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降低骨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1-01-12 04:16蒋佳丽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骨科

蒋佳丽

摘要:目的:研究下降骨科风险事件发生率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骨科患者,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常规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方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对比护理方面满意度,研究组比对照组高,以上均P<0.05。结论:下降骨科风险事件发生率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风险事件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orthopedic risk events. Methods: 80 orthoped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 an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nursing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Comparing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ared 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i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orthopedic risk events,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s ideal.

Keywords:orthopedic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risk incident rate

因为意外事件发生,临床多见骨科患者,患者需要长时间住院,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若不当,会导致各种风险事件发生,患者预后效果不良,若情况严重,可导致患者发生残疾以及死亡,因此,临床应重视并加强关注。若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会为骨科患者带来痛苦,护理不满会增加,部分患者会投诉,可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随着患者逐渐增强法律意识[1],深入了解健康知识情况下,临床摒弃了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不能对患者医疗方面需求进行满足,临床提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临床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管理各种风险因素,例如设备、患者、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护理技术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相关学者提出,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运用频繁,可以从相关人员角度方面、从护理管理方面将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因素发现,将有效措施及时采取,可以发挥制止以及防范作用,通过管理护理期间风险,可以下降负面影响患者身体状况程度。此次选择80例患者,研究下降骨科风险事件发生率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数据

将80例骨科患者选择并保证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参与实验,诊治时间2019年1-12月,随机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均40例患者,前一组中,男女比例22:18,年龄在18-76岁,平均数值45.3岁,后一组中,男女比例18:22,年龄在23-72岁,平均数值49.8岁。将两组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判定为P>0.05。

1.2方法

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常规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管理:将责任排班制度严格执行,一对一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用药管理、常规检查、日常护理等工作,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所处休息环境更加舒适、安静、洁净,保证通风良好,将防寒以及保暖工作做好,可以预防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将有效治疗药物准备好并合理运用,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以及扩胸运动。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管理导尿管程度并做好清洁工作,做好消毒工作,预防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并做好患者健康饮食方面护理,有助于患者胃肠蠕动[2],可以避免患者发生便秘。同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疼痛状态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处理患者疼痛,将患者痛苦感相应减轻。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想法进行尊重并联合患者家属、患者来讨论病情,可以帮助患者全面认知骨科治疗方案、风险,对自己病情加深了解,在治疗恢复期间,需要保证心态良好。患者有烦躁、焦虑等情绪,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疏导,护理人员需要多沟通患者,将愉快、轻松谈话氛围构建,对患者顾虑以及担忧耐心解答,及时彻底解决并有效处理各种护理意外事件[3]。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1)组织病区护士长、质控护士、护理部副主任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参考病历资料,对患者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高风险护理事件总结,具体如下。①给药方法错误、给药剂量错误、给药时间错误、静脉输注速度不够准确;②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够重视沟通患者,护理态度不够亲切;③未能熟练将吸氧、口腔护理、输液等步骤操作,未能及时执行护理工作,患者出现不满情绪,搬运期间方法不恰当,患者痛苦會增加,损伤会加重;④未能充足配备物品,有急救设备性能故障,在费用方面存在问题;⑤出现引流管脱落、坠床、跌倒等意外情况[4];⑥护理记录不恰当,存在错记、漏记、不及时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需要开办讲座来培训骨科护理人员,分析案例,讲解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2)将评估护理因素表格设计完成,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上报给护士长。(3)将风险护理预案构建,加强预防以及处理风险事件,构建深静脉血栓应急预案、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压疮护理预案等。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应将紧急事件预案内容进行制订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标准护理流程严格遵守,加强巡视危重患者。参考医疗行业政策标准、相关制度,与医疗机构实际结合,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并完善,规范化以及流程化处理每一个护理阶段,对每一位护理人员义务以及职责进行明确并保证权责一致,将护理人员耐心以及责任心均明显增强,患者护理质量会明显提升。对严格调班、请假制度进行规定并将合理审批程序执行,在绩效考核中纳入[5],结合护理人员薪酬待遇部分,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相应提升。(4)将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提升,内容涉及风险控制、风险识别等。专业培训护理人员,将风险认知提高,帮助患者认知护理风险必要性,将医护人员识别潜在风险因素能力相应提升,在风险发生前,可以将其预测。通过丰富操作经验以及专业护理知识,分析预测到的风险因素,将针对性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将预防措施应用,下降风险发生率,减少影响患者程度,确保患者护理安全。(5)管理人员应重视继续教育一线护理人员,训练护士实际临床操作能力,学习专业知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先进专业知识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允许上岗工作,否则需要继续学习,至合格为止,将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养,定期练习突发风险事件处理[6],将经验总结,实际工作中,合理应对突发风险事件,下降患者生理伤害程度。对于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每一位护理人员自身特点来设置适应岗位,促进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相应提高。(6)管理常见风险事件。一些风险事件在骨科护理期间常见,管理这些风险事件,可以将骨科患者风险明显减少,在骨科护理期间,为了将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需要对患者生活状态、心理健康加强关注,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身心健康加强关注并尽力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与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以及全面性护理干预[7],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将一些设备在患者经常活动范围内配置,辅助患者行动,将患者骨科治疗期间发生二次伤害可能性相应减少,将相关风险因素消除。(7)每月开展1次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会议,讨论分析曾经发生差错以及事故,对风险事件发生过程进行重点讨论,将针对性预防以及改进措施共同讨论,对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

