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疗丹毒临床观察

2021-01-12 06:19张羽曾宪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五苓散水肿下肢

张羽,曾宪玉

(1.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2.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 武汉)

0 引言

丹毒又称网状淋巴管炎,是皮肤科临床中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好发于面部、小腿、足背等处,以小腿胫前最常见,多为单侧性。表现为急性起病,常先有恶寒、发热、头疼、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而在患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灼热,自觉疼痛[1]。病程在4-5 天达到高峰,若不积极治疗,可发生淋巴管阻塞、淋巴水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我们采用五苓散加减联合抗感染治疗一侧下肢丹毒20 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期间,选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住院的一侧下肢丹毒的患者共计40 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经过评估这些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将全部4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患者,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每组有患者20 例。观察组男13 例,女7 例;年龄17~69 岁,平均年龄(50.6±16.45)。对照组男14 例,女6 例;年龄13~87 岁,平均年龄(51.8±23.2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发生于下肢;②局部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皮温高,按之疼痛;③急性起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④可有皮肤、粘膜破损或脚癣等病史;⑤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一侧下肢丹毒诊断标准;②证候分类属湿热毒蕴证;③入院前未予治疗;④自愿参加并能规律用药。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患者;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妊娠、哺乳期患者;④青霉素试验阳性;⑤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青霉素800 万U 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五苓散加减:桂枝15g,茯苓30g,泽泻15g,猪苓10g,白术20g,关黄柏10g,川牛膝10g。煎药机煎药,水煎至250mL,统一包装成袋,每剂中药包装成两袋,每袋约125mL。每日一剂,每次一袋,早餐及晚餐后0.5h 温服。

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5 天后观察患者下肢水肿改善程度、VAS 疼痛评分改善程度。10 天后观察总体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下肢水肿改善程度,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显效:经过治疗后,水肿全部消退;有效:经过治疗后,水肿较前减轻,但未完全消退;无效:经过治疗后,水肿及其他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疾病程度加深。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疼痛的评估,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五天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在纸上划一条10cm 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纸上标出能代表白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

总体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异常。未愈:全身与局部症状未能控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仍明显异常。

全部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 计量资料以以(±s)表示, 组间行方差分析, 组内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计算得到的P值,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5 天后,一侧下肢水肿改善总有效率、VAS 疼痛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2.1 两组患者治疗5 天后下肢水肿改善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5 天后水肿改善程度( 例 )

3.2.2 治疗前及治疗第五天VAS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第五天VAS 疼痛评分改善程度

3.2.3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10 天后( 例 )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

4 讨论

发生在下肢的丹毒,常由足癣或外伤引起,若治疗不当,反复发作,可导致下肢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不畅,日久形成象皮肿。丹毒的西医治疗多采用系统抗生素治疗,持续用药2 周左右[3]。由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周期较长,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的风险。有研究表明, 中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丹毒效果明显[4]。

中医有关丹毒的描述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少阳司天, 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熛。”中医认为丹毒由于素体血分热盛,加之患者下肢肌肤破损,火毒侵入人体而阻塞经络,气血蓄热而发[5]。中医治法以清热利湿为主,董文启[6]运用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下肢丹毒,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7.5%。其认为凉血解毒利湿的中药能抗菌、抗病毒、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王凯诚等[7]在治疗丹毒时,将白花蛇舌草、白鲜皮等中药煎水后浸浴,并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下肢的红肿热痛。其认为清热解毒的中药对多种致炎细菌有抑制作用,收效显著。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采用中医药联合系统抗生素治疗的丹毒患者,在水肿消退及疼痛减轻上有明显的优势。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中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共有5 味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方中桂枝辛温,既能温化膀胱而利小便,又能疏散外邪而治表证;茯苓、猪苓甘淡渗湿,助二苓以利水;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使脾强而制水,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8]。本次研究患者以湿热毒蕴为主,故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加用关黄柏以清热燥湿,川牛膝以利水通淋。诸药合用内服,共奏利水祛湿、清热解毒之效。研究统计的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水肿消退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用五苓散加减在改善丹毒患者临床症状上优于单纯抗生素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五苓散加减联合青霉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丹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五苓散水肿下肢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五苓散治疗水肿验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