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术式与开腹术式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评价

2021-01-12 08:42姚亘达
关键词:肠管术式肠梗阻

姚亘达

(京山市新市卫生院,湖北 京山 431899)

粘连性肠梗阻属于一种急腹症,在普外科临床中可见性较高,以腹部手术及炎症刺激为主要发病原因,常具有腹胀、腹痛、停止排便排气、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且可能伴随发生绞窄性肠梗阻[1]。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发作较为反复,若患者病情急性发作通常需利用急诊手术方法以解除梗阻,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治疗。以往,开腹手术是临床方面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式,但具有恢复慢、创伤大、并发症多、易发生切开疝、易再次粘连、梗阻等诸多弊端。在微创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临床范围内对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应用已较为广泛,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微创术式与开腹术式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依据抽签法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3-74岁,年龄中位数(48.27±6.16)岁,所有病例均存在腹部手术史,具体包括阑尾炎手术、胃/肠穿孔修补手术、妇科手术、胆道系统手术,所对应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10例、7例、5例;研究组中有2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2-75岁,年龄中位数(48.31±6.49)岁,所有病例均存在腹部手术史,具体包括阑尾炎手术、胃/肠穿孔修补手术、妇科手术、胆道系统手术,所对应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9例、8例、4例。两组患者手术史、年龄、性别等相关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全部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中需对“宁伤腹壁,不伤肠管”原则予以严格遵循,并于手术中规范操作,为患者彻底止血,冲洗、引流也需充分,利用透明质酸钠或生物蛋白胶喷覆患者肠管粗糙面缝合处,以避免再次粘连。

1.2.2 研究组

为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全部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并将患者腹压维持在10-13mmHg(1mmHg=0.133kPa)范围内,将10mm Trocar置入患者距离手术疤痕处较远的左上腹部位或脐部,并以此作为观察孔,对患者肠粘连情况及梗阻具体位置进行观察,以患者实际病变情况及位置为依据对操作孔位置及具体手术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若患者肠粘连类型为束带状或膜状则利用电凝或剪刀实行锐性分离;若患者肠管粘连于患者开腹手术原切口且与腹壁紧贴,需实行牵拉操作,并在间隙显露后利用超声刀紧贴患者腹膜行分离操作;若患者具有肠壁浆肌层损伤伴随症状,需利用带针长线行间断缝合操作。

1.3 评估依据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①治疗期间指标具体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②并发症具体包括切口疝、粘连复发和手术切口感染。

1.4 统计分析

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所有数据的统计皆经由SPSS19.0软件完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3.32±5.26)ml、(73.02±15.31)min、(22.34±3.91)h、(2.02±0.64)d,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 5 1.4 8±1 4.4 2)m l、(118.36±23.04)min、(91.93±12.42)h、(6.13±1.06)d,统计分析结果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7.89%(3/38)患者接受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状(2例切口疝、1例手术切口感染),相较于对照组的26.32%(10/38)(4例切口疝、3例粘连复发、3例手术切口感染)更优,统计分析结果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密切相关于腹部手术及感染性疾病,有统计结果指出,约有八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由腹部手术所导致,并且,所接受手术治疗的次数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呈正比[2]。

以往,临床方面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治疗时主要采用的术式为开腹肠粘连松解术,可收获较好消除、松解粘连的效果,但开腹创伤会较大程度上使患者机体受损,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丢失血量多、患者术后恢复慢等诸多弊端,且患者于术后再次发生梗阻、粘连的风险较高,极易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3]。

在现代腔镜技术的持续发展、完善背景下,微创腹腔镜术式因其术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及患者所关注、青睐,其也被广泛应用至了对诸多疾病的治疗当中[4]。为对微创腹腔镜术式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可行性进行明确,本研究为38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了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所得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在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更优,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本研究为研究组患者所采用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方案在患者腹部所作切口较小、距离其粘连肠管较远,且相较于开腹手术,微创腹腔镜手术中所应用的手术器械对患者肠管所造成的刺激也较小,患者肠管无须在外界环境中长时间暴露,更可充分规避患者肠管与腹壁、肠管与肠管之间的粘连,故最终可达到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避免其疾病再次复发的效果。

以上,相较于传统开腹术式,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微创术式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各项指标,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肠管术式肠梗阻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的辨证施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