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与对策

2021-01-12 04:16赵忠涛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基层问题对策

赵忠涛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药品生产质量保证系统是药品企业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其基础与前提是满足要求和保证质量,保证药品生产企业能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在国内外是药品检查中,质量保证系统是发现问题较为集中的部分,进一步提高质量保证系统运行的实效性对药品生产企业提前识别并控制风险、保证药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分析现阶段基层药品安全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基层监测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药品安全性监测;问题;对策

引言

药品生产质量工程是制药工程的一门核心课,培养学生药品质量第一的意识。该课程重点强调生产过程对药品质量形成的影响。然而,新版药品管理法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概念的提出,对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在该课程的教授中强调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药品质量涉及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全生命周期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以适应药品质量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系统概述

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划分为质量实现和质量保证两个系统,从质量管理角度对质量保证系统进行分析可以确认其内容并不是单纯的保证质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那些影响质量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评价活动,为取得企业管理层和外部其他各方的信任而提出充分可靠的证据。质量保证系统的要点在于证实性、预防性、系统性和反应能力。证实性的关键是能提供产品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过程符合要求的证据,特别强调文件、记录与数据的管控。预防性要求对质量问题的发生应有充分的预防能力,在实施中还应针对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这就需要变更控制、自检、产品质量回顾、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系统性的意义在于不能把质量保证活动当作孤立的事件,而應从系统性的高度,从全局作出安排并加以协调控制,强调质量保证系统在药品研制、生产、检验、流通等环节的应用。企业实际生产管理中要使问题根本不发生是难以做到,然而质量保证的前提是满足要求,因此对任何偏离要求的现象,应能迅速作出反应,这就需要建立偏差、投诉、不良反应及召回管理系统。

2存在的问题

2.1机构

受挂靠单位制约,工作开展不利。目前,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特别是县级机构建设迟缓,大多没有经编办批准,多挂靠于市场监督管理局或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无独立的办公场所、人事权、经费权,加之监测工作属公益事业,没有行政许可权和收费项目,所需经费均由挂靠单位提供,监测设备、办公车辆合用现象较为普遍,宣传、培训等工作只能量力而行,客观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基层药品安全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

2.2硬件设施不完善

(1)有的医疗机构把药库设在地下室,没有通风条件,库房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储存药品的空间要求,不能保证垛间距、墙间距等距离要求;待验区、合格品区、退货区、不合格品区分区不明显,没有进行有效的隔离,存在混淆风险。(2)医疗机构没有设立阴凉库。夏季温度过高,常温库的空调系统工作人员下班就会关闭,室内温度过高,影响药品的质量。(3)冷链药品的存放。硬件设备是冷链药品管理的基础保障,冷藏设备使用前要进行验证,制定实施验证的标准和验证操作规程。极少数医疗机构建有冷藏库,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冰箱保管需要冷藏的药品,使用前没有进行验证。

3对策和建议

3.1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监测机制

(1)预警机制。①组建风险专家库,提高预警能力。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联手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是新法赋予2部门的重要职责。可由卫生部门提供医学专家,市监部门提供药学专家,共同联手组建本区域风险专家库,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受市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委托,负责收集、整理、报告、评估本区域内发现的或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安全信息,并成功通过临床用药跟踪、快检抽样追查等手段对某院使用的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临床多名患者出现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全面的安全监测,为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药品安全风险信号,完成资料的搜集和上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②建立监测稽查联动机制,打假治劣。基层是假劣药品的多发地,可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稽查、快检相结合,通过对ADR病例追踪,快速发现涉假线索。如我局在2018年通过稽查跟踪个例上报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发现,患者使用的理气舒心片为裂片,通过监测稽查联动机制,迅速查实了一起某药店出售劣质药品案。(2)应急机制。多方应急救援,提高应急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应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设施配置,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协调市监、卫生,公安、财政、新闻媒体等单位共同做好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药害危害,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3.2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保证药品质量

硬件方面与院领导充分沟通,使院领导知晓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改善硬件设施不足的现状,设在地下的库房搬到地上楼层;温控设施通过申请逐步改善;与信息科合作通过计算机系统达到24小时自动温度监控报警;冷链药品的管理参照疫苗的管理进行;拆零药品包装上加印微信二维码,通过扫描获得分装药品的药品说明书,利用计算机系统及条码技术,将药品从购入、验收、保管、调剂、使用各环节信息整合,做到全程可追溯。

3.3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缺陷问题(数量102,占比15.0%)主要集中在超标与超常结果处理及变更控制两个方面。其中超标与超常结果处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未对超标与超常结果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不全面、原因分析不到位、调查程序不规范、调查记录或台账存在不足及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有效性不足等。变更控制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未执行变更控制或执行不到位。

3.4包装管理

商业化生产的药品标签是按照批准的包装材料进行药品的内包和外包。临床试验用药品有其特殊需求。一是设盲的需求,二是对照药品更改包装的需求。临床试验用药品通常以独立包装的方式提供给临床试验中的每个受试者。除了双盲试验中需将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包装在一起的情形,应当尽量避免试验药物和对照药品同时包装,防止试验组药物和对照组药品或安慰剂出现系统性标签贴错。具有相同外包装的设盲产品,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贴错标签,如通过标签数量平衡、清场、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中间过程控制检查来进行控制等。

结语

应当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课程讲授中,质量的内涵是全面的,除了生产过程影响药品质量之外,希望为制药行业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各项工作,为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提供保证,进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同时,也希望为各类药品检查工作提供借鉴,提高质量保证有关问题的辨识实效。

参考文献

[1]朱世斌,曲红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2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S].2019-08-26.

[3]李瑸,王宝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生产企业的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0,51(8):1085-1090.

猜你喜欢
基层问题对策
基层巡览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