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血管成像对动脉瘤的诊断意义

2021-01-12 08:42叶爱玲
关键词:灵敏度一致性检出率

叶爱玲

(沭阳协和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故给予动脉瘤患者早期积极有效诊断至关重要,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常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动脉瘤,不仅可了解血管壁情况,诊断价值高,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但其对患者具有一定创伤,并发症多,无法作为常规检查。故寻求易操作、无创且敏感度高的检查方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64排CT血管成像(64-CTA)因其具有安全可靠、可重复等优点,被患者及医师广泛接受。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64-CTA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30例疑似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2.31±2.16)岁,入院时均给予患者64-CTA检查。纳入标准:(1)皆符合脑动脉瘤疾病有关诊断标准;(2)为突然发病,并且有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CT检查禁忌症;(2)多器官功能障碍;(3)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对碘对比剂有过敏反应。

1.2 方法

选用SOMATOM Defimifien AS型64-CTA扫面仪器进行检查,取患者仰卧位,固定其头部,检查范围包括主动脉弓层面至颅顶,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20kV,机架旋转速度为0.4s/r,管电流设为自动,螺距0.516:1,准直为64×0.625mm,探测器宽度为40mm。首先测定对比剂峰值,采用Ulrich Missouri型数控高压注射器,以5ml/s速率经肘静脉注射20ml拜耳先灵及生理盐水。然后给予患者DSA扫描,根据峰值时间确定扫描触发时间,经肘静脉注射55-60ml拜耳先灵及40ml生理盐水。注药前后进行2次扫描分别得到平扫及强化横断面图像,将所有图像上传至AW4.4工作站进行处理。所得图像由2名或者以上经验丰富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不一致通过讨论得出最终结果。以DSA检查为依据,分析64-CTA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DSA检查结果

30例疑似患者中,经DSA检查确诊19例动脉瘤,占63.33%,其余11例为非动脉瘤,占37.77%。

2.2 64-CT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对照

以DSA检查为依据,64-CTA共检出18例动脉瘤,疾病检出率为94.74%,64-CTA诊断动脉瘤的灵敏度为89.47%、特异度为90.91%、准确度为90.00%。64-CT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789)。详见表1。

表1 64-CTA检查与 DSA检查结果对照

3 讨 论

动脉瘤又叫做脑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是:脑动脉局限性、异常扩大,常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动脉瘤病因复杂,有先天性、动脉硬化性、肿瘤性等类型之分,其中动脉硬化性的临床发生率最高,多见老年群体。因此,早期采取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对提高疾病检出率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能避免致命性的再出血发生,减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的发病。以往临床常采用DSA方式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作为金标准,虽然其诊断价值较高,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造影剂使用量较多,可能会导致出血、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且其步骤繁琐、费用昂贵,最重要的是检查有创,患者接纳度低。因此,探寻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的替代检查方式十分必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诊断技术不断发展,64-CTA因其具有检查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容积CT采集技术和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处理技术的结合,对于动脉瘤诊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三维显示,(2)任意角度的反复观察,(3)对动脉瘤内部和载瘤血管与邻近血管情况都能够观察测量,敏感性和特异性与DSA相近。尤其是GE 64-CTA作为新一代CT机的代表,较以往CT机,扫描速度更快、空间分辨率表达更高、搜集到的数据量更多、后处理软件功能更为丰富和准确。本研究结果显示,64-CTA共检出18例动脉瘤,疾病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检查结果与DSA具有极好的一致性,提示64-CTA对动脉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可能作为替代DSA的常规检查方式。分析其原因在于,64-CTA不仅可对血管进行检查,也可扫描血管壁、软组织及骨组织等,能够多方面、多角度显示动脉瘤,准确测量动脉瘤大小,也可显示出瘤体上是否存在细小动脉分支等情况[2]。此外,64-CTA可清楚显示肿瘤的生长方向,瘤颈的形状,可使术前评估更加准确及简单。但是该种检查方式仍有一定缺点,如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患者体位、头部晃动等影响,影响诊断结果,故在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通过对本组30例疑似患者的64-CTA诊断观察发现,尚有一定漏诊几率,分析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造影的过程当中,造影剂注射的速度太快、动脉瘤较小、瘤颈过长,在短时间内造影剂不能完全填充,动脉瘤继而不能完全显影,或是显影不满意。

综上所述,64-CTA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可重复等优点,对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与DSA结果一致性极好。所以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状态下,建议首先考虑64-CTA检查,如需进一步治疗,则考虑做DSA诊断,虽然在空间显示上,CTA优于DSA,但对CTA检测为阴性的患者,DSA基于其动态性的观察和介入治疗,效果仍然较64-CTA优,因此64-CTA检查并不能完全替代DSA。两种检查手段各具优势,且互补,应于临床实际选择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灵敏度一致性检出率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