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2021-01-12 03:01王铁柱
黑河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劳动

王铁柱,董 建

(天津音乐学院 思政教学中心,天津300171)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各级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方位育人”,劳动教育要积极探索以“劳动”来“育人”的现实策略。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应立足实际、深挖特色,明确加强、改善劳动教育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在总结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基础上,探究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育人的路径,以期实现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实践劳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生成范式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分析范式也是建立在实践性基础之上,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马克思主义将“现实的人”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人的发展也在实践劳动中实现,人所处于的环境同样在实践劳动中发展变化,人的思维、能力的生成与发展都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实践劳动基础上,实践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2]实践劳动是促进人发展的生成范式和逻辑起点,实践劳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促进了人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性,人在实践劳动中得到身心锻炼,推动人的思维、个性、关系、能力都随之发展。人不是蛰居于抽象世界的,在马克思语境中,作为“现实的人”,只有通过与他者的积极联系,才会形成实践劳动,进一步而言,也正是在实践劳动之中,人才会实现生存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劳动与人的辩证关系论述,为高校劳动育人的路径探索提供了理论参照。

(二)劳动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手段

实践劳动不仅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逻辑起点,而且实践劳动教育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手段。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这表现为两个层面。

1.劳动教育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实践劳动要依托教育形式繁衍和发展,劳动促进了人的产生,然而人获得实践劳动的认知、经验等,需要通过教育的形式来获得,在这一层面来看,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不断得到发展的基础条件,马克思说: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在马克思的论述视野中,劳动教育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

2.具体的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现实途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重视劳动教育对人及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且也更加关注具体的劳动实践对人的发展的训练意义,马克思说:“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4]人的发展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行动,人的各种丰富的潜能皆是在实践劳动之中得到激活、开发与运用的,实践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成起点。在实践劳动之中,人与他者建立的“关系式”也有效促进自身与他人的协同发展。人既然是一种“关系式”发展范式,则预示着人具备多种发展的潜能,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所困,人的各种潜能只处于可能性状态,在现实中有时会出现“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给人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机遇,人的全面发展也可在各类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得到训练。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论述为高校劳动育人的路径探索提供了学理参考。

(三)实践劳动是涵养人的“美”的重要载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和价值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人的发展是全面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世界的提升,人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对“美”的需求也成为应然,真善美是有机统一的,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资料的富足,社会对“美”的渴求日益增长,实践劳动是塑造“美”的重要载体,“美”的涵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极好彰显。在马克思语境中,“美”体现为实践性,“美”在实践劳动中产生、认知和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说“劳动产生了美”这包含了这几层涵义:一是,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类概念”以表达“美”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手稿》中,马克思分别用“音乐的耳朵”等将人与动物进行对比,用以说明“美”在确立人的本质力量中的重要意义。尤为重要的是,在马克思语境中,在扬弃了私有制之后,人在实践劳动中,不仅在劳动结束之时获得了劳动果实,而且在整个劳动过程之中体验到的是劳动的乐趣、劳动的“美”。二是,“美”不是一个抽象物,而是在实践劳动中生成的。无论是对劳动果实的喜悦之美,还是劳动过程的感受之悦,都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实践,人只有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将自己的理念、经验等付诸于劳动实践,才会感受现实的“美”,进而创造更多的“美”,促进人与社会健康发展。这一理论的阐释为艺术院校劳动教育在“育人”层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劳动教育之于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认为,实践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基础和重要条件。艺术院校作为培养高等艺术人才的储备库,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未来艺术工作者的素养优劣,所以从人才培养高度审视,劳动教育予以艺术院校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克服艺术院校学生劳动相对缺失的重要途径

从历史角度看,当前的“00后”出生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已取得了快速发展,表现在个体家庭、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大幅提高,家庭恩格尔系数皆相对下降。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经济条件的向好,父母为了子女更好成长,便会为其学习创设优越条件,减少让子女劳动的时间,甚至选择不让子女参与家庭内外的各种劳动。这样就造成了“00后”青年大学生在劳动方面普遍相对缺失。从现实角度看,艺术专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富裕,这种相对富裕的家庭条件更进一步减少了艺术专业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

基于这样的现状,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为指导,在他们进入艺术院校之后,施予科学的劳动教育,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懂得劳动创造价值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而让他们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增强自我教育的成效。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是源于一代一代建设者的辛苦劳动,让他们在劳动实践锻炼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哲学原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激发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艺术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伊始,就自觉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创造条件。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人的全面发展是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需要结合不同的领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自小学习艺术,对于艺术拥有很强烈的“爱恋”,进入小学后,在家庭的教育引领下,有志于将艺术作为人生追求,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就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艺术专业学习上,而在综合文化知识学习、参加劳动等方面则显得相对少。长此以往,不利于艺术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人的全面的“本质力量”的发展需要占用时间具体完成,这就要求人不能只拘泥于自我从事的专业,需要拥有自由时间去拓展自我其他领域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时间实际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7]人正是在自由时间中从事专业领域之外的其他专业、兴趣和活动,才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所以,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科学的劳动教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阐释为当前艺术院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启示和支撑。劳动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路径和新的要求,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院校的劳动教育分别通过艺术实践、志愿服务、学生社团以及创新创业课程等途径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奉献与服务意识、管理组织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我们关注。

