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2021-01-12 03:31张文卿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临床意义食管癌

张文卿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治疗食管癌中应用CT的意义。方法:实验对象是52例食管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放射治疗中应用CT检查。结果:食管癌外侵CT检出率73.07%(38/52),纵膈淋巴结检出率51.92%(27/52),与肿瘤外侵存在关联,P<0.05。结论:放射治疗食管癌中应用CT,可以对患者食管病灶侵犯部位后进行明确,对放射治疗范围进行决定,意义重大。

关键词:CT;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CT in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52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CT was used in radiotherapy. Results: the CT detection rat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vasion was 73.07% (38 / 52),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was 51.92% (27 / 52),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umor invas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T in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can clarify the invasion site of esophageal lesions and determine the scope of radiotherap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CT; Esophageal cancer; Radiotherapy; Clinical significance

诊断食管癌患者过程中,将常规食管X片应用,可以对患者原发灶部位以及长度进行诊断,但是,在对患者肿瘤外侵与否以及范围确定方面,意义不大,不能对患者纵膈淋巴结转移与否进行确定[1],将CT扫描应用,可以对患者肿瘤大小、纵膈淋巴结转移、癌肿侵犯周围结构进行确定,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本组实验纳入52例患者,分析放射治疗食管癌中应用CT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20年1-12月随机纳入52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其中46例患者經由病理确诊,另外6例患者经由食管X片确诊。男性、女性分别是45例、7例,年龄46岁至60岁,均值(52.2±1.2)岁。

病变长度3.1-5cm,胸上段5例,中段4例,下段3例,合计12例;5.1-7cm病变长度,胸上段4例,中段12例,下段5例,合计21例;病变长度7cm以上,胸上段2例,中段14例,下段3例,合计19例,总结而言,胸上段11例,中段30例,下段11例,合计52例。

1.2方法

食管X片上,将病灶长度测量,对患者肿瘤溃疡存在与否进行确定,对肿大淋巴结以及外侵是否存在进行确定。

在放射治疗中应用CT检查:测量患者肿块大小、食管壁厚度、外侵存在与否、异常肿大淋巴结存在与否。

食管X片肿瘤外侵:食管与椎间、食管与食管之间存在显著压迹,食管外软组织阴阳。

CT外侵:肿块向周围组织结构直接突入;食管肿块、邻近组织之间消失脂肪层。

正常食管壁厚度5mm内,淋巴结的直径是1cm以上,判定为异常肿大淋巴结。

由1名放射科、1名本科主治医师对同一个患者的食管X片以及CT扫描结果进行阅片、记录,同时完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有序列联表法来处理数据。

2结果

2.1本组实验中,病变长度与淋巴结肿大、外侵与否之间关系如下表:

食管癌外侵CT检出率73.07%(38/52),外侵率低是5cm以内,5-7cm增加外侵,7cm以上外侵程度未出现较大变化。

2.2纵膈淋巴结检出率51.92%(27/52),与肿瘤外侵存在关联,P<0.05。分析得出,纵膈淋巴结转移情况见下表:

各段食管癌中常见纵膈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一致于原发灶部位,相对而言,较少发生跳跃性转移机会。中段食管癌上下纵膈区均容易发生转移情况。

3讨论

诊断食管癌患者过程中可以应用CT扫描,临床医师对其更加重视。利用CT扫描检查,可以对患者食管癌外侵与否以及范围进行准确判定,有较高纵膈淋巴结阳性率,用于指导设计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2],将肿瘤漏照率明显减少。

若医院没有CT检查条件,病变5cm以上患者,应对其肿瘤外侵进行充分估计,对放射治疗放射野宽度加强注意。在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过程中,需要了解患者肿瘤区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外侵存在,利用CT扫描检查,有助于指导设计食管癌放射治疗方案,意义重要。

临床报道中,国内依据是食管X片,中心是食管中轴,宽度在5-6cm,为患者实施照射治疗,若患者有外侵情况,不适宜开展放射治疗,对于存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来说,应用这一治疗方式,不够合理[3]。研究得出,术后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部分患者使用小野照射治疗残存癌患者之后,容易发生照射野外纵膈淋巴结转移。在放疗食管癌患者过程中,不可忽视问题是纵膈区域照射。

以往文献中提及,食管癌患者有明确的病变长度,估计其侵犯深度时,难度大,1978年,部分研究人员提出利用CT对患者食管壁厚度、周围组织结构之间关系进行观察,1980年提出食管癌临床分期指标是CT[4],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来说,国际上争议食管癌分期中采用CT的准确性,多数学者认同CT的重要性。食管没有浆腹,有异常丰富的引流淋巴,容易发生早期直接浸润。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CT表现,是局部管壁增厚,一般情况下,是不对称性增厚、偏心,会导致全州管壁增厚,将肿块形成[5]。传统放疗定位,可以依据食管X片来完成,将6cm宽照射野设计,但是,肿瘤实际宽度不同,本组实验中,肿瘤直径3.1cm至7cm以上,为了确定患者的有效剂量获得,可以设计不同宽度照射野。

笔者认为,在放疗食管癌患者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病变长度肿瘤外侵情况进行有效去除,重视纵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纵膈淋巴结转移,不管是病变早期以及晚期,尤其是肿瘤明显外侵,更加容易发生此种情况。基于此,笔者建议扩大照射野宽度的范围,包括纵膈。纵膈区常规使用DT45-50GY预防量,若存在较为明确的纵膈淋巴结转移情况,提高到DT60GY。笔者认为,针对野宽度提出,前野宽8cm合适,二后斜野宽7cm合适,在90%等剂量曲线内,可以将原发灶、纵膈淋巴结纳入,但是,因为加宽野,可能发生放射方面反应,尤其是开始治疗就使用了等中心三野照射,增加肺组织的照射受量以及体积。笔者采用前后二对穿野,野宽7-8cm,照射DT3600-4000CGY,改变为等中心三野治疗,将纵膈区剂量补足,此时,明显减少肺组织受量,脊髓受量范围安全。若消退原发肿瘤不够满意,可以实施腔内照射加量或者再小野照射治疗。

此次实验得出:食管癌外侵CT检出率73.07%(38/52),纵膈淋巴结检出率51.92%(27/52),与肿瘤外侵存在关联,P<0.05。

总结以上,放射治疗食管癌中应用CT的意义重大,可以对患者食管病灶侵犯部位后进行明确,对放射治疗范围进行决定,意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黄婕,邵勇刚.CT模拟定位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与结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2):2.

[2]刘红丽,许雪冬,邵倩.18F-FDGPET-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0,14(4):4.

[3]熊伟坚,许晓峰,严德星,等.食管钡餐造影结合CT对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024(006):679-681.

[4]彭樱花,麦神忠,陈锐娜.超声内镜联合CT扫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9(6):190-191.

[5]张佳.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CT模拟和常规模拟定位的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019(096):239,241.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临床意义食管癌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说说肿瘤的放射治疗
系列性科普
放疗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恶性肿瘤死亡率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