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会话原则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1-12 05:47王子涵石梦凡张雯李沐子何潇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患关系影响因素

王子涵 石梦凡 张雯 李沐子 何潇

摘要:本文基于语用学会话原则,以湖北省X市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医护人员会话原则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医护人员对三类会话原则的认知水平,并分析认知度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医患沟通提供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为预防医患言语矛盾,推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会话,会话原则,影响因素

Recognition of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al Principl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in Pragmatic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sampling survey, takes the paramedics of hospitals in X city, Hubei Province as the survey object, and investigates the paramedics cognition of conversational principl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By obtaining the relevant result, we can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cognitive difference in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and its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linguistic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ng doctor-patient verbal contradictions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1.選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医患纠纷却依然是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1],据梁韵、姜锴明等(2016)的研究,“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2]。

目前,在医患会话研究领域,关于会话类型、会话冲突的探讨较为多见,但现存研究较少关注到医护人员对会话原则的认知状况与理解水平。事实上,医护人员对于会话原则的认知与理解,直接关系医患沟通的成效。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基于语用学会话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抽样调查,以湖北省省部级医院、地市(州)医院、县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社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对象展开调研,分析医护人员对语用学会话原则的认知程度,并对相关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影响因素。

2.理论基础

2.1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1967)认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遵守“合作原则”[3]。人们的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关联的话语的组合,说话人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以话语能够被互相理解为基本目标。基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在医患会话中,医生和患者遵循的合作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量的准则

量的准则指言语信息不多也不少,所说的话应该包括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同时,所说的话不应该超出需要信息。

医生在与患者对话时,如果提供了一些超过患者认知范围的信息,信息量过多,导致患者产生疑虑、担心等情绪。如医务人员适时地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则能提高医患对话效率,从而确保对话的有效性。

2.1.2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指在言语行为中尽量说真话,包括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也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都要给对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既不隐瞒,也不夸大,避免引起冲突和纠纷的误解。例如:

(1)医生:他有艾滋病?这个病可不能跟医生隐瞒啊!

患者: (沉默……)

医生: (看片子) PCP,以前就诊断过艾滋病,对吗?

医生:太可恶了,这种病还隐瞒。

(本例转引自林艳旭,夏中华 2018:123-125)

上例中,医生的建议不够准确,而患者隐瞒病情,违背了对话原则中“质的准则”。对传染类疾病信息有所隐瞒,会造成医生行医的危险性,而医生对病人隐瞒病情的责备,也可能会引发医患冲突。

2.1.3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即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简明扼要,尽量避免晦涩、避免歧义。沟通中,医生需要在保证话语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少医学术语的使用,缩小医患双方在知识与信息上的不对称。例如:

(3)患者家属1:主任,主任,我儿子怎么样?

医生:手术中观察确实是肠系膜上动脉的血管栓塞,而且栓塞的位置很高,所以造成了大面积的小肠缺血性改变,我们去除血栓以后呢,将观察一下这段肠管的颜色变化,再来决定是否切除,但手术中患者的状态不是很好,需要我们马上结束手术。很可能会引起术后的肠坏死。

患者家属1:我怎么听不明白啊?这,这手术到底是做好了还是没做好啊?

(本例转引自林艳旭,夏中华 2018:123-125)

上述例子中出现了大量专业属于,患者家属很难从这段阐释性的话语中获得明确的信息,因此容易误导患者家属认为手术失败,从而产生话语冲突。

2.2礼貌原则

继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之后,Lakoff(1973)和Leech( 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对前者的补充。礼貌原则指对话中应把不礼貌的表达减弱至最低限度,最大可能地采用礼貌的方式进行表达。在医患对话中,基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礼貌原则”中得体准则与同情准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1得体准则

得体准则指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诉求的时候应该采用询问的语言。例如:

(4)医生:腹部超声,同时让他们准备CT,叫他们快点。

患者家属:我们不做CT,不做那个。

医生:为什么不做啊?

患者家属:大夫,我跟你讲,先保我孙子啊。我们孩子禁不起CT。

医生:阿姨,那请问她是什么呀?你们家的生育机器吗?就算是机器,她也得检修吧!

