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3例疗效观察

2021-01-10 11:40黄勇强周维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疼痛评分生活质量

黄勇强 周维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PHN患者;共66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方法,33例)和实验组(应用针刀治疗方法,3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对比两组PHN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PHN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PHN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刀治疗;生活质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评分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为常见的并发症,PHN患者临床典型症状为:神经痛[1]。目前尚未完全明确PHN的具体发病机制,治疗PHN患者的原则主要有:(1)迅速缓解疼痛感以及临床症状;(2)减轻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治疗PHN患者的方法比较多,如针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针刺治疗PHN患者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针刀治疗PHN患者时间短、疗效高,因此被广大医患人员所青睐。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为:PHN患者;共66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21例、12例,年龄(67.56±4.87)岁,病程(5.36±1.74)个月。实验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20例、13例,年龄(68.58±3.62)岁,病程(5.44±1.68)个月。两组PHN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未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方法:(1)选PHN患者华佗夹脊穴和阿是穴,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2)华佗夹脊穴行泄法,针刺深度在10~14mm,得气后留针0.5h;(3)阿是穴行围针法,得气后留针0.5h。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为5d,1d1次)。

实验组应用针刀治疗方法:(1)首先,让PHN患者画出疼痛部位或按照发病部位疱疹所累及的脊神经节段,医生在PHN患者所画疼痛区域寻找压痛点以及根据视诊确定神经根具体损伤范围,与此同时做好标记;(2)常规消毒铺巾,在标记处使用针刀(0.6mm×50mm)松解,在疼痛区域所对应的脊柱/神经敏感点垂直进入针刀,尽量保持与皮肤平行,横向扇形切割;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开静脉血管,按压明显出血点,预防皮下淤血;(3)松解粘连带后退出针刀,再使用纱布按压15~20min;(4)每隔7d重复一次针刀治疗,总共治疗4次。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3](治疗结束后PHN患者的临床疼痛感完全消失且局部感觉完全恢复正常为痊愈、治疗结束后PHN患者的临床疼痛感基本消失且局部感觉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结束后PHN患者的临床疼痛感未消失且局部感觉未恢复正常为无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总分为0~120分;分数越高说明PHN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低说明PHN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和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总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说明PHN患者的疼痛感越强,分数越低说明PHN患者的疼痛感越弱)。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比两组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PHN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

对比两组PHN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PHN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PHN属于神经痛范畴,其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治疗方法。

有关资料指出,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后会导致皮下组织渗出,愈合后会遗留疤痕或组织粘连等,继而引起局部循环障碍,刺激受损神经末梢,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4-5]。

祖国医学研究认为,体内气血不畅以及气血瘀滞会导致疼痛发生,继而诱发PHN。针刀治疗PHN患者的主要机制表现为:(1)切开病变组织;(2)松解粘连;(3)疏通经络。针刀治疗则主要是在病变区域进行针刀松解操作,操作期间出现切割声,松解正常组织则未有切割声。针刀操作实际上打通与周围健康组织的交流渠道,修复受损瘢痕以及缺血缺氧的挛缩组织;除此之外,使得瘢痕组织重新出现血液循环,在修复到一定程度后粘连以及瘢痕组织被正常组织所替代。针刀治疗可有效切割PHN患者的皮下粘连和挛缩组织,再予以疏通,横向切开,积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得局部受损的神经末梢组织得以修复,最终有效解决PHN患者的疼痛感。

临床实践表明,针刀治疗能够重建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堆积的炎性介质,最终减轻神经痛。针刀相比起针刺疗法所使用的针更粗,刺入皮肤后得气感更强,活血效果显著优于针刺疗法;除此之外,针刀具有切割作用,能够有效切开结节或瘢痕,继而加速血液循环和修复病灶。本研究中,实验组PHN患者接受针刀治疗后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疼痛感明显减弱。

综上所述,针刀治疗PHN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韶鹏,袁月,邓超,等. 局部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9,15(2):94-97.

[2] 苏鑫,王静. 针灸联合超微针刀结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10):1584-1585.

[3] 于云,黄凌,余雪琴. 针刀松解脊神经后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4):2185-2188.

[4] 叶晓红,潘江,余兆安. 超微针刀结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J]. 针灸臨床杂志,2020,36(4):5-9.

[5] 罗红燕,付磊,小平,等. 局部围刺联合针刀松解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105-108.

猜你喜欢
疼痛评分生活质量
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影响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病历书写情况分析及对策
三种不同镇痛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
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