)d均低于对照组(31.12±4.43)min、(32.11±4.62)ml、(8.45±1.12)d、(10.04±1.35)d(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VAS术后2h(5.17±0.65)分、(4.24±0.59)分、(3.53±0.45)分、(3.07±0.37)分均低于对照组(6.94±0.81)分、(5.96±0.72)分、(5.24±0.61)分、(4.69±0.55)分(P<0.05)。结论:PPH配合多个小切口方案治疗该疾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出血量;小切口方案;手术时间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重度痔疮若采取纵切方式将痔核切除,术后会出现伤口愈合慢、复发率高、并发症高等系列问题,对整体预后恢复形成影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是采用特制吻合器,环形对直肠下段两厘米的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进行切除后与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进行吻合,令脱出肛垫向上悬吊回到原位,以便恢复原有正常解剖位置,达到“悬吊”效果的一种治疗方式[1-2]。同时,通过对直肠下动静脉的终末支切断,减少痔血流量,同时术后令痔核逐渐萎缩,达到治愈该疾病目的[3]。比较传统术式,该方式安全性更佳,恢复更快。为此,本次以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患者为例,探究PPH联合多个小切口方案治疗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90例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患者,2018-3为纳入起始时间,2020-7为截止时间,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7:18,年龄范围23~76岁,均值(49.5±8.1)岁,病程范围2~11年,均值(6.5±0.8)年,Ⅲ度24例、Ⅳ度22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8:17,年龄范围24~77岁,均值在(50.5±8.2)岁,病程范围3~12年,均值(7.5±0.9)年,Ⅲ度25例、Ⅳ度21例,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23岁且≤77岁,病程≥2年且≤12年;②偶有便血,久站或排便时痔脱出,或是痔脱出不可还纳;③认知清晰,沟通顺畅;④患者对本次探究目的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心、肾、肝等功能不全者;③不可独立思考,沟通受阻;④妊娠、哺乳者;⑤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PH联合多个小切口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采取俯卧体位充分暴露痔核,根据患者痔核外痔情况对切口进行设计,应用止血钳将大痔核提起并作V型放射切口并应用钝性剥离法剥开到齿线上方0.3cm,应用钳将痔核基底部夹住,使用7号丝线进行结扎,将超过痔核三分之二的多余组织进行去除,用同样方法对其余大痔核进行处理,确保各个结扎点不位于同一平面,去掉多余血栓、皮下静脉丛、增生组织等,使用可吸收线对伤口进行缝合,并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行皮肤以及黏膜瓣整形,将多余游离皮瓣去除并修正不规则皮瓣。

观察组给予PPH联合多个切口手术治疗,首先采用PPH术,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体位,组织钳将黏膜外翻且向外牵拉痔脱垂较少位置,放入肛镜扩张器,同时使用外罩进行固定,在肛门镜、缝扎器中置入扩张器,在齿状线3~5cm距离处使用肛镜缝扎器,辅助3cm单或双荷包进行缝合,之后在直肠黏膜下层进行,将缝扎器、肛门镜取出后,置入圆形痔吻合器,将其放大到最大位置,并把头端插入缝合线上方并进行收紧,依照逆時针方向旋转吻合器将其取出。将直肠黏膜及痔组织取出后,观察吻合口是否发生渗血,若有渗血,选用羊肠3号对吻合口进行缝合,出血位置塞入凡士林纱布做止血处理;若肛口仍有痔核外露,则采用与肛门呈放射状的细梭形小切口,内痔采用7号死亡缝扎,之后切除痔核。术后肛门插入排气管,术后24~48h拔管,同时给予止痛、消炎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2)治疗有效率,①治愈:肛门疼痛、水肿等表现消失,日常已不受影响;②显著:以上症状已得到显著改善;③有效:以上症状有效减轻;④无效:比较治疗前,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有效率=(①+②+③)/n*100.00%;(3)术后疼痛指数,采用VAS量表,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指数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3.0系统处理数据,用t检验定量资料(x±s),用X2检验定性资料(%,n),P小于0.05象征有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2.2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2.

2.3 VAS评分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3.

3 讨论

痔疮为肛肠科常见病,而重度痔疮者多数伴随直肠黏膜脱垂,传统治疗多以外剥内扎术治疗,但该方式不仅损伤机体,还会加大出血量,以及术后刚疼痛难忍,病程长,严重时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更甚因术中未将多余直肠黏膜切除,因此术后仍会发生松弛脱垂,导致直肠黏膜末端出现增生隆起成团,脱出肛外,导致复发,增添患者疼痛,故而现阶段临床并不推崇该术式治疗重度痔疮伴直肠黏膜脱垂[4-5]。

PPH是利用环状吻合器切除直肠下段部分黏膜环形,该术式不仅可将直肠下端动静脉终末吻合支阻断,令内核处于萎缩缺血状态,关键在于切除了多余直肠黏膜,使用悬吊方式对吻合口下端黏膜向上提拉进行固定,防止术后直肠黏膜再次发生松弛脱垂的出现,令静脉淋巴回流恢复正常,降低复发率[6-7]。同时PPH联合多个小切口小方案治疗,优势在于创伤低、出血少,术后肛门疼痛指数降低,加快切口愈合速度。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在该疾病治疗中应用PPH联合多个小切口方案疗效颇为显著,且两者实际操作时,还可通过缝合但或双荷包方式对切除直肠黏膜宽度有效选择,避免术后肛管狭窄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术后安全性,加快恢复。

综上,PPH联合多个小切口方案治疗对于该疾病患者具有实施价值,可减轻疼痛,加快切克愈合时间,同时提高治疗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唐建华,毛思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的痔疮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5):35-36.

[2]吴云翔.比较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对于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4):9-10.

[3]赵敏,桑畅野,闫长红,王燕鹏,王洋.中重度混合痔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对比[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41(9):939-943.

[4]黄俊,何文涛,胡娜.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对重度痔瘡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8):648-650.

[5]黄玉宝,陈至玉,周雄.RPH与PPH分别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高龄患者的手术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0,20(4):448-451,455.

[6]张红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肛肠动力学、疼痛应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02-104.

[7]谢浩亮,余栋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重度痔疮患者疼痛应激与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10):1929-1932.

猜你喜欢
手术时间出血量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PDCA循环在缩短宫外孕患者抢救时间的应用分析
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自制套筒在CO2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