(本例转引自林艳旭,夏中华 2018:123-125)

上例中,医生先后采用了命令式和反问式的句子,向病人传达了命令和质问的信息;而患者的言语也非常武断,缺乏对医生的尊重。

2.2.2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指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语言上要表达自己的感同身受。在医患关系中,特别指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言语策略。例如:

(5)患者家属:我妈在这儿躺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一点儿不见好啊?

医生:阿姨病情特别严重,不恶化就已经很好了。

患者家属:你说什么呢?什么叫不恶化就已经很好了?我们是干吗来了?我们花了钱的,来治病的,怎么能不见好呢?

(本例转引自林艳旭,夏中华 2018:123-125)

上例中,由于醫生因未能坚持同情原则,采用了暗含讽刺的不当的表达方式,刺激了病人家属的情绪,由此引发会话矛盾。

2.3人情原则

由于长期依赖西方语用学理论范式,我国目前对“人情”相关的语用学的问题研究较少[4]。但汉文化语境下,人际语用学研究离不开“人情”,特别对于中国人,通过人情和面子来建立、维护和增进人际关系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样,在医患关系中也离不开人情原则,若医患双方出现冒犯性的话语,破坏了“面子”或“人情”,则会引发医患冲突;若遵循人情原则,增进交际主体之间的沟通,则可促成良好医患关系的建构,产生正面效应,减少矛盾的发生。[5]

3.医患会话原则的认知度调查

3.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湖北省省部级医院、地市(州)医院、县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社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

3.2问卷设计

问卷基于合作原则(质准则、量准则、方式准则)、礼貌原则(同情准则、一致准则、得体准则)、人情原则展开调查。通过调查结果,量化医护人员对相关原则的认知和理解情况,统计形成“认知度”的数据。以下题考察合作原则(方式准则)为例:

Eg.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时,您会?

A.尽量多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述

B.尽量少用复杂术语进行表述

C.用或不用术语都可以

其中,B选项为最符合合作原则(方式准则)的选项,而如果医护人员选择A或C选项,则违背或忽略了合作原则(方式准则)。那么,B选项为有效选项,A或C为无效选项。本调查共设计了21道题,除背景调查的题目之外,各类会话原则的题目分布比例如图1:

3.3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收回的有效份数为:省部级、地市(州)级医院版162份;县级医院版71份;社区医院/社区卫生院版41份。

总体上,医护人员对医患会话原则的认知情况如图2:

各级医院对医患会话原则的认知度具有合作原则(79.7%)>礼貌原则(73.1%)>人情原则(58.5%)的规律;对合作原则的认知度为具有方式准则(88.5%)>质准则(87.6%)>量准则(63.1%)的规律;对礼貌原则的认知度为有一致准则(86.9%)>同情准则(72.6%)>得体准则(59.7%)的规律。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3.3.1 对合作原则认知度

①男女医护均对方式准则认知度最高,对量准则认知度最低。女性医护在方式准则、质准则和量准则方面的认知度均高于男性医护。

②本科以下学历的医护对量准则和质准则的认知度最高,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医护对方式准则认知度最高。

③主要科室中[6],儿科医护对方式准则认知度最高,五官科对其认知度最低;妇产科医护对质准则认知度最高,外科医护对其认知度最低;妇产科和中医科医护对量准则认知度最高,五官科对其认知度最低。如表1:

3.3.2 对礼貌原则认知度

①在礼貌原则方面,医护人员对一致准则认知度最高,对得体准则认知度最低。其中,男性医护对得体准则和一致准则认知度高于女性医护,而女性医护对同情准则认知度高于男性医护。

②本科以下学历的医护对得体准则认知度最高,本科以上学历的医护对同情准则与一致准则认知度最高。

③主要科室中,五官科医护对得体准则认知度最高,儿科医护对其认知度最低;外科医护对一致准则认知度最高,五官科医护对其认知度最低;儿科医护对同情准则认知度最高,中医科医护对其认知度最低。如表2:

3.3.3 对人情原则认知度

①在人情原则的认知方面,女性醫护人员高于男性医护人员。

②本科以下学历的医护人员对人情原则认知度最高;本科以上学历的医护人情原则认知度最低;

③主要科室中,五官科医护对人情原则认知度最高;中医科医护对人情原则认知度最低。如表3:

