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11 09:23陈敏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运用策略语文教学

陈敏

【摘要】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的优势,成为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微课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新的教学手段,新的电子媒体,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微课概述

从本质上说,微课是一种以视频方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是利用网络在线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的资源应用小环境。之所以称为微课,一是因为每节微课的时间都比较短,一般都控制在5-8分钟;二是因为内容精练集中,一般只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环节组织教学;三是因为主题非常突出,一节微课往往只围绕一个主题来展现学习策略。微课虽“微”,但环节齐备。微课一般由开始、讲授、结尾三部分构成。开始部分是由片头和导入组成。片头的设计要简约大方,呈现出微课的名称、主讲教师的基本信息即可。导入不要过长,最好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能够交代清楚学习的目标与任务。讲授部分是其主体部分,承担着重要的教学功能。这一部分在整个微课过程中所占时间最长,其内容应该反映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其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材料充实而运用合理,问题的提出要层次清楚针对性强,解决问题要方法得当干净利落,内容讲述要衔接流畅重点突出,对于重难点的突破要体现出视听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结尾部分应该包括四个基本要点,一是对重难点内容的强调,二是对整节课内容的概括总结,三是要提出与本次微课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四是要留下相关的作业。微课的开始、讲授和结尾三部分的设计应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个部分之间从内容上看要相互呼应,从结构上看要过渡巧妙。

二、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的知识内容也越来越抽象深奥。这时,如何快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成为教师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虽然语文教材是由专门的教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以及教学要求编写而成,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由于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对于高年级教材涉及的很多知识的了解都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没有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而是直接进入正题的话,很容易会让学生一头雾水,难以了解文章主旨,从而在之后的学习中感到迷惑、无趣,对于此后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例如,在学习《珍珠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对珍珠鸟的外观形状、生长环境以及日常的行为活动进行介绍,同时可以在微课中展现一些各种各样的珍珠鸟的图片或者是文字介绍,增强学生对于珍珠鸟的基本理解。在以上案例中,学生由于自身生长地域的限制,对于珍珠鸟这一物种可能并不熟悉,这也就为之后的学习带去了困难。在学习了以上的微课之后,学生对于有关珍珠鸟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些理解,这样一来,在对整篇文章进行学习时,困难就会有所减小。

(二)借助微课,巧设情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景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在众多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和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情景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内驱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够巧妙作用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了让这种模式以更自然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创设情景,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掌握重难点知识。

例如,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内在深意,教师可以在上课以前为学生展示一个微课视频。在这则视频中,学生将用直观的方式看到这首诗中隐藏的故事:已经是傍晚时分,秋雨连绵不绝地下着,寒意一阵阵地涌来,这让离别变得更加艰难。诗人和好友辛渐在芙蓉楼上推杯换盏,待抬眼望向长江,发现江上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雨雾,那雨雾和连绵不绝的江水仿佛连成一线。两个人喝着喝着,不知不觉天已大亮,辛渐也必须乘舟北上,赶赴洛阳。在离别之际,诗人告诉辛渐,如果洛阳亲友问起他的处境,请转告他们,他的心意始终不变,如冰心一般纯洁、清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可以将微课和情景教学相联系,用微课创设情景,用微课营造氛围,必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妙利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地积累字、词、句以及语法等知识,来实现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以及文学审美、思维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就意味着仅凭短暂的课上时间,根本难以帮助学生充分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就十分必要。在微课的支撑下,教师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提升自主学习的信心。

举例而言,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由于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知识较多,学生很容易出现跟不上教师节奏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借助微课来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对生字词的掌握以及文章整体的通读,并将其中的人物、地点名称以及典故等知识点标注出来,便于课上进一步学习。经过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在课上的时候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主旨大意。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脱离教师辅导的情况下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学习到必要的知识内容,而且可以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为老师,应更多地使用微课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微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那些基础的字词以及语文常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起超.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7):62-63.

[2]俞荣伟.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28):58-59.

[3]刘仙群.浅谈微课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8(34):160.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运用策略语文教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