1.3效果研究[8]

护理方面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统计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针对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以%的方式表示,针对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以( ±s)的方式表示,α=0.05是检验标准。

2结果

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将护理方面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高,以上均P<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常用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事件发生率会明显降低,为了对我院患者关于医疗新模式发展方面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我院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9]。

在护患沟通中,在护理操作中,在抢救配合中,护理风险均存在,临床实践证实,下降骨科风险事件发生率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培训护士护理风险相关课程,帮助护士对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加强了解。在整个护理周期中,将风险事件预防工作贯穿,避免护士畏惧以及恐慌可能发生风险事件,愿意积极学习,参考培训内容,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相应调整[10],可以对风险事件产生原因进行主动分析并将护理风险事件合理预案实施,可以促使护士自身价值感以及职业责任感相应提高。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管理反馈等手段,可以将骨科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将护理人员识别风险能力以及应对措施相应提升,可以促进风险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以及标准。

分析骨科护理管理工作,有诸多风险因素存在,来源是患者本身、护理人员。因为骨科科室工作繁忙,在配置人力资源时,有不足情况存在,长时間在紧张工作环境中待着,工作压力大,在应对风险事件时精力不足,工作环境紧张,会加重骨科护理人员消极情绪,在面对患者时,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以及耐心,工作积极性会明显下降,会对患者工作质量造成影响,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工作效率下降。在风险管理制度上,若未能完善,未能明晰权责,护理人员没有足够风险意识,在风险事件出现时,不能找到相关责任人,容易不重视风险事件预防以及控制,另外,一线护理人员未能充分掌握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学习时精力以及时间均不充足,可能导致失误情况发生,会导致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

针对以上情况,将预防工作开展,十分重要,将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体系构建并促进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相应提高,重视护理人员教育,管理常见风险事件,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运用,可以将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相应强化,可以将护理人员面对风险能力相应提升,骨科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会明显下降,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会明显提高。

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可以将各项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实际工作中,应将护士医嘱执行情况进行观察并强化管理,对用药流程进行改进,将查对制度全面落实。将全面以及系统风险事件管理培训应用后,可以将护士预防以及处理风险事件能力相应提升,可避免工作失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均明显提高,将和谐护患关系构建。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可以对护理风险进行科学预见,将护理意外发生几率明显下降。各个科室需要对潜在风险因素明确并将合理有效风险管理模式制定,注意预防风险事件,预防胜于解决。

此次实验数据: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将护理方面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高。

总结得出,下降骨科风险事件发生率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理想,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患者护理方面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岳玲.以循环质控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骨科住院患者院感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09):1554-1557.

[2]马蕊,李影,李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DVT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20,040(001):75-77.

[3]郭敏,葛文萍.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07):182.

[4]陈芳.评判性思维在创伤骨科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v.16;No.404(33):30-32.

[5]崔益凤.对住院骨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12):8-10.

[6]林秋琼,尹俊.风险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038(004):117-118.

[7]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v.19(27):242-243.

[8]于春娥,任宏,吴小妹.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饮食保健,2019,006(026):113-114.

[9]向娟.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016(011):53-54.

[10]张硕,仲颖.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019(086):339.

猜你喜欢
骨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骨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骨科疾病知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