4.结论

4.1会话原则的认知度情况

基于调查研究,三项会话原则中医护人员对合作原则的认知度最高,对人情原则的认知度最低。

(1)较高的合作原则认知度

从三大原则数据比较而言,医护人员对于合作原则有着较高水平的认知。在合作原则中,医护人员对方式准则把握最为准确,其次是质准则。

(2)较低的人情原则认知度

基于医患会话原则的认知度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其中三大原则中医护人员对于人情原则的认知度最低,可以说明人情原则是医护人员最容易忽视的会话原则。

4.2会话原则认知度的影响因素

基于数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影响医护人员对于会话原则认知度差异较大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性别因素、学历因素和科室因素。

(1)性别因素

从调查数据来看,女性医护人员对各项准则的认知度都普遍高于男性医护人员;不过在礼貌原则中,男性医护人员对于其中得体准则和一致准则的认知度高于女性,但在礼貌原则的同情准则、合作原则、人情原则上,女性医护人员的认知度高于男性医护人员。

(2)学历因素

据调查结果,本科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有更高认知度,主要体现在方式准则和同情准则的理解和把握方面;但在人情原则的认知上,本科以下学历的医护人员表现的更为理想。

(3)科室因素

通过调查可知,儿科和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合作原则的认知度最高,五官科相对较低;而在礼貌原则中,不同科室对于其中不同准则的认知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五官科对于其中得体准则认知度最高,但对其一致准则认知度最低,儿科对其中同情准则认知度最高,但对其得体准则认知度最低;在人情原则中,五官科医护人员对于其认知度最高,中医科认知度最低。总体上,或因科室和工作需求不同,各科室医护人员对各项原则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而具体的倾向性差异和影响因素,值得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4.3 总结

本文以人际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对医护人员的会话原则认知度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医护人员对合作原则的认知度最高,对人情原则的认知度最低;同时,性别、学历、科室三大因素均对医护人员的会话认知度产生影响。

总体上,女性医护人员对会话原则的认知度高于男性医护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认知度更高,而本科以下学历的医护人员对于人情原则认知度更高,科室因素是个比较复杂的影响因素,有待继续研究。本文对于医患会话原则的这一调查尚为初探,希望可以为医患会话原则的科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为医患沟通机制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柯璇.医患纠纷解决法律机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20:1.

[2]梁韵,姜锴明,屈万勇,赵敏.我国近五年暴力伤医事件之原因及对策研究综述[J].医学与法学,2016,8(02):76-80.

[3]林艳旭,夏中华.语用学视角下医患冲突语研究——以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23-126.

[4]刘筱雅,宋丹.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医患会话中的语用移情现象——以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为例[J].现代交际,2019(15):76-77.第二页。

[5]冉永平,赵林森.基于人情原则的人际关系新模式——人际语用学本土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02):34-45+148.

[6]冉永平.人际语用学视角下人际关系管理的人情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41(04):44-53+65.

[7]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J]. In Cole & Morgan (eds.), New York, 1975.

[8]Lakoff, R. 1973. The logic of ppliteness: Or, minding your ps and qs[A]. In C. Corum, T. Smith-Stark&A. Weiser(eds.) Papers from the Ni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s Society[C].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9]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M]. Longman Inc, New York, 1983.

[10]刘兴兵,刘琴,邵艳,廖美珍.构建医患会话的合作原则[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03):41-42.

[11]孙一博,田云.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05):30-33.

[12]王根发.注重沟通技巧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25-126.

[13]任朝来.医患沟通的实用技巧[J].医学与哲学(A),2015,36(06):55-57.

[14]国实,王国平,徐朋辉,唐梦莎.医患双方对沟通认知差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1):48-50.

[15]时吉庆,周建丽,康宁,何鹏飞,龚永杰.医患沟通技巧与和谐医患关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01):39-40.

注释

[1]参考李柯璇(2020:1)。

[2]参考梁韵,姜锴明等(2016:76)。

[3]参考Grice, H. P.(1975)。

[4]参见冉永平(2018:44)。

[5]参见冉永平、赵林森(2018:34-45+148)。

[6]本文所调查的主要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

【项目基金】:湖北中医药大学“青苗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21ZZX002);湖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王子涵,2001,女,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

通信作者:何潇,1989,女,汉,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医患关系影响因素
医生告知说明义务对患者治疗满意度影响的调查报告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