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2021-01-12 06:19张彩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手术

张彩娇

(吉林市人民医院日间病房,吉林 吉林)

0 引言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内出现的一种良性增生肿物,且有一定的癌变几率,不同类型的息肉癌变率也存在差异,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有效控制疾病,防止癌变,不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还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是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有研究显示,该治疗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68 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就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8 月时间段至我院就诊的68 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34 例)和干预组(34 例)。参照组患者中男24 例、女10 例,年龄22-70 岁,平均(46.80±6.74) 岁;病程1-5(3.11±0.84)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8 例、高中7 例、专科及以上19 例。干预组中男25 例、女9 例,年龄20-68 岁,平均(46.59±6.44) 岁;病程0.5-6(3.05±0.91) 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7 例、高中9 例、专科及以上18 例。两组基线资料显示P>0.05,提示对比研究成立。

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以及细胞组织学检验均确诊为消化道息肉;符合手术指征患者;意识清晰且无交流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病历资料完整;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手术禁忌症;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异常。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用药指导等多项内容,干预组在以上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护理。首先需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并告知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另外需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另外需进行术前准备,吩咐患者术前八小时禁食,四小时禁水,检测肝肾功能、心电图并进行凝血分析,准备手术需要的相关器械。(2)术中护理。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确定仪器正常。手术时积极配合,及时调整患者体位和胃镜角度,确保视野清晰。(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叮嘱患者至少卧床休息六小时,避免剧烈运动。询问患者是否不适,并观察是否存在出血、腹胀、腹痛、肛门排气等情况,出现问题时需及时告知医生并解决问题。(4)并发症护理。术后两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悦,适量运动以促进肠胃功能恢复,以免发生便秘。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和大便颜色,观察是否出现排便疼痛,出现问题立即解决[3]。术后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合理安排饮食,必要时给予低血糖药物治疗,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低血糖、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低血钾、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2)生活质量评估。安排专业人员以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 分别对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躯体、生理、精神、环境等,总评分在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 表格后进行分组。分组数据输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率”表示,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P=0.01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征兆并不明显,相关研究显示,此疾病的发生不仅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联系[4]。消化道息肉虽然是良性增生肿物,但也有癌变的可能,因此需及时治疗,以免危及生命。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开始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且获得较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5]。但有研究显示,无痛胃镜下治疗无法直接接触病灶,无法准确切除病灶,易损伤周围健康组织,引起机体应激反应[6]。尽管该治疗方式属于微创手术,但仍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效果。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生活质量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34 71.10±6.13 80.42±4.67干预组 34 71.06±6.20 88.70±4.02 t 5.242 5.831 P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本研究对68 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并发生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参照组29.41%(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合理优质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主要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采取护理措施,术前主要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手术时积极配合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改善预后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熊凤娟[7]等研究中,对82 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给予纽曼系统护理干预这类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P<0.05)。说明纽曼系统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这一研究数据与此次研究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此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消化道息肉手术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手术之后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