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临床价值研究

2021-01-10 11:40陆开艺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疗效价值

陆开艺

摘要:目的 将体外冲击波和内镜手术作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式,探究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其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并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一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并命名为手术组;一组则使用体外冲击波的方式,该组患者命名为冲击波组。在治疗结束后,应用统计学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相差不大,分别为88.57%和94.29%,经统计学检验P>0.05;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手术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少,其发生率为2.86%,低于冲击波组的25.71%,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发现:手术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评分方面均低于冲击波组,且P<0.05。结论  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结石清除率都较高,患者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式,但采用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效果方面的效果更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内镜手术;疗效;价值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结石出现部位多为尿道,其主要原因是膀胱或肾结石排入尿道,使得尿道阻塞导致尿道狭窄[1]。该病的临床表现为会阴出现剧烈疼痛,且排尿困难,伴有血尿、尿痛以及呈现点滴状排尿的情况。临床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体外冲击波和内镜手术[2]。本文就探究采用体外冲击波和内镜手术等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人数均等的手术组和冲击波组,每组患者35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手术组资料:女性患者有15例,其余20例为男性;患者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65±6.51)岁;患者结石直径为(1.39±0.50)cm。

冲击波组资料:13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25岁—70岁不等,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03±6.62)岁;患者结石直径为(1.42±0.53)cm。两组患者均经尿路造影等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并将合并血液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既往肾脏或泌尿系统手术史患者排除。将患者的上述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差异极小,且P>0.05,则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手术组患者采用进行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其具体方法为:让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进行腰部麻醉,然后将输尿管放置膀胱内,在患者的患处插入导丝,用输尿管式液压泵对输尿管腔进行扩张,将导丝移至结石处,再依据情况调整并施加压力,方便分析和观察结石的情况,最后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对于个头较大的结石,可以先用激光将其击碎后取出,在取石完成后放置双J管,同时做好抗感染工作。冲击波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方式治疗,其具体方法为: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然后通过B超等检查,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情况,然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碎石,依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不同,调整碎石机焦点的位置和功率。对于较大的结石,可以采取全方位的碎石方式,进行3—5次,每次碎石时间最好间隔十天。同时,在完成碎石治疗后要做好相应的抗感染工作。

1.3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对并发症发生数进行统计,依据发生率=发生数/总数*100%计算各组并发症发生率。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评分。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的清除情况。将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结石数量进行记录,并计算出结石的清除率。

1.4统计学处理方式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冲击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术组患者,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手术组恢复情况优于冲击波组,且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冲击波组患者中31例患者的结石全部清除,其清除率为88.57%,手术组中33例患者的结石全部清除,清除率为94.29%,将两组结果对比(X2=0.729、P=0.393>0.05)。

3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于常见临床疾病,且该病的男性患者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临床中认为该病发生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泌尿系的环境、个人因素等。发生泌尿系结石后会出现下腹部水肿、尿道梗阻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肾脏和膀胱,为此,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3]。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主要有体外冲击波和内镜手术。

体外冲击波主要是利用高压电放电形成的冲击波将结石震碎,然后使结石排出体外。该种治疗方式适合较小的结石,对于较大结石,需要反复进行治疗,且机器能量不易控制,会对患者的输尿管产生伤害,也会增加患者痛苦[4]。内镜手术方式是通过含有光感纤维的内窥镜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式能够准备定位结石位置,配合密切的操作方式,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的特点[5]。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对结石清除都具有较好效果,但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式,且P<0.05。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泌尿系结石,两种治疗方式均有一定效果,但采用内镜手术的方式效果更优,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薄文恒.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0,36(22):2.

[2]王庆军.探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3):3.

[3]袁小军,马渊.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的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79+81.

[4]和亚强.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的对比探究[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8,15(010):148-149.

[5]吕篆,温伟君,何英祥.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1):2.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结石疗效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一粒米的价值
分析应用泌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给”的价值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对比
泌尿系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