(一)劳动教育内容离散,目标模糊

尽管大部分艺术院校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教育内容只是离散地分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社会实践”中,同时也缺乏相对应的专业师资力量,难以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除了内容的离散性,还存在目标的模糊性问题。作为艺术院校,首要任务是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其学生毕业后大多活跃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表演等领域,他们需要具备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实现的教育目标有别于非艺术院校,艺术院校的劳动教育目标除了应遵循国家高校的普遍性目标之外,应立足艺术院校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的劳动教育目标,在这方面,显然仍存在很大的欠缺。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模糊性,容易导致劳动教育系列课程设计的不明确,进而影响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劳动教育内容的离散性、师资的短缺及目标的模糊性,这些都对艺术院校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二)劳动教育缺乏科学劳动价值观引导

艺术院校大学生由于从小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通过激烈的竞争才得以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他们普遍更重视自身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对诸如劳动教育等相关课程及活动的重大意义的认识,甚至存在偏见。然而学校方面,尽管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奉献与服务意识,但这些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更偏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不够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劳动教育目标也没有很好的实现。诸如在艺术社会实践方面,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现象,甚至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导致社会实践没有充分体现出劳动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些不仅影响着劳动教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且不利于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的营造,对提高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和积极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劳动教育重实践轻理论

大多数艺术院校的劳动教育是通过艺术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实习等形式进行,往往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等相关理论的学习,没有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艺术院校劳动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固然重要,但劳动教育目标不能仅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实现。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作基础,艺术院校大学生很难理解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就认识不到劳动教育对自身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进而会影响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同样不利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理论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劳动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也会进一步推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增强艺术院校劳动教育实效的路径探究

艺术院校需要在既有劳动教育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基础,根据当前劳动教育问题现状,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艺术院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路径。

(一)开设系统的“显—隐”劳动教育课程并提供强力保障

针对目前艺术院校缺少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的现状,学校相关部门应广泛交流经验,尝试开设符合自身院校特点的系统劳动教育课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本科阶段应开设不少于32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

1.开设“显性”劳动教育课程

“显性”劳动教育课程指的是学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设形式多样的系统的劳动教育课,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纪录片,或者与学生分享已经毕业学生的创业、就业经历以及在校期间刻苦学习的经历。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例如音乐类院校可以邀请德艺双馨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等)和学生们分享自己在专业学习、职业道路上的奋斗经历,以鼓励学生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

2.渗透“隐性”的劳动教育课程

为了提升立德育人质量,发挥立体式育人效果,党和国家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高校也可以借鉴这一理念,除了系统的专门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之外,艺术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文化素养课等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元素,担起劳动教育使命,实现“全方位”劳动育人。

3.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

设置系统课程的同时,高水平师资也是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大力引进相关专业的优质师资以充实劳动教育队伍,或聘请专业领域的专家讲授实践经验,亦或聘任辅导员兼任劳动教育教师,既能保证教授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实现人生理想。

(二)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在系统课程和师资保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度以增强其实际效果至关重要。面对艺术专业学生,学校相关部门应在制度、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营造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良好氛围与制度架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程要“形成协同效应”[9]。劳动教育和专业教学不是背道而驰,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1.以艺术专业教学激发劳动教育最大成效

以音乐院校为例,在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课的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音乐家为挽救国家危亡,用音乐担起时代责任,在自然、生活条件极差的革命战争年代仍创作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爱国歌曲,发挥了特有的社会价值。这些都有利于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音乐担起时代责任,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再比如音乐学专业的田野考察,需要到许多地方进行考察采风等,这里面都蕴含了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进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2.以劳动教育增强艺术专业教学效果

艺术专业教学不仅教授学生深厚的艺术理论和精湛的表演技能,还需要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教授学生怎样鉴别美,如何发现美,这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过程。“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相联,美的创造与劳动创造密切相关,美是人类劳动的产儿,它是从劳动中诞生的。美的本质就是劳动中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的生动体现。”[10]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美育,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有助于艺术理论研究和提升艺术创作水平。[11]因此,艺术院校专业教师应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劳动教育教师主动研究艺术类专业相关知识,在教学中主动融入艺术专业知识,例如音乐院校中,可以将中国音乐史相关知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艺术类专业教师也应在专业教学中发掘劳动教育元素,锤炼学生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其责任与担当精神。通过劳动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双向交融,共同增强艺术专业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三)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人是在实践中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个别把握一般、透过偶然掌握必然,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劳动是人把握规律,应用理论的载体。艺术院校在传授劳动教育理论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类型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真正做到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统一。在实践劳动中总结经验,利用知识经验去指导实践,再获得新的认识,循环往复。以音乐院校为例,除了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的演出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考察或者到革命教育基地学习、体验生活,尤其是音乐学、作曲、民歌演唱、舞蹈编导、影视表演等专业,通过实践锻炼,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同时有利于其艺术专业学习和创作。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不能以专业学习代替劳动教育,应坚持以劳动教育为主的原则,在田野考察过程中应充分体会大自然的美、劳动人民的艰辛以及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革命基地学习过程中,要回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经历的艰苦岁月,亲身体会中华儿女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战胜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艺术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面临的经济生活压力较小,因此部分学生存在吃苦耐劳精神不足,甚至存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生活铺张浪费,超前消费,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3]为此,社会实践能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再次走进历史,并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劳动教育效果,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五、结语

艺术院校作为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摇篮,在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党领导下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劳动教育再次被摆在了我国教育事业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足够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劳动教育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为艺术院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高校应结合学生特点,利用专业优势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开设系统的“显—隐”劳动教育课程,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和需求开展有特色、有温度、有实效的劳动教育实践,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提供重要保障,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