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新冠疫苗接种中及对注射部位疼痛的影响分析

2021-01-10 13:11罗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护理干预

罗芬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冠疫苗接种中及对注射部位疼痛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开展时间、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4月-2021年1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期期间需接受新冠疫苗接种人员,共包含150例,在接种期间所有人员均接受护理干预与后期随访,统计所有人员接种期间注射部位疼痛发生情况,接种满意度以及接种前后疫苗知识掌握情况。结果:150例疫苗接种人员5(3.33%)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疼痛评分为(1.52±0.24)分,痛感较轻,所有人员接种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护理前后疫苗知识掌握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及时调动院内资源,做好各部门配合,为接种人员提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人员对接种过程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冠疫苗接种;注射部位疼痛;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年底爆發以来,对我国经济生产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病毒不断变异、扩散,现在已表现出席卷全球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一次的实时数据统计,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1年8月20日,全球疾病确诊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病死人数超过400万[1]。由于疾病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一定致死率,临床也较为关注疾病治疗、控制研究[2]。于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出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并立即开展病毒疫苗的研制[3]。新冠疫苗是专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在控制疾病传染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全国各地也比较关注医院疫苗接种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在新冠疫苗接种中及对注射部位疼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区间选择2021年4月-2021年11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内于我院登记接种新冠疫苗的150例居民。所有人员性别分布,其中包含男性80名,包含女性70名;年龄区间在20~60岁,平均年龄为(40.17±5.39)岁;所有人员均符合疫苗接种条件,接种处皮肤未破损,资料详实完整,配合态度较好。

1.2方法

所有人员均接受全程护理干预,①预检护理:在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前,医院应做好预检管理。于医院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台,要求工作人员做好疫苗接种人员信息登记,并在登记期间测量记录接种人员体温,检查人员健康防疫码。除做好基础检查工作外,还应及时与接种人员沟通,了解其是否存在慢性病史,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加设血糖监测,了解患者个人血糖控制情况,要求所有接种人员遵循院内规定“保持一米线距离”,并在地上做好“一米线”标识,摆放座椅供等候人员休息[4]。②健康咨询护理:结合院内人力资源情况设置健康咨询台,并在其旁放置“接种人员注意事项”宣告牌。设置2~3名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引导人员了解宣告牌内容,解答人员疑问,引导其最近路线至疫苗接种区或。对于女性、老年接种人员,及时询问其是否处于月经期或患有慢性疾病,及时告知月经期人员、接受其他药物治疗人员、空腹人员、易过敏人员适当调整接种时间。③接种护理:所有疫苗接种人员需先至信息登记处完善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疫苗接种申请信息,是否与登记信息符合,在确认无误后,引导人员至接种区。严格按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储藏要求进行储存,并随时关注储存温度条件,做好温度记录。在疫苗取出后应及时关闭冰箱门,不得因为节省时间而同时取出多支疫苗存放于室温下。设计老年人优先接种标识与候接座椅,主动为老年人提供热水、毛毯、食物等。采用分小组接种模式,疏导高峰期人群,依照接种台数量、疫苗数量合理限制每日接种数。在为人员接种疫苗前再次核对信息,并询问人员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确认无误后,进行简单健康教育,说明接种疫苗后续流程,在接种完成后及时引导人员至观察区等候。期间对于老年人群、儿童人群或情绪较为紧张人群应注意心理疏导,减少其接种顾虑,放松情绪。对于儿童、老人,接种医师在操作前还应再次进行心理干预,通过亲切耐心交谈,观察儿童、老人表情神态进行情绪安抚,减少其对疫苗接种的恐惧感,在接种期间可指导家长进行协助,共同安抚儿童,提高其配合能力,在接种完成后及时给予言语鼓励,肯定人员配合表现。④留观区域护理:第一留观区域应配备足量的座椅以及纸杯,并免费提供热水。每位接种人员进入留观区均需记录清楚其体温以及疫苗接种完成时间,在留观区内电子屏上反复滚动播放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对于观看屏幕不方便人员,可指导其扫二维码,关注医院公众号,在手机端了解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第二在留观区内设置1-2名流动服务人员,通过巡查了解接种人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优先对妇女、儿童、老人提供指导服务。

