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2 04:16魏绘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优质护理

魏绘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干预提供方法参考。方法:研究样本为2019年7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84.5%及97.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及12.0%。结论:给予肺炎患儿优质护理服务可协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种优质护理模式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优质护理;临床治疗;并发症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加上机体免疫能力比较弱,因此容易使得细菌感染从而导致肺部炎症。小儿肺炎发生后,患儿可出现肺部发炎、发热、咳嗽以及肺部湿啰音等相关的症状[1],加上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良好的护理干预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笔者在日常护理中发现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将资料整理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为80例肺炎患儿,患儿接受治疗时间2019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样本入组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分析等确诊为小儿肺炎;家属同意本次本次的研究;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危重症;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疾病患儿。

依据治疗时间将以上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具有患儿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0.2-6岁,中位年龄(4.0±0.1)岁;观察组具有患儿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0.1-6岁,中位年龄(3.8±0.3)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主要为用药护理,基础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则采取优质的护理模式:(1)优质心理护理。向家属说明患儿的一般情况,说明注意事项,同时详细解答家长相关问题,比如疾病相关知识等,提升家长对于疾病了解程度,通过音乐、动画片等模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并加强与患儿之间沟通,沟通过程中保持充分耐心,获得患儿及家属充分信任。(2)优质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定时开窗通风透气,限制探视人数,为患儿营造舒适和安静的住院环境。(3)发热及呼吸道护理。监测患儿体温,出现发热,比如温度在40℃以上时,需要加强护理,给予相应的降温措施,以免体温过高导致心肺器官受到不良影响。对于存在咳嗽、咳痰患儿,需要利用扣背以及雾化等方式排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频率以及精神状态,避免出现心率衰竭,还要注意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并发症影响,一旦病情出现变化立即汇报医生护处理。(5)优质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病情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告知家属为患儿制定富含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叮囑多饮水多食用素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合理饮食保证营养。

1.3观察项目

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有效: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胸片检查未见阴影;有效: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消失,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面积减小;无效:治疗后未获得以上的效果。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2]

记录两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皮疹、窒息等。

1.4统计分析

本次所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相应的数据对比分析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2.2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40例患儿中,皮疹2例,心力衰竭1例,窒息1例,肺气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呕吐1例,皮疹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09 P=0.034)。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其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周期,如果患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极容易发生呼吸衰竭以及肺气肿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护理质量需求也提升。小儿作为家庭中心部分,其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家庭,小儿生病之后家属容易着急,如果此时护理不到位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传统护理是一种按照医嘱机械开展的干预模式,护理方式单一,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优质护理是一种经典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包含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呼吸道与发热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病情观察等,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疾病发生后患儿身体不适,加上需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引起不适,造成不良情绪,导致患儿哭闹不止,无法配合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根据以上情况,本次我们采取优质护理服务,首先给予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提升其配合度,并减少家长的焦虑;优质护理环境护理之后可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环境压力;通过发热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可减少发热以及咳嗽等带来的影响,通过病情观察可及时发现异常并汇报医生出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最后给予优质饮食护理,可保证患儿机体营养。经过以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说明该种优质护理模式可协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及12.5%,提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更加利于患者的预后。

小儿肺炎具有较高发病率,其治疗周期长并且容易反复,该种疾病主要由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致,若患儿病情未能及时获得有效的控制,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是一种具有较多优势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身体、环境等多方面的护理可以帮助提升疾病治疗,并且缓解患儿和家属的心理压力,融合护患关系。经过本次的优质护理我们也发现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获得比较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所,给予肺炎患儿优质护理服务可协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种优质护理模式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苑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16):70-71.

[2]武海英.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237-238.

[3]宋娟娟.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04).

[4]王玉连.观察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重症肺炎患者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A4).

[5]孟洪,李然,尹小梅,晁爽.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18(06).

[6]曹爱春.基于“3H”理论的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6(04).

猜你喜欢
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优质护理
复方丁香开胃贴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