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提效减负教学策略

2021-01-11 13:43郑安东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

郑安东

【摘要】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相对来说是较大的,所以教师就要能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去进行创新改革,去利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刺激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提效减负教学。对此,本文从“细分课堂教学目标,优化备课质量”“妙用多媒体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加强课后延时教学,减轻学生压力”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初中数学提效减负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提效减负;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课后延时教学

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的学习负担,但是这并不意味学生就可以“放飞自我”,同时教师也要去思考和改进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去培养更加优秀的数学人才。对此,“提效”的过程中教师则要能够充分培养学生们的乐学意识,并要能够帮助他们掌握会学和会用的能力;而“减负”,则是要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课后作业等负担,要让学生的大脑能够始终处于灵活运转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所以,教师就要能够有效把握双减政策和提效减负策略的真谛,去有效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双增”,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最终有效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一、细分课堂教学目标,优化备课质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数学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首先必然要做好备课环节,从而才能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对此,教师要能够精细划分课堂教学目标,要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的“零”与“整”教学,以帮助学生们合理构建起知识网络框架。同时,教师还要具备随机调整教学节奏的意识与能力,要坚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而及时、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效果。

例如,任课教师在设计“有理数的大小”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为三部分。其中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而对于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对于数学计算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对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能力,从而细分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妙用多媒体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难度过大而产生消极、懈怠的学习情绪,对此教师就要能够利用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形象程度和趣味程度,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更加乐于主动探究知识的核心本质,从而有着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最终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平移”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分别展示商场的电梯、推拉抽屉、推窗户、医院和大厦里的移门等等视频,并询问学生:“这些物体的运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回答:“它们挪动了位置,”从而利用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有效的导入了本课内容“平移”,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做平移相关的练习题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帮助学生进行动画演示,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知识的形象程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加强课后延时教学,减轻学生压力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更加规范,课后培训班的数量也急剧减少,与此同時,教师们的教育责任也相应地有所增加,对此课后延时教学服务的不断优化也大大有助于实现提效减负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环节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完成作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此此过程中开发和应用更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进而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新鲜感,也可以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其余学科等内容的联系,最终大大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延时教学收集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疑问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或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于是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不断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以及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而综合设计和开展全新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进而充分实现提效减负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帮助学生们去探索和总结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更要着重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这样一来也更加有利于达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学习更深奥的数学知识以及未来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小兰. 任务驱动 减负增效———初中数学提效改革实践谈[J]. 读天下(综合), 2018, 000(014):191-191.

[2]郝天丽, 吕文昌, 吕文欢. 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不力原因及改进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 000(023):89-89.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学生眼中的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