1.3观察指标

1.3.1 注射部位疼痛:统计所有人员疫苗接种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情况,其中疼痛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总分在0-10分之间,得分越低表示痛感越轻。

1.3.2 接种满意度:结合小组自制的《疫苗接种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从接种安排、接种指导、等候时间、护理服务4个方面开展,每项评分范围在0-25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3.3 接种前后疫苗知识掌握:结合小组自制的《疫苗接种知识》进行评估,从接种时间、接种流程、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疾病感染症状4个方面开展,评估所有人员接种前后知识掌握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注射部位疼痛情况

经本次护理干预后,150例疫苗接种人员5(1.33%)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疼痛评分为(1.52±0.24)分,痛感较轻。

2.2 接种满意度

统计接种人员满意度接种安排、接种指导、等候时间、护理服务4项参数评分分别为(22.81±2.23)分、(22.62±2.45)分、(22.39±2.26)分、(22.52±2.47)分,总体接种满意度较好。

2.3 接种前后疫苗知识掌握

统计接种前后疫苗知识掌握情况,接种后所有人员疫苗接种知识掌握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目前病毒自然宿主尚未明确,其传染源主要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包括无症状感染者[4]。到2021年2月25日,经过我国医学、科學家不断研究实验,已附条件上市三个灭活疫苗,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国内病毒屏障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各个省市区医疗机构也在当地政府部门部署下及时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5-6]。随着接种量的不断加大,接种人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成为了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尤其是注射部位疼痛,不仅会为患者增加生理不适感;还会加重其情绪负担,担忧疫苗效用,降低对医护人员信任能力[7]。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通过做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注射部位疼痛人员数量,提高人员接种满意度与知识掌握情况。注射部位疼痛是较为常见的接种不良反应,与接种人员年龄、疼痛耐受能力、情绪等均有关联,多见于儿童接种人群,容易因接种疼痛而产生明显的抗拒情绪,降低接种配合能力。在本次新冠疫苗接种期间,首先医护人员注重心理疏导开展,给予儿童、老人特殊关爱,通过在接种等候期间安排座椅、接种期间及时进行语言鼓励、安慰,可有效减少其对疫苗接种过程的恐惧感,放松情绪,减少针刺过程产生的不适感,提高配合能力,降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第二在接种期间做好人员预检观察与健康咨询,通过宣告牌提示、人员口头提醒等方式帮助接种人员判断自身是否符合接种条件,更有助于其做好接种准备,合理避开不适宜接种时期,减少因自身因素影响,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降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第三在接种期间合理安排接种数量,设置等候座椅,可有效减少人员等待时间,减少因排队过长产生的不良情绪,影响接种配合。第四在接种完成后,做好留观区护理,指导接种人员主动、被动了解接种后注意事项,也有助于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接种后饮食、药物等刺激致不良反应出现可能,减少接种过程对其正常生活的干扰

总而言之,在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做好护理干预,及时指导人员了解接种注意事项,做好个人配合,可有效减少接种不良反应产生。

参考文献:

[1] 颜钰, 段棣飞, 陈霞,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意向及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研究, 2021, 34(9):5.

[2] 毕艳玲, 张建华, 玉光罕,等. 优质护理举措在优化新冠疫苗接种点工作流程中的经验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21年25期, 135页, 2021.

[3] 陈宝, 陈颖妹, 韩花桂,等. 海口市门诊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 38(10):5.

[4] 周翠云, 陈惠清. 健康女性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 22(10):5.

[5] 王梅. 社区接种新冠疫苗的临床护理体会[J]. 饮食保健 2021年39期, 208-209页, 2021.

[6] 狄寒玲, 张丽伟, 江淑芳,等. 江苏省医务人员新冠疫苗自愿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 31(19):5.

[7] 许建玲. 精细化护理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22):3.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护理干预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