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2019 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2021-01-12 06:19刘书强吴昊纪如平蔡元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口病淮安肝炎

刘书强,吴昊,纪如平,蔡元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淮安)

0 引言

为了解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与流行特征,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有效减少传染病发生[1],本文分析了2019 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发病传染病疫情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9 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所属的传染病个案信息为研究资料,人口资料来自2019 年淮安区统计年报。

1.2 方法

利用Excel 及SPSS 19.0 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对发病日期为2019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已终审的39 种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按照人群职业、性别、年龄、地区及时间分布,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在国家规定的39 种法定传染病中,2019 年淮安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 种2752 例,报告发病率258.85/10 万;死亡3 例,死亡率0.47/10 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0 种1293 例,发病例121.49/10 万,死亡3 例,死亡率0.28/10万。丙类传染病6种1459例,发病率137.09/10万,无死亡病例。

2.2 传染病发病位次

全区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 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104.45/10 万、肺结核(50.44/10 万)、肝炎(38.98/10 万)、梅毒(24.42/10 万)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5.50/10 万),见表1。

表1 2019 年淮安区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五位疾病位次

2.3 流行病学特征

2.3.1 地区分布

全区27 个乡镇、社区均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前5 位 的 城 东 乡(537.24/10 万)、淮 城 镇(500.45/10 万)、范 集镇(492.70/10 万)、福地路社区(/10 万)、三堡乡(/10 万),见表2。

表2 2019 年淮安区法定传染病发病地区分布

2.3.2 职业分布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职业人群是: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1199 例)以手足口病为主,农民(990 例)以肺结核和已型肝炎为主,学生(234 例)以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家务及待业(137 例)以肝炎为主。

2.3.3 年龄与性别分布

2019 年报告发病男女性别比1.62:1,病例主要集中在0-7岁组,构成比为43.93%,见表3。

2.3.4 时间分布

2019 年全年均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其中5.6 月份和12 月份出现两个发病高峰。5,6 月份病例以手足口病(512 例)为主,12 月份病例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104 例)为主,主要原因是辖区内一所学校发生了暴发疫情。见表4。

表3 2019 年淮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年龄分布

表4 2019 年淮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年龄分布

2.4 传染病传播途径及构成

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67.04%),其次是血源性及性传播性传染病(26.42%),肠道传染病(6.00%),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0.44%),其他传染病(0.11%),见表5。

表5 2019 年淮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构成

2.4.1 呼吸道传染病

共报告1845 例,占2019 年报告发病数的67.04%。其中手足口病1113 例(60.33%),肺结核537 例(29.11%),流行性感冒92 例(4.99%),流行性腮腺炎76 例(4.12%),猩红热14例(0.76%),风疹12 例(0.65%),麻疹1 例(0.05%)。

2.4.2 血源及性传播性疾病

共报告667 例,占2019 年报告发病数的24.24%。其中乙 型 肝 炎286 例(42.88%),梅 毒261 例(39.13%),丙 型 肝 炎69 例(10.34%),淋病33 例(4.95%),艾滋病18 例(2.70%)。

2.4.3 肠道传染病

共报告225 例,占2019 年报告发病数的8.18%。其中感染性腹泻病165 例(73.33%),戊型肝炎27 例(12.00%),肝炎(未分型)17 例(7.56%),甲型肝炎16 例(7.11%)。

2.4.4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共报告12 例,占2019 年报告发病数的0.43%。其中疟疾9 例(75.00%),登革热3 例(25.00%)。

2.4.5 其他类传染病

共报告3 例,其中1 例狂犬病,2 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2019 年报告发病数的0.11%。

3 讨论

2019 年淮安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特征提示,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传染病16 种2752 例,其中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性疾病为主,病种主要是手足口病、肺结核、肝炎、梅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这与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基本一致[2]。

全区手足口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较其他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发病人群集中在<7 岁人群,其中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是重点防控人群,且在学校和幼托机构有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暴发或者聚集性疫情,主要原因为学校和幼托机构人群密集,该年龄段人群免疫力低下。因此首先倡议辖区内学校及幼托机构做好教室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学校、幼托机构进行放学紫外线照射等空气消毒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3]。其次辖区内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在校师生的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学校和幼托机构的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全区肺结核、肝炎、梅毒等慢性传染病发病率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不排除有平常年度重复报告现象。血源及性传播性疾病中,肝炎、梅毒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为我区是农业大区,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不高,卫生意识方面较弱,以外出打工为主,人员流动性大,暴露机会增加,且人群基数大,肝炎、梅毒等慢性病治愈率不高,存在平常年度重复报告等原因。因此应该深入建筑工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农民工聚集的场所,加强肝炎、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和预防疾病的干预力度,提高此类人群的健康观念及防病意识[4]。

发病地区主要以城区为主,城东乡、淮城镇、福地路社区等均为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人流量及人口密度较农村大,疾病传播几率大。发病时间为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且大多数月份发病平稳;全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值,一是5.6 月份为春夏交替季节,儿童抵抗力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其他月份略高;二是12 月份有学校发生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①全区应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加的传染病防控机制;②政府部门应持续增加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加大预防接种力度,利用接种疫苗来减少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和广大群众的思想从“你要健康“向”我要健康”转变,主动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5];③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完善专职校医的配置,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落实好学校及托幼机构因病缺课监测制度、晨午检制度等,保证儿童与青少年的户外运动时间,根据季节变化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在校师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发挥特长,盘活数据,做好传染病疫情分析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分析结果和结论,为制定科学性政策提供指导[7];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落实好全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工作执行的力度,确保报告信息的及时、有效和完整。提升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救治能力,强化传染源的隔离与救治,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蔓延;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广泛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营造全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

猜你喜欢
口病淮安肝炎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世界肝炎日》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